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俄国于1861年实行的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密不可分,表现在几个方面。
农奴制改革
经济近代化:1.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部分,由于农村农民分化的加剧,资本主义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很快,改革增加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加上两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机器工厂逐步取代了手工工厂,许多新工业部门的崛起,工业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政治近代化:1.政治体制方面:成立城市议会。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之前的等级审判制度,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并公开审判。
军事近代化:施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军事管理体系。
教育现代化:支持办立学校,扩大学校自主权,同时允许学校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入俄国,使得俄国人民认识到彼此的差距,因此变革变成必然,俄国因此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总体来说,俄国于1861年实行的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迈入现代化社会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与资本,扩大了国内市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从此,俄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这次的改革很不彻底,保留许多封建残余,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进行改革以后,俄国宣布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但是,由于这次改革是由统治阶级实行的,是很不彻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改革并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贵族地主依旧控制着大量土地:地主将良田和整块的土地霸占,而将零星的土地和难以种植的沙地分给农民;地主将自己的土地楔入农民的土地之中,使得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这些楔形土地。
其次,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另一表现为工役制农奴经济。农民由于缺乏土地,被迫以十分苛刻的条件向地主租佃,接受工役制的剥削。
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农民仍然处于悲惨的境地。在政治上他们仍然受压迫,在经济上他们照旧依附于地主。因此许多农民仍然常年处于饥饿之中。
但另一方面,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在于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俄国展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状态。
在农业方面,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表现在农民阶级的分化上。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成为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另一方面是分化出大批破产的农民,沦为无产阶级。这些无产阶级农民形成了一支雇佣大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工业方面,资本主义也同样获得迅速发展,到1880年,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了一大工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