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跟正规教练学球近半年时间,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颇多。主要是教练拼命向我灌输各种乒乓球理念,虽然现在他不教我打球了,但按照他讲的这些理念去练习,我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现在,我把我所记的教练教我的打球理念写出来,其中有些就是一两句话,虽然不是长篇大论,但这就是打球的精华,每句话可能都能写一篇理论文章,共有34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No、1你能发出多转的球,你就能接住对方多转的球。想处理好接发球,从发球开始。
评:球都是需要发出来的,发球是第一环节。
No、2你能拉出多转的弧圈球,就能防住对方多转的弧圈球。
评:现在单纯的转已经不够了,一定要有质量,质量是力量速度和旋转的结合体,并不是单纯的转。
No、3乒乓球步法中:左脚管左右移动,右脚管前后移动。如果你左右移动不好就多从左脚找原因,如果前后移动不好,就多从右脚找原因。而乒乓球步法中,最难的是前后移动,特别是削球打法。
评:第一次听说左脚管左右移动右脚管前后移动的。向左移动肯定是右脚先蹬地吧,向右移动也该是左脚先蹬地吧……不过前后移动确实很难,“吸上来压下去”或者“压下去吸上来”的套路屡试不爽。
No、4
打球时,不管脚下怎么动,上半身的“架”不能散。评:下盘要稳,上身才能不乱,马步一定要扎好
No、5
球拍时刻在反手处于防守状态,但时刻准备打正手。因为一般来说,由反手到正手容易,但由正手回反手困难。
评:大家都练过扑正手,有谁练过扑反手?本来我还想说正手始终比反手强,但自从听说了有个人叫格林卡之后,我就不说这句话了。
No、6站位:无论有多困难也要坚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且右腿始终是虚的。
评:反手发力冲的时候除外。这样能保持一个随时准备进攻的状态。
No、7
横拍的握法是,二指捏着,三指护着;用力的要求是:松而不晃,紧而不僵。
评:松是保持灵活性,紧是保证稳定性。
No、8
叨着点、软着点、搂着点、窝着点,这是持拍的要求。
评:没看懂。
No、9
反手拨球动作要点:右肩下沉,右胯内收;引拍时右肘收回(不能架着);窝腕。
评:没啥好评的,这就是动作。
No、10反手拨球时,引拍是从肚脐上部,即“胃”的位置出手,太偏左或太偏右都不对。
评:注意,这是拨球的位置……不是拉弧圈,也不是弹击或者拧
No、11
反手拨球时,如果小臂最上侧的那条肌肉感觉到吃劲,那整个动作就对了。
评:感觉不明显就打多球,除非天天练,否则稍微打一会儿,那地方就有点儿酸。
No、12
反手拉球:动作再大点,左肘向后一顶。
评:别打成“掏裆式”,“掏裆式”的旋转不错,但是球的力量速度都不够,根据第2条,球的质量不足。
No、13
正手攻球动作是否正确:面对镜子做正手攻球动作,如果挥拍结束后(拍挥到前额时),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小臂完全挡住了大臂,就说明你的挥拍动作是对的。如果镜子中的小臂在大臂的左面,说明挥拍向前的幅度小(可能导致抬肘、翻腕等毛病);如果镜子中的小臂在大臂的右面,说明你挥不到位(可能是转腰、迎前不足等)。
评:个人认为,动作问题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差不离就行了,对着镜子做没半毛钱用,一看到球全都忘掉。不如自己拍视频自己看,反正手机都方便。看着动作顺溜了,就行了。
No、14左手在打球时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地说,就是左手与右手同时做对称运动。
评:做对称运动的,略显娘,但是稳定性增加,举个简单的例子:张怡宁、王楠。王楠的职业生涯中前期都是右手与左手对称运动,张怡宁左右手一直都是对称摆动,所以她们的球风都非常稳。王楠的职业生涯后期,大量增加了侧身,加强了正手进攻,那时候她的右手就是在胸前握拳的……至于男的,你看看哪个不是胸前握拳的?多说无益,自己打打就知道到底有多娘了……不过效果真心不错,打削球的时候可以这么尝试一下。
No、15
反手拉球就象是拉弓射箭。
评:为啥我觉得正手也像?
No、16
反手拔球时,肘部要随引拍动作向肋部收回,同时沉右肩,重心向左、虚右腿。
评:不想评价。因为现在都快撕快带了,纯粹的反手拨球,直接被对方侧身或者退半步发力了……当然,初学者可以尝试练习,毕竟这是基础。
No、17
击球结束挥到额间/头顶时,身体重心已经下来了,而不能还随手停在那里“造形”。
评:这动作就好像敬少先队礼一样,不过敬礼的时候要挺胸抬头,这个则是要重心还原。
No、18
在弧圈球一统天下的今天,削是能挡住真正高手弧圈冲击的主要长胶技术,磕、挡等技术由于速度慢,是无法和其抗衡的。
评:这是说长胶的吧。
No、19
专业运动员敢站在反手位大角接发球,是因为他有扑正手这一下。
评:另外这说明他们站在反手位的出球质量足够高,让对方变正手很困难。
No、20
扑正手的关键是腾空击球。
评:没啥好说的,练,多练两把,啥都有了。
No、21
高抛发球难点在抛得高且稳,左手抛球时向上送一下,就会抛得高且稳。
评:我就喜欢高抛,而且经常抛歪。
No、22
如果正手总练不好,可以从肩找找原因。
评:这东西,咋说呢?张继科正手还被人喷动作不对呢……
No、23搓球一定要让拍子超过球,才会搓得更转。
评:平着怎么搓?纯靠面胶咬么?笑话。所有的击球,板面和球的运行线路都不是平行的(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平行,大家应该明白吧,高二的内容,文科也学的,别蒙我)
No、24
空手挥拍练习不是要把动作做得多么标准,关键是体会腰控制手臂的感觉。
评:腰控制手臂,除了力量之外,核心意义在于能够大幅度提升还原速度。
No、25多球练习用腰的感觉时,最好从借力防守开始。
评:多球练习不开始都是正反手、侧身攻球然后正手两点、左推右攻么?不过腰确实是关键,不用腰,累死你。
No、26
关键要练好正手攻、反手拔,再会发球和搓球就能应付一阵子了,业余比赛用不上那么多的复杂技术,无非是左来左打,右来右打。
评:运气,运气,说着话的人一定忽略了运气了。奶奶个腿儿,上次参加比赛,对面那个老大爷,实力不咋地,就是平均一局擦我6个网和2个边,把我打得不要不要的。
No、27
侧身和扑正手是“一对”技术,学会这两手才能象柳承敏那样满场飞。
评:满场飞跟体重关系不大,关键还是自己的移动能力。有的人200多斤照样能够满场飞,有的人身体轻却不轻盈,只能笨重得站在中间双面捂,这说明,步伐是关键。
No、28
侧身拉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两步侧身,先动左脚。二是球从对方案子反手位“边线”出台。
评:没太明白两步侧身的意义,可惜文章原作者没给图片,意思难道是左右脚都要动一下么?另外,落点没必要这么死吧,要能够指哪儿打哪儿,你要明白你是在侧身啊……不过打到反手位边线出台的话,对方确实就很难回到你的正手了,只用等在反手位接下一板子就好了……呃,菜逼是没有下一板的。
No、29业余横拍选手要从反手开始。
评:以我的经历,这肯定是胡扯。但谁知道现在乒乓球技术发展了没,所以我不敢说胡扯了……
No、30
打个比方:直拍是兵器中的宝剑,横拍是长枪(不是大刀)。
评:剑要刺,枪要戳,但是枪也可以横向拍……只是现在发展的,原本的软剑现在都在向着玄铁剑的方向发展……原本随便什么梨花枪都够用,现在得龙胆枪……
No、31
练基本功、感觉比姿势重要。
评:想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就要好好练习基本功。手感这东西天生的,练球多只能提升一点,不能提升很多……但基本功才是基础。就好像我们的期末成绩一样,基本功是前边的字母ABC,手感是后边的符号±,手感再牛逼,基本功不咋地,充其量也就是个C+,别说A了,连人家B-都不如。但真正想要牛逼,还是基本功+手感,没有手感,最多也就是个A,达不到A+。换成考试,大概就是90~95和95~100分的区别吧。
No、32
基本功练的是快速对攻、而不是连续对攻。
评:连续对攻有毛线用,两个人对着托100下不也是连续了100下么?得有速度!!速度!!速度!!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No、33
击球时引拍不引肘。
评:动小臂不动大臂。
No、34
打球的关键:一是判断,二是手感,这才是高手“高”的地方。
评:所谓高手,得看怎么说的。第一种理解是水平比我高得多的,比如张继科比我强的,他的判断和手感肯定比我强,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他的基本功比我强……另一种强,在于俱乐部经常3:2或者4:3赢我的球友,这种强,才是这里说的判断和手感,也就是对方比我“高”的地方。
总评:这果然是个初学者写的,绝大多数没啥太大问题,不过呢……就那样吧……因为初学者,水平有限,站的高度不够,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在现在看来,有些低端,不过,绝大多数还是没问题的。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关注博越乒乓球公众号,更多精彩视频,课程,技术知识尽在其中,分享是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