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移动互联网产业园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V1.2

2011年,注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这不是胡吹,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不喷不行! 天时: 我们正处于计算产业的第五个十年,从1)60年代的大型机、2)70年代的小型机、3)80年代的个人电脑、4)90年代的桌面互联网到 5)2…

专业性加责任心成就特人教育品牌 无锡特人教育1对学科导学案(第次课) 教师学生年级日期时段 中考物理模拟检测试题 学生姓名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

预备年级新生入学综合素质面试题 数 学 (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50分) 学校寄语:四川第一初中——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欢迎你的到来,并由衷地为你即将“进一流初中,跟一流名师,创一流前程”而高兴,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3×12=36分) 1、在下…

2011年,注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这不是胡吹,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不喷不行!

天时:

我们正处于计算产业的第五个十年,从1)60年代的大型机、2)70年代的小型机、3)80年代的个人电脑、4)90年代的桌面互联网到 5)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移动互联网;过去有人说这第五个十年起始于日本的i-Mode,随后在中国带来了SP的繁荣,但我更愿意把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定义为2007年(这就是移动互联网2.0的开始),因为那一年Apple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移动互联网变革,都始于那神器的问世!

从2007年算来,2011年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第5个年头,前面4年的铺垫为随之而来的井喷做足了准备,技术的准备、用户的准备、资金的准备、产业链的准备。这里挑几个重点的说:1)移动云计算平台及技术、2)移动传感器技术、3)智能手机平台、4)移动应用商城、5)移动社交平台、6)触摸及语音等人机交互技术、7)移动支付平台、8)移动IP网络通信技术、9)增强现实技术及平台...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储备,它们将在这个十年大方光芒,而2011年就是井喷的拐点!

地利:

桌面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并不领先,但是也并未落下,基本上和美国一前一后紧相随;虽然我们的创新变革能力不及硅谷,但是山寨(此处用作褒义词)复制能力全球第一,这种能力锻炼了整个产业、培育了大批用户、积累了巨额财富;凭借这些积累,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一的移动互联网消费市场!

这里还有几处细节:1)中国的手机用户保有量超过美国,但渗透率却不及美国。说明中国的移动用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中国的手机用户收入水平不及美国,但是消费冲动性却超过美国。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中国用户在手机更新换代频率方面一直超越美国,这成就了更大规模的终端消费市场!

人和:

移动互联网井喷需要几类人的贡献,今天,他们都准备好了:

123/草根;45)互联网巨头:开始臃6

本文名为“启示录”,所以是希望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

个环节的“战略布局”来给各位从业者一些“启发”。为了节约大

家的宝贵时间,那些毋庸置疑的定论我也不再废话了,重点从

大家可能疏忽或者不愿意相信的角度来演绎产业的明天。

不过,不论是巨头还是草根,今天都没有人能预料明天,我们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对整个产业做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然后

结合自己熟悉的细分领域确定今后的行动方向。或者,对于那

些草根创业者来说,就是“找个细分领域投下自己的赌注”!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1)首先,我们分析几个重要的和平台的发展演进;

2)接着,我们分析一下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和动作;

3)最后,结合前面的分析,给大家一些的参考。

第一部分:技术趋势

//快速链接:123456789一、无线连接

无线化的发展从广义上讲已经不再局限于我们热衷探讨的3G、4G或者WiFi等,包括红外、蓝牙、Zigbee、NFC(RFID)甚至GPS等任何不需要物理链接即可实现信息交互的无线通信技术。

1)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WiFi的无处不在;2)运营商在竞争和数据业务发展需要的情况下,数据资费套餐正在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所以移动互联网消费的技术门槛和价格门槛正在消失,以上这些都不需要在这里反复强调!

Bluetooth技术不足为奇了,基于Bluetooth的配件和应用也不计其数。但可以预料的是iPhone5以及新一代的Android,Windows Phone 7等高端智能手机都会把NFC增加为标配技术/芯片,这也是本文要提出的“”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

//备注:为什么NFC会成为标配本文后面都会有解!

首先:NFC芯片及技术标准提供商会直接受益

1)NFC手机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

2)NFC读写终端(交易终端)生产商

3)NFC读写终端的铺设及运营服务提供商

其次:第三方支付平台会获益

1)Paypal等帐户可以与手机的NFC绑定实现“线上线下”消费2)Paypal,Alipay等将推出各式NFC钱包/卡/手机挂件 3)Paypal,Alipay等将支持“透支消费”-“信用卡2.0”?4)不发行实物银行卡,单凭手机NFC绑定便覆盖年轻用户市场

接着:基于NFC的会员卡、代金券、折扣券等服务繁荣

1)NFC可用于门禁卡、考勤卡、会员卡的发行、使用和管理

2)NFC可用于消费代金券、优惠折扣券的发行、使用和管理

3)所有与身份和消费相关的服务都可以通过NFC手机整合管理

最后:基于NFC的移动应用服务涌现

1)NFC手机之间可实现电子名片的交换、管理和自动更新2)NFC手机读取带有RFID标签的广告、名片、杂志等的附加信息3)NFC手机之间可以实现朋友之间或者与小商户的小额付款4)NFC手机可在地铁/便利店等消费并在手机实时查询管理及分享5)基于NFC手机消费相关功能的社交网站第三方应用涌现上图:三星 Nexus S,第一款内置NFC的Android手机

二、智能终端

虽然早期的Symbian、Windows Mobile、Palm、RIM等系统也称之为智能手机,不过我更愿意把2007年iPhone发布之前的智能手机时代称之为1.0时代,那时的智能操作系统(Smart Phone OS)还很不完善,芯片处理能力、网络接入速度、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应用和内容都十分“不给力”,那个年代的智能手机和装载了Java虚拟机的功能手机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Apple的iPhone确实颠覆了整个产业对智能手机的定义,重新“发明”了手机,以至于随后Google收购并向整个产业发布的开放式移动OS平台Android在多个方面(尤其是人机交互)也一直在学习iPhone的iOS系统。随着厂商们纷纷加入Android的OHA联盟并逐步加大Android手机研发和生产投入的时候,智能终端的2.0时代到来了。

2.0时代的智能终端芯片处理能力、网络接入速度、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应用和内容服务都非常“给力”,甚至还搭载了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模块,配合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和千万创意的应用程序,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现在缺乏的反而是我们的想象力!//备注:在iOS和Android的刺激下,微软的Windows Phone 7、诺基亚和Intel的Meego等新平台相继问世,还有RIM的Blackberry,HP的Palm OS,诺基亚的Symbian,高通的Brew MP也开始新瓶装旧酒,频繁升级改造,产业并购和整合不断,好戏正在上演!

2011年的智能终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同质化严重(或者说Android化严重)”,而除了Android和iPhone之外的智能终端发展愈加不被看好。这就引出本文要提出的“”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

首先:是硬件厂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1)硬件配置以及制造/销售/运营成本的比拼

2)整合传感器等附加芯片方面的激烈竞争

3)云计算基础应用平台的研发及整合

4)第三方应用服务和内容服务的集成及整合

其次:是移动应用开发平台的相对统一

1)Android版本的分裂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2)基于HTML5的Web app会逐步替代原生应用

接着:是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传承

1)不同品牌的Android手机有相通的交互体验

2)Android手机和iPhone平分天下,触摸屏一统江湖

最后:Android平台成功渗透到更多领域

1)车载多媒体终端也会插入SIM卡联网并搭载Android

2)Android Pad市场会成规模发展(尤其是3.0以后的版本)

3)有交互式屏幕的地方就有可能有Android

三、社交服务

社交服务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前面是门户和搜索引擎);社交服务在PC互联网的价值看看还未上市的Facebook的估值就知道了(500亿美金);那么社交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该有什么价值表现?

>> 听说过Tencent在研发移动操作系统吧?

>> 听说过Facebook研发移动操作系统吧?

不过,他们都出来辟谣了,我们到底该相信坊间传闻呢?还是官方说法呢?

我想,他们确实没必要开发一个底层的OS,不过他们确非常有必要基于主流的开放OS搭载一个自己的“移动平台”取缔“中间件平台”,面向上层的第三方应用开放丰富的SNS接口!在互联网领域一直有“赢家通吃”的说法,每个细分领域只有老大没有老二;在社交网络(SNS)领域,这个说法被更加“发扬光大”,社交网络的“关系聚集效应”导致用户只愿意去朋友们都去的网站,这就是Facebook,QQ等当今SNS巨头的先发优势!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认为手机通讯录是用户天然的“关系网”,可以借此发展出一个新的SNS网站,取缔现有的SNS。这个想法让Facebook和QQ等社交网络巨头又惊又喜;惊的是担心别人抢

占了先机,喜的是如果自己借助已有的优势拔得头筹,那么未来的围墙将更加坚固! 这就

引出本文要提出的“”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

首先:如果智能手机成为你生活、娱乐和工作的重要伙伴,那么

1)今天的Facebook手机应用是让你把Facebook带入你的生活

2)明天的Facebook移动平台是让你把生活彻底带入Facebook

其次:设想一下集成了这个“移动平台”的Android手机有什么特别之处

01)通讯录就是好友列表,好友列表就是通讯录;02)没有短信,但随时随地可以收发多媒体点对点“私信” 03) 随时随地参与群组交流或协同工作 04)一键发布发布多媒体“日记/博文”给粉丝和好友看05)一键更新“微博/状态/墙”给粉丝和好友看06)一键分享手机位置给好友或者粉丝07)一键分享“任意”在手机上可以看到或听到的内容08)一键“签到”正在消费的商家09)便捷的Facebook Payment线上线下结合使用10)Facebook的各种按钮无处不在:评论/转发/喜欢...

接着:手机生产商

1)大量Android手机商开始部署加载Facebook的“移动平台”

2)开发基于Android底层平台和Facebook移动平台的Pad产品

最后:Facebook“移动平台”带给手机应用的变革

1)开发者为Facebook开发的应用可以跨平台使用(PC & Mobile)2)Facebook第三方应用也跟着Facebook进入到手机系统更底层3)所有第三方应用都不需要自己的ID系统,所有应用相互融为一体4)第三方应用都架设在Facebook提供的云计算架构上(抢Amazon生意)5)其他Android和iPhone应用也入驻Facebook“移动平台”并去掉自己的ID系统

四、网络通信

传统的移动通信网是为语音通信设计的,短信通信所占用的信令网也是为保障语音通信设计的,所以说短信通信是语音通信网的副产品!目前的GPRS,EDGE甚至3G都是在原先的移动通信网升级改造而来,由于设计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并不是最优的数据网!

正在向我们走来的LTE(4G)是真正为数据业务而设计的移动通信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IP网络的语音通信以及视频通信质量已经可以和传统的语音通信网相媲美,所以,可以说未来的移动通信将会是“纯IP”的!

技术上的取缔正在部署中,用户体验上的取缔也在暗中酝酿着。Skype、QQ、Gtalk、Facetime、What’s App、Kik Messenger正在视频通信、语音通信以及文本通信等领域笼络着人心,看起来势在必得!

这就引出本文要提出的“”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

首先:语音和短信通信的费用将不再单独存在,人人开通数据套餐

其次:通信方式和交互模式将会与社交网络进一步深入结合

然后:通信内容的记录、分享以及管理也将与社交网络深度整合

接着: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通信 & 视频/语音/图文通信等实现纵横矩阵式融合

最后:通信基础功能细分&模块化并开放API供第三方移动应用调用

五、云计算

1)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如:Amazon

2)PaaS(平台即服务)如:Google App Engine

3)SaaS(软件即服务)如:Salesforce

其实我们已经被云计算服务包围了,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是SaaS的软件服务,这类服务有几个特点:1)核心计算能力放在云端、2)用户界面/客户端负责输入输出等交互、

3)需要联网才能使用/或者说发挥最大功效、4)用户数据不会随着终端丢失而遗失、

5)便于好友间或社区内的各种形式的分享、6)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交互可能性、7)无限的功能扩展可能性。。。

首先:越来越多的云计算应用服务会促使消费者开通更大流量包的数据套餐

其次:强大的云计算应用在各个领域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成为生活必需品

接着:各种云计算移动应用和社交网络开放平台的深层次整合

1)移动应用在云端调用社交网络平台API,增加应用的社交互动能力

2)移动应用在客户端与社交网络的开放模块互相调用,能力共享

3)移动应用逐渐由独立客户端演变为社交网络开放平台上的“寄生”应用模块

最后:基于HTML5的Web app一统江湖,各种原生语言的客户端应用逐渐更新到HTML5

六、人机交互

从鼠标成为苹果电脑的标配的到iPhone的电容屏的引入,苹果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将最具

创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商用,给我们带来革命性的交互体验!

那么,接下来会被广泛商用的人机交互技术会是什么呢? 是语音交互?还是有真实触感

的触摸屏交互?我想这两种技术都很重要,而且语音交互技术已经在智能手机实现商用

并逐步完善中;而真实触感触摸屏还有很多变数,所以本文要提出的“”希望大家

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就是:

道格·恩格尔巴特

博士,鼠标之父

首先:相关核心技术拥有方可以直接获益,比如:微软

其次:各种智能手机和Pad类产品都“坚定”尽可能大屏幕的设计路线

接着:针对盲人的各类应用,内容和游戏不断涌现;车载多媒体屏幕也采用该技术

最后:各种移动应用交互将会更加“逼真”,更加“酷”

1)游戏中的人物/环境都可以被摸的到,针对该技术的游戏会发扬光大2)虚拟键盘输入法可以迎来新的辉煌,完全替代物理键盘,甚至可以“盲打”3)“抚摸/Touch”会和Poke、Like等一样成为社交网站的主要按钮之一

博士,触摸屏之父

七、物联网

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是个很大的概念,包括了:

1)传感网、2)传输网、3)应用网

当我们聚焦到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将

会被植入到智能手机中,广义上来讲,这些传感器有已经普及的:陀螺仪、

加速计、数字罗盘、光线感应器、距离感应器、GPS定位、NFC近场通信、温

度传感器、指纹识别、语音识别...以及尚未商用的视网膜识别器、心电传感

器、脉搏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等等...

设想6亿移动用户随身携带着具备各种能力的传感器,并且把收集到的数据通

过移动数据网络实时传输到云端的“应用网”,千万种可能性就如此产生了。

所以本文要提出的“”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就是:

首先:各类传感器的技术提供商及芯片提供商会广泛受益

其次:基于各类传感器的各种应用服务将会大受欢迎,取得成功

接着:基于各类传感器的各种应用服务的海量数据挖掘的价值凸显

最后:老人手机/儿童手机/盲人手机/病人手机等细分移动终端将繁荣

//备注:集合了传感器的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都是很大的机会,值得深思!

八、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酝酿了这么多年也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者服务商;目前来看,基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的智能手机结合Paypal,Alipay,Yeepay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可能是杀出一条血路!

移动支付简单分为:1)远程支付、2)现场支付。

远程支付与PC互联网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是在手机上通过账号密码模式完成付款。这种模式结合手机的“传感器”模块,可能会逐步增加指纹识别或者视网膜识别的方式以便免去输入帐号密码的繁琐;而现场支付才是广大第三方支付商希望进入的巨大市场!

所以本文要提出的“”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技术趋势就是:

首先: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吸引巨大的“用户小额存款”便于消费

其次:Paypal很可能会向用户提供“透支”服务,发展为“信用卡2.0”

接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领域得到延伸:充值、借贷、捐款、送礼...

最后:第三方支付平台价值提升,很多以获得用户和技术为目的的并购发生

九、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能够将手机全部潜力发挥出来的一

项综合技术,而接入高速无线网络的智能手机仿佛天生就是“增强现

实”技术的最佳载体!

我预言AR技术很快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放异彩,而作为一项基础平

台,AR的光芒需要无数款基于AR技术的应用来实现!

首先:AR的普及会进一步促使更多传感器在手机上成为标配

其次:AR的普及会进一步促进移动应用向云计算的方向演进

接着:大量的移动应用会AR化,新的AR杀手级应用也将涌现

1)基于AR的手机游戏会大量涌现2)基于AR的电子杂志会改变阅读体验3)基于AR的音乐和视频内容会平添更多乐趣4)基于AR的生活信息服务将会更加便捷,更加有趣5)基于AR的移动广告平台将改变广告交互模式并提升效果6)主流社交服务网站也会将AR作为基础功能引入到开放平台之中

最后:做一些情景设想

1)游戏:全世界的玩家们可以在数字世界中的各个角落留下各种“宝藏”或者“信息”,等待其他玩家到实地用AR手机去探索发现;

2)阅读:手机电子杂志的图片内容都可以打上位置标签,并关联更加丰富的多媒体信息,用户拿起手机旋转角度即可全方位欣赏

杂志中所描述的景象;当然,用户也可以收藏喜欢的内容或添加到自己的待办事宜,当日后实际到达该位置时,手机会

自动提示用户并弹出当初收藏的内容,供用户查阅、重温、或者对比;

3)视频:以后的视频录制将会是360度全方位的,用户用AR手机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旋转手机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欣赏角度;

4)音乐:我们也可以给音乐内容打上位置标签,当用户抵达某个地理位置的时候,具有该位置标签的音乐则会响起;

5)生活:基于AR可以实现实境导航和虚拟导游;用户打开手机的导航界面,不再是枯燥的地图或者仿真的三维图像,而是镜头前

真正的街道,导航的提示就叠加在屏幕中的街道上,真真切切;

第二部分:战略布局

//快速链接:12345一、芯片商

芯片商在产业链的顶端,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芯片商之间的质量性能差异正在逐步缩小,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直接面对的交互界面也不是芯片,所以手机厂商选择何种芯片出货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此芯片商产业地位正在受到严重挑战!正是这种竞争所致,联发科(MTK)这样的芯片商开创了Solution On Chip这种模式,向厂商提供“芯片+软件平台”甚至“手机参考设计”的Total Solution,让厂商可以集中精力在系统资源整合以及用户交互界面等面向用户的研发领域。这种模式成就了中国的广大国产手机品牌以及山寨机厂商,也成就了联发科。

我的看法是:

1)推出基于Android结合自己芯片的整体解决方案,整合尽可能多技术门槛较高的模块;

2)在Sensor领域加大研发或并购力度,为解决方案添加更多的传感器能力供厂商选择;

3)寻找与社交服务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系统底层做深入整合并释放更多的API能力;

4)加大“云计算”投入,核心功能模块“云计算化”,给技术能力差的厂商多一个选择;

5)加大人机交互能力的投入,甚至要在相关软硬件技术领域做一些并购或者投资;

6)是否要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OS面向厂商推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平台?——另当别论;

7)向手机以外的嵌入式领域延伸:车载、电视、平板以及医疗、警务等行业应用终端;

8)加大投入和力度与互联网内容和应用巨头以及第三方应用/内容/游戏开发商合作

二、平台商

过去没有单独的平台商,只有芯片商直接面对厂商。而现在有了Android平台、Meego平台、Windows Phone 7平台、Symbian平台、Brew MP平台等可供厂商选择的开放平台(开放非开源);以及iOS,Palm OS,Blackberry OS等某些厂商独有的平台。

对于那些需要厂商选择使用的“开放”平台来说,获取最大的产业拥趸至关重要。目前Android的态势最佳,WP7次之,Meego还在观望阶段,而曾经风光无限的Symbian由于基金会已经关门,所以又从开放回到了Nokia独有,倒是高通新推出的Brew MP在中低端Smart Phone的市场开始有所起色。

我的看法是:

1)保证自己平台与不同芯片平台的兼容性(通用性)、稳定性和功耗管理问题;

2)降低应用开发平台的学习门槛,提高应用开发效率,解决好版本分裂问题;

3)寻找与某个芯片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集成以求获得最佳运转性能;

4)寻找与某个手机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合作以求在市场上起到示范作用;

5)寻找与社交服务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底层做深入整合并释放更多的API能力;

6)加大“云计算”投入,核心功能模块“云计算化”,甚至自己要运营部分核心功能/产品;

7)加大人机交互能力的创新和投入,甚至要在相关软件技术领域做一些并购或者投资;

8)向手机以外的移动终端领域延伸:车载、电视、平板以及医疗、警务等行业应用终端;

9)加大投入和力度与互联网内容和应用巨头以及第三方应用/内容/游戏开发商合作

三、手机商

过去几年来国内以功能手机为主,而国产手机和山寨手机80%都采用了联发科的功能手机整体解

决方案,以致同质化严重到竞争白热化的地步,用户选择不同品牌的手机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所

以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手机厂商竞争主要靠成本和渠道!

随着Android的广泛普及,手机品牌商的智能手机竞争也愈加同质化。而在低端手机领域吃尽低

价竞争苦头的手机商绝不会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重蹈覆辙,自取灭亡,这个时候如何有效地进

行产品、研发和市场的战略布局就至关重要。

我的看法是:

1)首先会积极拥抱Android平台,且尽可能保证其原生的系统交互和体验,笼络谷歌粉丝;

2)除了Android以外的平台,也会根据品牌定位适当跟进一到两个,比如WP7,Brew MP;

3)寻找与社交服务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底层做深入整合并释放更多的API能力;

4)在Sensor领域加大研发或并购力度,基于不同的传感器提供相应的API接口给第三方;

5)加大“云计算”投入,核心功能模块“云计算化”,甚至自己要运营部分核心功能/产品;

6)针对不同的细分人群推出针对性的手机,在软件和硬件配置上都有强大的针对性;

7)商业模式逐步向“应用服务费”、“移动广告”以及“意见领袖营销”等方向筹备和转移;

8)重金打造品牌形象,学习苹果在重要城市建立旗舰店展示品牌和各类业务,服务用户;

9)建立与品牌形象相符合的一系列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参考招行白金卡和全球通VIP;

四、运营商

运营商一向是整个产业的核心,扮演着“江湖大佬”的角色,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过,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一方面电信体制改革和重组带来的三家全网全业务运营商竞争日益激烈;另外一方面是苹果为首的手机厂商“挟用户以令天子”;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移动用户在10年SP混战中伤痕磊磊,逐渐失去了对运营商的品牌信任!

昔日的江湖大佬正在面临新的考验 >> 传统业务下滑 >> 数据网络超载 >> 用户ARPU下降 >> 终端补贴增加 >> 手机商更强势...

我的看法是:

01)用WiFi弥补3G网负载并尽快向LTE 4G网络过度,引领纯IP网络通信时代的到来;

02)移动SNS对于运营商的未来至关重要,但自己做不好,可能会收购或投资一家;

03)开放更多底层能力平台,加大力度整合第三方移动应用开发商和内容提供商;

04)研究各个行业的传感网相关技术,参与布局物联网的“传感网”并建立“数据中心”;

05)在各个领域与行业系统集成专业公司或者数据库巨头合作研发“物联网之应用网”;

06)始终保持最优的数据套餐优势,直到推出不限流量包月,沉淀移动互联网用户;

07)开发“意见领袖营销”产品体系,签约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布局移动电子商务;

08)深挖线上线下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加大投入,参考日本运营商,布局金融产业;

09)建立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和产品人才团队,打造数据挖掘平台,以此衍生新商机;

10)不仅要继续补贴优秀的智能终端,还要补贴优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刺激消费;

五、互联网巨头

互联网巨头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市场空间和价值,纷纷开始了各自的布局。但是过去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环境确实不太成熟,十年来的发展都野蛮的很,前5年是SP模式为主,后5年是山寨机模式为主。这些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并不适应移动互联网1.0时代在中国的“野蛮生长”,所以一些具有先发优势的移动互联网的企业就这么在巨头的眼皮子地下壮大了起来。比如UCWeb、杭州斯凯等等。现在是移动互联网2.0时代,巨头们对整合行业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对自己的移动互联

网战略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接下来的布局将会更加积极稳健。

我的看法是:

01)门户网站的逻辑是流量为王,所以他们会在移动终端延续对流量入口的把控;

02)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也会延续到移动终端,所以会加强对移动搜索入口的把控;

03)社区网站SNS非常有必要延续到移动终端,而且会做深度的系统层次的整合;

04)电子商务网站会借助商品发现/分享/沟通/交易等需求搭建起跨平台SNS社区;

05)面向移动终端的内容、应用和游戏推广渠道/平台会成为巨头们相争的核心领域;

06)网游巨头会布局针对移动终端网游的核心技术、引擎、推广及收费渠道等领域;

07)移动广告平台也将是那些广告收入占比比较高的互联网巨头们争相布局的领域;

08)云计算基础服务平台将会是面向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重磅炸弹;

09)数据挖掘的价值将会逐步凸显,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更要在后端深挖用户价值;

10)开放自己的平台API,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开发者繁荣自己的社区弥补创新不足;

11)所以以下移动应用领域将会受到热烈追捧或“追杀”:

输入法、浏览器、社交网络、安全、流媒体社区、社会化阅读、地图、移动商务、

推广平台、游戏平台、广告平台、统计平台、推送平台、支付平台、云计算平台..

第三部分:创业方向

//快速链接:1234一、内容提供商

内容消费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之一,包括新闻、杂志、文章、小说、音乐、视频、游戏等都属于内容消费的范畴。内容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的采集和创造”,是一个需要“持续开发创造”的商业模式,可以算是件“辛苦活儿”,而且用户对内容的消费需求很不集中,是一个需要“百花齐放”的行业,所以产业巨头不愿意也无法对整个内容提供商产业进行垄断控制。由此来看,内容提供商是草根创业者可以选择的第一个创业方向,虽然比较辛苦,但是结合团队在某个内容领域的特定技能/技术,持续开发创造某一类特别内容供用户消费,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创业模式。

在所有的内容创造领域,游戏开发最为复杂,竞争也最为激烈,建议方向如下:

1)3D游戏引擎及相关游戏

2)增强现实游戏引擎及相关游戏

3)社区化和轻量级的手机网游

4)基于各类传感器的游戏及游戏引擎

重庆移动互联网产业园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V1.2

5)基于位置的社交游戏及游戏引擎

6)基于WiFi/NFC等的近距离互动游戏

7)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群体智能”游戏产品

9)基于社交网站开放平台且由广告主赞助的互动游戏

最后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内容创业,如果能有幸聚集大量的忠实用户群,

那么就可以考虑向“社区&内容发行&平台”的方向升级。

二、应用开发商

互联网巨头曾经是产业的“创新中心”,虽然起步的时候都是学习参考美国模式,不过十多年本土的发展还是杀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企业创新道路”,如今在互联网上各个细分领域都有一两家巨头把守。可为了保证自己的领域不被潜在的竞争对手侵蚀,他们逐渐演变成了“草根创新杀手”,凭借多年积累的人才、资本、品牌、用户等资源,“干掉”了一个又一个草根创新企业,让无数立志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草根们心灰意冷!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草根们带来了新的机会,这个领域要比PC互联网领域崎岖复杂,一个新的模式要想取得成效除了要开发出用户喜欢的产品,还需要与多家手机厂商预置合作才能放量。所以优秀的应用当引起巨头注意的时候,也已经拥有了较大的用户量和较为忠实的粉丝。就算巨头“看中”了某一款小有成就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最佳的模式也是投资并购,其次才是“抄袭&打压”,毕竟已经安装了某款应用的手机上很难再容得下另一个“李鬼”。

由此来看,应用开发商是草根创业者可以选择的第二个创业方向,虽然风险较高,但是结合团队在某个应用领域的特定技能/技术,开发并运营一款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应用解决用户需求,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创业模式。移动应用开发方向的选择最好能有核心技术基础,建议方向如下:

1)基于主流SNS社区的社会化阅读应用及分享社区

2)基于语义分析和行为分析的内容过滤及阅读应用

3)基于摄像头的动作识别/互动&人脸识别类应用

4)基于NFC的近距离内容交互&文件交互类应用

5)基于各种传感器的相关应用(健康、安全、教育等)

6)跨平台内容&文件推送类应用(名片、日历、任务、网址...)

7)结合NFC的移动支付相关周边应用(财务管理等)

8)基于摄像头配合OCR技术的相关衍生应用(名片识别等等)

9)基于增强现实并满足特定需求的发现&分享&交友应用

最后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应用创业,如果能有幸聚集大量的忠实

用户群,那么就可以考虑向“社区&平台”的方向升级。

三、平台运营商

平台化的产品/服务的价值也最大,绝大部分开放平台都是由产业巨头提供和运营。所以平台运营商,通常不应该是草根创业者们一开始就涉足的领域,我并不建议创业者一开始就把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为某一类平台的运营。

不过,平台运营商的价值巨大,诱惑也巨大,创业者的梦想自然是希望自己创造一个伟大的“平台”,改变世界或者造福人类。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从内容提供商或者应用开发商切入,逐步演进而来。通过一两款热门应用或者内容积累忠实用户到达100万左右的时候再开始考虑平台化的部署,当达到500万用户或者1000万用户的时候方可正式以平台的方式面向广大开发者/草根创业者发布。不过,这期间需要多次风险投资的融资来支持,对团队的产业整合能力以及融资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

由此来看,平台运营商是草根创业者可以选择的第三个创业方向,虽然风险最高,但是结合团队在某个产品领域的技术和用户积累,将一款热门产品/服务逐步演变为具备某一特殊能力和用户群的平台,开放给广大草根创业者和开发者,解决更多用户的多种层次的需求,是最具挑战也是最优价值的创业模式。

平台服务的选择一定要有核心技术和用户基础,建议方向如下:

1)能够最大化利用手机各种能力和性能的增强现实技术引擎和服务平台

2)能以低码率实现高品质的流媒体音视频服务的内容发现/分享/交友平台

3)基于某些特定传感器的技术引擎和服务平台(比如摄像头、NFC等)

4)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信息&文件交换平台及围绕此平台产生的社区

5)基于语义分析/行为分析及社会化过滤等技术衍生的开放平台及内容社区

最后要注意的是,平台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不同的平台在何时的条件下可

以互联互通甚至合并为一个更强大更有影响力的平台。

平台发展的比较理想的话,其的升级方向是“社区/社交网络”!

四、消费电子产品

消费电子产品,一直是改善我们生活水平的中流砥柱,而苹果则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强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创新企业!

虽然消费电子产品涉及硬件的研发和生产,创业成本和风险都高于软件和在线服务业,但是结合团队在某个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和创意,开发并生产出一款有意义有价值的产品,解决用户的现实需求或者引领用户某方面的消费需求,也是一种比较靠谱的创业模式。

如今的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要注意几个特点:轻、便、易、酷;我的建

议方向是给身边的常用工具增加联网模块和传感模块,配合简单的本

地处理芯片以及云端强大的服务,让他们变得具有联网备份/存储及分

享甚至识别、分析等功能:

1)可录音和录像并自动上传到Youtube、Flickr等社区的蓝牙耳机

2)带WiFi或者蓝牙功能的SD储存卡,自动同步相机内的内容到云端

3)带扫描、录音、摄像、翻译等功能并可通过Wifi实时备份的圆珠笔

4)带录音、摄像、定位、指南等功能并可通过WiFi实时备份的电子表

5)带3G或者WiFi功能的便携式车载多媒体导航终端,通过前外置摄像

头记录行程风景和突发事故;通过后外置摄像头配合倒车雷达使用...

最后要补充的还是那句话,创业者不仅要有伟大的梦想,彪悍的团队,更要有良好的心态,豁达的胸怀。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文章结尾的时候,我再强调一次,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告诉你“你该做什么”,而是想提醒你“别人可能会怎么做”,以此做到“启示”之目的。

互动环节:

//备注:本文是作者牺牲春节假期休息时间为大家奉上的春节大礼,如果您觉得本文写的有价值,您有三种方式来向作者致谢:

王利杰 Leo

移动2.0论坛·创办人

王利杰创办了“移动2.0论坛”,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的高层次交流平台。王利杰在电信、移动及互联网领域拥有10年的从业经验,曾经供职于,,,等电信、增值业务、手机芯片、商务社交互联网公司;对移动互联网有着极大的热情并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经验。 

王利杰曾经或正在以顾问的身份与以下公司合作:、、、、、、、、、、、/、、、、、、、、、、、、、、等20多家产业巨头和创新企业。

联系:

简介:

微博:

档案:

vCard 二维码

欢迎扫描

2011年,注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这不是胡吹,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不喷不行! 天时: 我们正处于计算产业的第五个十年,从1)60年代的大型机、2)70年代的小型机、3)80年代的个人电脑、4)90年代的桌面互联网到 5)2…

2011年,注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这不是胡吹,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不喷不行! 天时: 我们正处于计算产业的第五个十年,从1)60年代的大型机、2)70年代的小型机、3)80年代的个人电脑、4)90年代的桌面互联网到 5)2…

2011年,注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井喷的一年,这不是胡吹,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不喷不行! 天时: 我们正处于计算产业的第五个十年,从1)60年代的大型机、2)70年代的小型机、3)80年代的个人电脑、4)90年代的桌面互联网到 5)2…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551/22238016095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 中国移动拟筹建互联网公司

     将互联网基地公司化运作  中国移动(0941)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战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李跃在广州出席“2012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时首次证实,中国移动正在筹建互联网公司。“在过去两年中国移动已经成立了国际公

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园 超极本 移动互联的产业盛宴

     超极本不仅定义了一个硬件类别,更定义了全新的移动设备使用模式。围绕着超极本,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触控所带来的新一轮机遇不容错过。80%的消费者告诉我们,希望PC提供触控功能。我们千万不要低估消费者追求触摸屏体

声明:《重庆移动互联网产业园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11——蝴蝶效应V1.2》为网友月出东山之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