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网太极导读】太极推手基本功。运动养生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太极是运动中的一种,太极拳推手是其中的一种技巧,只有掌握太极拳推手的技巧,才能更快速的掌握太极拳的精髓,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太极推手基本功吧!
太极推手基本功
一、合拍
在练习推手的时候,对方向我发手时,我应按动急则急应,不要急躁,不丢不顶,接住彼手即可。
《打手歌》中说“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合”字应该是指对方力尽我即发出的转化时刻,即合拍时刻。《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收即是放”也就是收到最后就是放,转化并不明显,但是要掌握这一时刻,才能顺势发出。
二、牵动
引进对方来手时如对方来手停止不前,对方重心稳定,我若发劲必然效果不佳,难将对方发出,我应牵动对方来手,使其重心前倾,对方必急回撤,我即顺势而发,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骤发
对方一有回意,我即以爆发力骤然发劲,如迅雷闪电,疾风骤雨,引发之间,合而为一,使对方在毫无思想准备下骤然被发出,不及走化。
已故太极拳家顾留馨老师曾称赞扬澄甫先师推手是“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凡身受之者未觉其动而已腾空跌出”。故牵动手法更能得到顺势借力的效果。
四、寸劲
向对方发动时,应以在极短之时间发出的最大之劲发之才能将对方发之致远,即所谓“寸劲”。这样就会使对方猝不及避,不易走化。
![太极推手基本功 太极推手基本功 推手的姿势有五种不同的方法](http://img.aihuau.com/images/e/77353/5019060407502428542779.jpg)
五、劲整
上述所发之寸劲亦应集周身之劲,所谓“周身一家”。《拳论》中也指出“发动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运劲如百炼纲,何坚不摧”。故如欲使发放效果最大,必须劲整。
太极推手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纵观历史舞台,太极拳的魅力无所不在,常练太极拳的人精神焕发,面色红润,太极推手在其中起着巨大作用。
一、注意力要集中,静下来
练拳时无论动作简单或复杂,要始终保持安静状态,精神贯注,既严肃又活泼,不要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否则很难做到用意不用力。
二、放松,不用拙力
初学太极拳,往往心情紧张,周身僵滞,所以须从舒松柔和入手。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在练习太极推手时,要避免拙力和僵劲,除了按要求用力外,身体各个部位肌肉也要尽量放松,使身体全身舒展开来。
松,可以说是太极拳的专用名词,它是无限度的,松应逐步与心、意、气、神相联系。
推手的姿势有五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姿势叫挽花,可以单手挽也可以双手挽,就是甲乙两人对立,两脚不动,甲与乙两脚套在一起,互相用滑空之法,对挽连绵不断。
第二种姿势叫推手,甲乙两人对立,彼此两脚不动,甲用双手按乙胳膊,乙用棚法将甲滑空,.乙再用两手按甲胳膊,甲用棚法将乙滑空。可以推得很长时间,啥时没有力气,啥时停下来,这个推手的方法完全杀走法,也就是滑空之法,两人推得功夫纯熟时,推得身上比冰凌还滑,胳膊如棉花裹铁。
第三种姿势叫挤。就是甲乙两人交手,甲的左腿进入乙的右腿里面,彼此都是弓步法,甲用双手按住乙的胳膊(这叫按),乙用滑空法走出去,用两手捋住甲的右胳膊(这叫捋法)往左引
甲用右肩靠住乙的胸往外挤(这就是挤)有打乙的背折靠的方法,乙将甲的来劲滑空,用两手按住甲的胳膊,甲用滑空法走出去,捋住乙的胳膊,乙用棚劲(这就是棚)棚住甲两手,右腿后退一步。内脏有右肋靠的方法。
第四种方法叫捋。就是甲乙两个人把棚捋挤按四种方法套在一起,手法与第三种的推法一样,与第三种推法不同的是;甲乙二人的前腿肚都要铺地,在地上盘旋,使裆内都有弹簧力,这个推法完全是叫下盘稳固腿上有力。
第五种姿势叫花步。就是甲乙二人的手法和步法与第三种相同,二人推过三四个回合之后,彼此都变了方法。就是舍己从人,随机应变,人不知我,
以上关于太极推手基本功 推手的姿势有五种不同的方法的太极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爱华网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哦。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健康资讯,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