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GMP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GMP的正式提出。此阶段,药品质量控制主要是检验——即“好的产品是检验出来的”;
第二个阶段,提出验证要求,创建了体系概念,标志着质量管理从质量检验提升至质量保证——即“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验证成为GMP频次最高的关键词;第三个阶段,FDA质量风险体系的发展,创建了“质量源于设计”的最新理念。
在监管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尽管实施GMP多年,但理念还是没有更新,质量控制依旧依赖于最后的检验,质量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检验并非万无一失
大家知道,质量是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所呈现的结果。药品生产有其特殊性,不像生产发动机,可以对着参数标准,一个个全检过去,不合格的次品就淘汰;药品只能采取抽验的方式检测。
药品的所谓全检,是指对药品标准所有列出项目的检测,不是把一批生产的所有药品都全面筛查一遍。那么,这种抽验到底具有多大的把握呢?
美国药典委员会在对注射剂进行的无菌指标相关检测试验显示:一批6万支4种产品中,其真实不合格率分别为1%、5%、15%、30%,从20支同样4种产品的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品的概率分别提高到18.2%、64.2%、96.1%、99.9%。试验结果证明,一批药品检验合格,并不等于这批药就都合格。
因此,质量全依赖检验并不靠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出厂检验合格的药品,有可能会在监督抽验时出现不合格药品。每批药真实的不合格率,在规定的抽样量范围内的检出概率是一定的。
根据这个原理,有的企业为了提高检出概率,宁愿增加些成本,通过采取小批量生产,加大抽样量,增加检验频次等方法来加强产品放行控制,防止因被市场监督抽验不合格而受到处罚。
但从质量管理学上说,检验只是事后把关,再严格的检验也检验不出高质量的产品,也不能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因为,检验只是告知已发生的事情,产品缺陷或瑕疵一旦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就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