上海考试院公布2011年秋季高考试卷评析
语文稳中有变,平中见深
语文卷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稳中有变,平中见深”。“稳中有变”,是指积极汲取历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在选文和题型上以稳定为前提,在稳定中有所变化;“平中见深”,是指试题的设计既平实又注重分出不同的能力层次,加强试题的选拔功能。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对中学语文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1、选文贴近教学,平易而有内涵
第一篇现代文《家园城市》是科技说明文,内容涉及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问题,该文贴近上海城市定位,贴近学生生活和阅读经历。第二篇现代文《又见鹭鸶》是文学散文,继承了往年选择名家作品的传统,内容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感悟。第三篇选取了东汉古歌《明月何皎皎》,是羁旅之人怀乡思亲的名作,以叙事见长,该诗进入高考试卷,突破了以往只考唐代之后诗歌的范围,对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第四篇古文《孙叔敖传》取自《史记》,延续了历年高考以优秀人物传记类文章作为阅读材料的做法。第五篇古文《稼说送张琥》是叙议结合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提高自我修养从而更好为社会服务有所启发。
今年的五篇选文,其总体难度较去年有进一步的降低。选文更贴近中学的阅读教学实际,所选材料平易之中有一定深度,考生须深入体会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2、试题指向明确,全面而又均衡
语文卷的命题充分体现“考试手册”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二期教改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体现《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延续去年命题关注“课程标准”的做法,今年试题的设计进一步注意了与“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一致。试题总体来看都比较平实,不会给考生造成审题障碍,但平实的题目含有深意,能否准确把握这种深意则可以区分出考生不同的能力水平。试题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强调课外文本与课堂教学的联系,着重内容分析与语言品味的联系。整张试卷的试题设计,在难易程度上保持了中等偏易的特点。
3、作文命题深刻,简单而又思辨
今年的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材料类型和去年一样属于组合型材料,由两句意思相反的铭文组成:一句是“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句是“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要求考生对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自选角度,写出自己的思考。与去年试题不同的是,今年的这个材料不再是两件具体的事,而是两句简单又含有深意的话。说其简单,是指两句话的意思含义明确,不会形成审题障碍;说其有深意,是指它们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和思考,小至个人生活,大到国家、民族,或是自然、社会。而且这两句话虽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质所指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
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卷评析
命题以及阅卷的公信力
◆徐传胜
高考作为公正、公平的选拔性考试,当然为全社会瞩目,而高考语文更是其中社会关注度广泛、并且具有一定批评力的一门科目。究其原因,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命题者稍有不慎,高考语文命题及阅卷的公信力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平心而论,自上海获得单独命题资格以来,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长度中,高考语文命题在试卷的信度、广度、区分度方面表现出它应有的严谨、规范、稳定与适切性,受到教育界与其他方面的好评。
高考语文命题与其他科目一样,首先应体现它的严肃性。命题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在考纲的规范约束下,容不得任何人的“我行我素”,更不可固执己见。其次,在试题的广度、难易度与区分度方面要恰当合理,既要充分考虑考生的实际又要凸现它的选拔功能,对今后教育具有一定的导向。这就需要把握好命题的“度”,如一旦命题的“度”出现偏差,那么整份试卷的信度也随之缺失。再次,在题干的设计与表述上必须规范,尤其是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应充分显示出它的周密性,发问的指向要明白无误,不产生歧义。当然,上述这些要求又与考试文本的选择紧密相关。考试文本有别于一般的阅读材料,有些文章从形式到内容尚可,但是只能充当学生课外阅读材料,不宜选作考试文本。考试的文本自有它的独特要求:一是思想导向应积极向上;二是内容要具有公平性,不带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三是避免择取那些过于文人化倾向的,甚至无病呻吟作空泛的咏叹一类的文章,此外,年代久远,有明显时代隔阂感的文章尽量不用;四是语言规范、周正,没有明显方言色彩。
但是近二三年来,我们的语文试卷在上述诸方面或多或少有些欠缺,以致引发对高考命题公信力的不同声音,纯属正常。有批评是好事,可从批评中促使我们冷静反思,努力改正。如果面对批评质疑,不是理性思考,而是带有情绪化的“反批评”,不仅显得缺乏气度,而且也暴露出自己的思想品质修炼的薄弱。
由高考命题的种种不足,也引发了阅卷标准能否划一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的关注度提高,语文高考阅卷(主要是作文)有日益公开的趋势,这对提高高考作文阅卷的公信力是有益的。有关部门为了纠正以往作文阅卷主观色彩比较浓重的现象,事先对阅卷者进行了集中的学习培训,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我想提醒的一点是:关于什么是好作文,作文评判的标准依据何在?考试院在“考试说明”中有单列关于作文评分标准一款的内容,这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相对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是否应当这样认识,作文的评分标准依据必须统一在“考试说明”的约束之内,任何个人都不能“我说了算”,也不可以将阅卷与命题人为地剥离。高考命题与阅卷是统一体,从某种程度而言,阅卷是命题的延伸,是充分展示命题意图的一种“补充说明”,绝不能将之视为个人“智慧与才能”的表演舞台。
命题与阅卷关系到高考语文公信力的程度高低,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凡是参加相关工作的每一个人应该慎之又慎,不可有半点疏忽。唯此,始能让高考命题与阅卷成为社会的公信工程、放心工程、和谐工程。
“会过去的”与“不会过去的”
——作文题坚持考查思考、表达能力
◆复旦附中张慧腾
今年的作文题出了两句“寓意深刻”的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在逻辑上是互为矛盾的否命题,且语句出处又不相干,然而在一定范畴下两句都存在充分的合理性:“一切都会过去”属于现实和客观物质层面,体现了达观、释然、淡泊等心态;“一切都不会过去”指向历史和主观精神维度,体现了铭记、继承、责任等意义。针对这两句具有普遍哲学价值和思辨色彩的铭文,作文题目表述中还明确出现“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的提示语,意在引导考生对诸如“变与常”、“铭记与忘记”、“当下与永恒”、“历史与未来”等人生问题进行思考,很好地起到了考查学生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西方哲学一直关注三大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究竟应如何身处时空,如何认识自我,当下我们更迫切地需要追问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而文学正表达了人类对外在世界和内在心灵的观照。针对这一作文题,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从对事实材料的感性认识入手,逐渐归纳并上升为理性思考。就个体经历而言,比如人生之路注定将遇到考验和挫折,但这一切都会过去,不会过去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勇毅和担当;人生之路也许会收获成功和荣耀,但这一切也都会过去,不会过去的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守与奋斗。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看,自古以来的先贤圣哲都已“大江东去浪淘尽”,然而他们所执着的伟大事业与秉持的崇高精神将薪火相传,开启未来,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作文题能让每个考生有事可叙,有理可议,有情可抒,既体现了相当的自由度与开放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应试作文的机械、生硬和造作。
此外,今年的作文题继续贯彻了“以教材为本”的思想,高中语文课本中《赤壁赋》《告别权力的瞬间》《草莓》《相信未来》《<宽容>序言》《兰亭集序》《这也是一切》等多篇作品都可以提供学生重要的思想生发点,从而展开社会、历史、文明、艺术等诸多方面的联想和开掘。可以说,语文教材是学生作文最根本的思想源泉、语言基石和文化宝库。
年年高考话作文,“会过去的”与“不会过去的”这一论题也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每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不管是怎样的形式和内容“都会过去”,但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和期待“都不会过去”,相信注重考查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真正贴近学生又不离教材的作文命题理念“都不会过去”;同样,也希望有序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文教学追求也“都不会过去”。
凭所学 探名篇
——古诗文篇章稳中有变
◆复旦附中王琳妮
2011年的上海语文高考古诗文部分延续以往对考生文言基础知识的基本形式,但稳中有变,选文与学生价值观和当下社会生活相关,使考生在做题时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试题立足课本,体现上海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阅读材料富于教益
此次高考的两篇文言语段分别是《史记·循吏列传》中的孙叔敖部分和苏轼的《稼说送张琥》。司马迁和苏轼的作品颇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学史前后半段的语言特点,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语言风格的古文的熟悉程度和把握能力。此次与往年不同的是标注了语段出处及作者,这不仅使考生可以凭借课堂所学的文学常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更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引导了学生规范做学问的习惯。
第一篇文言文秉承了往年高考选择史传的传统,不同处在于,此语段不仅突出了传主的性格特征,更强调孙叔敖的为官之道——即安民、化民,颇具社会意义。第二篇语段一如既往是议论文。苏轼以种田为喻,托物言志,勉励朋友张琥沉心静气,不要浮躁,“厚积薄发”,切忌才能不及盛名,以致仲永之哀,这对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热血青年是很好的告诫。
此次的古诗鉴赏取自著名的《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一诗中的诸多意象具有典型性,如“明月”、“客行”、“揽衣”等,对这些意象的了解和品味将对鉴赏汉乐府颇有益处。
立足教材活学活用
在考题设计方面,古诗文部分的题目立足教材,全面考查了考生对古诗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联系课文,以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17题加点字解释共4分,其中3分来自课内。“劝”字古义出自《劝学》,意为勉励;“乐”字是意动用法,这是常见的实词活用现象。“所从”是所字结构,初中课文《桃花源记》中即有“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5题选择题中的两个选项都涉及高一教授的《诗经》六义——赋比兴信达雅,且考点正是对“赋比兴”的理解。24题选择题涉及了“其”字的几种常见用法,表揣测、希望、命令等,这在《师说》以及高一第二学期的《文言虚词》中都有出现。但断章取义地看句子,选项均为合理解释,因此,此题不仅考查学生对“其”字功能的了解,更关注学生对语气的判定和对上下文的理解。18题考查古今异义,这是常见的文言现象,日常教学中均有涉及,如“其实”、“所以”等,选项内容虽非课内,但考生能凭借对古今异义的课堂学习举一反三。25题涉及对课文《种树郭橐驼传》写作手法的回忆和对高考语段整体结构的理解。
此次的句子翻译考查了实词、虚词、倒装句式,难度适中,与上述的知识迁移题对应,难易结合,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文言部分的鉴赏题和简单题题干设计简洁明了,指向比较明确,为考生提供了较好的切入途径,学生在完成考试任务的前提下还能对功名、学识的关系有所思考。
默写部分共8题,考生自选6题。其中五题来自高一高二的背诵篇目,一题来自初中课文,最后两题常规地选自课外名诗。与去年相比,选自高中的默写多了一题。
彰显时代气息 突出能力命意
——现代文板块有效检测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
◆向明中学彭娟
纵观整套语文试卷的命制,命题者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考试手册》的具体要求,整卷设计科学,难度适中,不仅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就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而言,阅读文本的选择,文质兼美,紧扣时代脉搏,充满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注重人文性、思想性、可读性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考生关注现实,贴近社会生活。两篇选文文体特征鲜明,可以全面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不同文体的现代文的理解阅读能力。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第一篇文本,是一篇有关“家园城市”的侧重于事理说明的时文,它从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着手,介绍了建设人类家园城市所应注意的几个要素。这样的选文不仅可以让考生了解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在未来生活中有意关注城市发展的脉动,还可以提升考生作为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市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二篇文本选的是当代作家陈忠实的一篇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又见鹭鸶》。文章以充满真情的笔触,清新自然的语言,叙写了自己多年不见鹭鸶,再次邂逅鹭鸶后的那份浓浓的惊喜与激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鸟类与人类相互信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期冀。文中流露的那份鹭鸶消失后的淡淡迷茫与隐忧,也会积极引发考生对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被现代文明冲击后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与反思。
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题目设计稳中有变。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12道题目从内容和形式等角度全方位考查测量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涉及到认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个方面,层次坡度合理,充分体现了上海卷能力命意的特色。试卷中的第11题是一道多选题,与以往这类题目相比,题目的设计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再是从“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和“赏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多个角度着手,而是将分析对象聚焦在“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切入口较小,考生可在整体把握文章精神的基础上,更加从容应对。不仅如此,试卷题干的设计与语言表述规范周密,发问的指向明白清楚。试卷中的第4题要求考生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概括两种不同空间的作用,命题者在题干的发问上,特别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加以限制,有效地避免了考生因产生歧义而进行的盲目作答,体现了命题的科学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篇选文之间,前后呼应,似也觅得命题者的精心设计,可谓颇具匠心。当考生在熟悉的“家园城市”中漫步浏览之时,还可以“又见鹭鸶”,进行深层次的审美需求,那份心情一定是“放松愉悦”,倍感亲和,而非“压抑与紧张”的。命题者有意消除考生紧张不安情绪的人文关怀,与应试者在考与被考的过程中,达成的那份心灵沟通和交融,提高了考生的阅读兴趣,确为可贵。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