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锦溪的水乡之美,比作“睡梦中的少女”,浓妆淡抹总相宜。如果说,水是锦溪俊俏的眼波,那么,古桥便是她精致的“耳环”。5月5日,2012中国桥文化论坛在锦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文史专家,以锦溪特有的古桥和古桥文化为主线,坐论中国桥文化。专家们认为:锦溪的桥文化是中国传统桥文化的一个典型和缩影,锦溪深挖“三十六座桥”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对于弘扬中国桥文化很有借鉴意义。
“三十六桥”明月夜
走进锦溪古镇,一幅幅江南水乡美景尽收眼底。然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那一座座卧波如虹的古桥。锦溪素有“七十二只窑、三十六座桥”之美誉,可见锦溪古桥密度之高,实为国内罕见。
当天论坛上,专家们纷纷感叹锦溪的古桥之多、保存之完整,以及锦溪人对桥爱之有加。武汉大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学会会长冯天瑜,套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形容锦溪的古桥,即兴吟出:三十六桥明月夜,玉人锦溪教吹箫。倾慕、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锦溪如带,石桥如虹。桥分溪绿,水映霞红。渔舟鳞集,啸雨歌风。”论坛之余,专家们还漫步锦溪古镇,登桥望溪。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站在石拱桥上,低吟着古人的诗句,放眼桥上桥下风光,一种熏熏然的感觉涌上心头。
据记载,锦溪仅古镇区1平方公里内,就有古桥26座,远远超过了水城苏州。桥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唐朝的红木桥,到宋时的里和桥、太平桥以及明清的天水桥、普庆桥、十眼桥……而且,桥上的碑记、柱联、花纹等镌刻精细,历历在目。
古桥有说不完的故事
在锦溪人的脚下,古桥不仅用于交通之便,更多是水乡文化的血脉和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早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了一体。
锦溪的古桥最早建于宋代,形式有单孔桥、多孔桥,有拱桥、平桥,还有半桥和双桥,可谓美轮美奂。几乎每一座古桥都有一两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溥济桥的建造缘起于一个尊老孝母的故事,普济桥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十眼桥的建造又与“陈妃水冢”有关联。有些桥的建造还与寺庙、道院等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许多桥还显示着古镇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太平桥桥联“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点明了锦溪的地理位置。天水桥桥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生动地表达了锦溪人对和谐社会的渴望。明代画家沈周写下了“溪桥郁古木,渔歌托风远”的隽永诗句;文徵明也曾写下了耐人寻味的七言绝句:“斜阳诗思绕寒汀,何处秋风欸乃声。水漫蒹葭情不及,锦溪桥下白烟生。”高启更是沉醉在了南塘桥畔,写下了著名的《古井风亭》诗。可见,古桥对于锦溪文化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价值。
围绕着桥,锦溪还有许多民间习俗,“走三桥”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这么说,锦溪的桥不但承载了古镇的文化信息,而且推动了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让古桥在旅游中“醒来”
近年来,“睡梦中的少女”在古镇旅游业发展中醒来,锦溪古桥已不再只是本地居民生活的感情纽带,还成为连通世界的旅游资源。
打开锦溪、昆山,乃至苏州市的各类旅游宣传手册,常常看到锦溪古莲桥的身影,不失为江南水乡的一个“代言人”。近年来,锦溪还不断加大对古镇旅游业态的提升,内生外借,完善旅游环境,丰富民间博物馆等景点,竭力打造一个集观光、商务、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乡古镇。这其中,一座座古桥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开发,“走到”了游客的面前,就像一粒粒来自历史深处的珍珠,串起了古镇上一道道风景线。
看到锦溪人对古桥由衷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参加论坛的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冯天瑜以闻名世界的赵州桥为例,认为如果没有《梦溪笔谈》的记载,赵州桥也许不会流传千古,由此建议锦溪对古桥的有关记载进行整理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常建华研究发现,早在明代就有了“走三桥”习俗,而锦溪“走三桥”更是江南“走三桥”习俗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教授张孝友提出,锦溪旅游可以打出“古桥品牌”,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而且在开发中要特别注意“初衷”与“过程”的科学结合。孟宪实更是把锦溪人与古桥的关系,看做人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由此建议给古桥做档案,为桥立碑,让游人驻足欣赏。(李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