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是不常用“公民”这一词汇的,你要是对别人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多半会遭到讪笑,而“老百姓”、“群众”、“人民”、“平民”、“草根”、“黎民”,甚至“屁民“等一干不知所谓的集体名词或者带有明显阶层色彩的矮化名词却大行其道,比如我们的媒体上经常提到的“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的灵魂,公民社会前路漫漫,那就慢慢来吧。非常感谢壹报主人翟明磊的整理和分享,这种渐进、温和、有效的积极态度也是我由衷赞同和佩服的。
壹报主人按:壹报的公民教员讲义<<你可能不知道的人权常识>>没有想到引起广泛的反响。所以壹报本次精心推出《你可能不知道的公民社会》,由陈健民主讲。
前段时间,我忍不住在南京的会议上向某名校国产公民社会研究的大佬发炮。原因实在是对目前国内公民社会研究忍无可忍。我们曾找到某名校的老师,讲公民社会,他竟然说中国是NGO最发达的国家,排在第三,原来他把居委会也算进去了。荒不荒唐?牛不牛逼。还有一位教授研究结论是民间组织要有主管单位,昏倒。
这些国产教授为了拿政府课题,只说政府想要的结论,令人羞耻。因此我向大佬发炮:对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已是极其腐朽的制度,严重阻碍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你们却支支吾吾,完全失去了学术作为社会观念发动机的作用。
这些官方与官校的“公民社会”的理论,我总结为“婆婆母亲”理论:一,要把民间组织管起来,每个按1个“婆婆”,主管主办单位。二,有了“婆婆”,民间组织只能做“母亲”做的事,柔声柔细,做点看看儿童的事啦,宣传环保的事啦,完全没有独立,雄壮的声音。这是我总结的“婆婆母亲”理论,这也是为什么一系列如厦门PX事件中没有NGO声音的原因。
我认为这些怪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包括教师在内的民间人士没有象对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你不喊打,这些老鼠(落后观念)还不知道自己是老鼠,还踱着官步,以为是老爷呢。
另外,中国民间公民行动日见兴盛,政府也动则谈公民,但公民社会究竟是什么东东,居委会为什么不是公民组织?为什么说有些官员认为公民组织就是反政府组织是错误的?公民为什么不等于国民,不等于臣民?这些都急需要观念的弹药支持。
我们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位合格的公民教员,他便是香港中文大学陈健民博士。
他早年从事香港市民运动,自己成立草根组织,从事底层维权与建设。因为行动中一系列的困惑度洋求学于耶鲁大学公民社会大师LINZ门下。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中心负责人,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陈健民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被学生投票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香港他与一群知识分子每月捐出自己工资的一小部分,组建民主评政网络。
没想到的是公民社会,他先从在意大利买皮带讲起。
意大利之谜
对于我们作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很久以来,也有1个谜。
![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常识_公民社会理论](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261/3902060502394459964381.jpg)
那个谜是在意大利,什么谜呢?有机会去意大利,你会跟我有1个相同的感受。——意大利的南部跟北部完全不相同。同在1个国家,意大利的南部是比较穷的,文化也很不一样。买东西你就知道了,开的价天价一样的,你要跟他讲价。有些人做事也不太老实。你们看电影的时候,有很多黑手党。黑社会都在南部,非常厉害。可是,意大利的北部,在中间这块,从罗马一直往上走,你就看到另外1个世界:佛洛伦萨、威尼斯,再上去米兰等等,都是很有文化的地方,看得见很多博物馆。民风也是比较好的。买东西也不会乱开价。我还记得在佛洛伦萨买街上都可以买很好的皮具。他开价100块美金,100块的皮带。在街头,其实100块也是比较贵。但是你要说25块算了,他不理你;你说50块,他也不理你,你就走了,他也不会喊你回来。最后走了之后,还是要回到这个地方买这个皮具。大概是10%左右地会减少价钱,不会太多。每个地方在街上买皮具都差不多。后来我知道他们很多时候卖皮具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品牌。只要说出在这个地方出,就是1个品牌了。大概他们能保证质量都是挺好的,做生意也都保持1种(很好)的心态。
对学者来说,很奇怪,为什么同1个国家,他们的民风,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这么大差异。南部这么穷,北部这么富。而且文化,政治,管理的差异也比较大。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前几年有1个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他写的一本书,主要是用意大利这个例子来说明,有1个社会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社会结构是什么?他用另外1个词——公民社会。
他研究意大利十多年。一直跟踪意大利地方政府。看不同的南北地方政府推动政策的时候,效果怎么样。他也研究意大利南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他用了很多方式研究,很多因素都起作用。最后,发现有1个因素是最强的——哪个地方公民社会发展的最好,那个地方就会富,政治上也会比较民主平稳,治安也比较好。反过来讲,公民社会发展得不好的地方,就会差一点。就算在北部的地方,也可以分出来,更富一点、更好一点的地方和没有发展的那么好的地方。也会用这个因素来把它分出来。这个是非常强的1个因素,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公民社会?然后再慢慢走回意大利。
自主,多元与开放是公民社会特征
很多时候我们谈公民社会,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谈的。对我们来讲,这个社会什么部分较公民社会?从这个定义,我们会说,有1种自主多元开放的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公共领域。
首先是自主。公民社会的组成很多时候是非政府组织,就是说它们不是政府的1个部门,他是离开政府的。他可以和政府的许多部门打交道,但肯定不是政府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非政府组织(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注:本讲的中的NGO是广义的非政府公民组织,象厦门散步组织也是NGO)。对于非政府组织,(www.aIhUaU.com]这个是第1个很重要的(方面)。他是完全自愿的,不是禁止,也不是谁强迫他参加的。
第二个方面是多元开放。开放即他可以自由来和去。就是说它是非传统的民间组织,也不是家族组织。家族组织是不可以不参加的。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的观点、价值观念是单一的。公民社会里的非政府组织是多元的,他们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他们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的。在1个社会里头不会说1个单一的组织是公民社会。我们谈到公民社会,一定是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组织存在的。可能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的看法,利益也可能有冲突的。这个是多元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