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让人实在是又爱又恨的物质,糖类(碳水化合物)既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和调味物质,又能够引起包括龋齿、肥胖、代谢综合征在内的多种疾病。而在摄入不必要的碳水化合物的危害早已被明确的今天,“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代表是果糖、蔗糖)的摄入量”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用甜味剂(非营养性甜味剂,NAS)代替零食和饮料中的糖类,从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必担心健康。
然而针对越来越火热的NAS,也不断有反对声音出现,著名的“糖精致癌”流言就是这种反对声音的代表。那么,使用NAS代替精制碳水化合物,对健康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NAS的本质是什么?
尽管“非营养性甜味剂(NAS)”这个概念的提出,要比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NAS糖精的应用晚了许多,但在目前,NAS的确是形容这类食品添加剂的最佳名称。所谓NAS,便是指那些本身不会在食品中提供热量(即“非营养性”),同时有着足以替代碳水化合物的甜度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甜味剂。
NAS与碳水化合物和营养性甜味剂(糖的衍生物,如木糖醇、异麦芽酮糖)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非营养性。营养性甜味剂尽管不会拥有精制碳水化合物导致龋齿之类的缺点,但由其结构决定的可吸收性,还是难以克服精制碳水化合物导致肥胖、代谢综合征的问题;而NAS结构往往与碳水化合物不相关(少数几种属于糖衍生物的NAS也不可被肠道吸收),人体摄入NAS后不会获得任何能量,因此从理论上讲,NAS不会导致如同碳水化合物一样的代谢问题。
在美国,截止2014年,已有5种人工合成NAS[1](糖精,阿斯巴甜,纽甜,乙酰磺胺酸钾(俗称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和一种天然来源NAS(甜叶菊粉,以甜菊糖苷为主要成分,在美国的商品名为Reb-A)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作为替代食品添加剂。
从化学结构上看,糖精和乙酰磺胺酸钾属于磺胺衍生物(和一些抗生素、止痛药是“近亲”),阿斯巴甜(在用于医疗时被称为“阿司帕坦”)和纽甜则是拟肽(由氨基酸所组成的肽经过修饰得来),三氯蔗糖属于蔗糖的不可吸收衍生物(和蔗糖相比,分子中有3个部位被氯原子取代),结构最复杂的莫过于甜菊糖苷,它是9种来源于甜叶菊的物质的统称,而这9种物质无一例外均属于配糖物(糖分子与其他分子化合形成的物质)。
NAS对人体有何影响?
在研发NAS之初,筛选潜在物质的重点指标无疑是“甜度”,NAS由于和常规碳水化合物相比用量少很多,因此拥有比蔗糖大很多倍的甜度这一点至关重要。然而在第一款NAS糖精上市后,监管部门对糖精展开的调查则说明了一个问题:NAS是消费者可能会每天都摄入的物质,因此安全性才是研发NAS的第一要义。
早于20世纪70年代,糖精就曾在大鼠实验中被发现能够诱发膀胱癌,并招致了FDA的短暂禁用和持续近20年的致癌警告。
当然在后来,糖精的致癌性被发现是“种属特异性”(即只对某一种属的动物有该项作用,而对其他动物无影响),持续20多年的灵长类动物试验也证实糖精没有长期毒性,美国也于2000年取消了含糖精食品的“致癌风险”警告。
随后一段时间,包括甜蜜素(同属磺胺衍生物,在美国没有上市,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委员会(JECFA)确认安全)、阿斯巴甜在内的多种NAS也被怀疑致癌,甚至在民间闹出了“抗议”风波,不过它们的安全性在食品学界和医学界已经没有了争议,普通民众更不必担心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