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专家对微循环的论述
人体内外五脏六腑各种器官血肉相连,任何一处刺破,都可以见到血液流出来,可见血液是遍布全身,哪里有血就有微循环。
从疾病的病因、病理研究中发现,虽然发病的原因各异,但微循环障碍,是组织缺氧,细胞活化降低是老年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如何改善人体微循环,活化组织细胞功能,防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的热门课题。
氧向组织传输是机体最重要、最普通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氧传输障碍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向组织所传输需要的氧、微循环的机能状态直接影响氧的传输。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向组织传输所需要的氧、微循环的机能状态直接影响氧的传输。
1、在属性方面,微循环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成分,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
2、在形态方面,微循环既具有脉管的共性、有有脏器的特征。
3、在功能方面,为循环既是循环的通道,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4、在代谢方面,微循环既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表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一些特征。
5、在调节方面,既全身性身神经、体液的调节,又主要受局部的调节。
微循环是血液经细小的微动脉,经过毛细血管,流向微静脉的循环。它的主要功能是向组织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因此微循环对保证组织细胞产生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如严整、休克、烧伤、创伤、肿瘤等,均有微循环障碍,他带来淤血、水肿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因此改变微循环不论正常人或病人均有重要的意义。对正常人来说,改变微循环,带给组织更多的氧气、养料、带走组织代谢产物,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恢复疲劳。对某些病来说,微循环紊乱是发病的一个中间环节,改变微循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微循环障碍必然导致局部组织灌注下降,而缺氧、酸中毒机体液因子的释放促使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学小板及红细胞聚集性增强,是全部血粘度更趋增高形成。
高血压及冠心病有明显的甲壁微循环异常,临床上用扩张微血管、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的方法,可以使高血压几冠心病的病情改善和减轻。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有是保证脏器组织的血液关注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由于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以而引起病理、生理变化是很多疾病的基础或发病机理中的环节。
微血栓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标志,我们发现冠心病人微循环中出现微血栓者高达23.9%。
微循环的功能、形态和代谢的问正是维持人体器官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40年来国内外的科研表明、许多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全身或局部、急性和慢性微循环障碍。
(二)、什么是微循环?微循环有什么功能?
有关专家称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的流动、人体中的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就叫做微循环。微循环是人体组织细胞吸收营养、氧气、排出代谢产物的交换场所。人体单纯靠心脏的收缩力量不能将血液直接灌注到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细胞,必需靠微循环部分的毛细血管于心脏跳动不同步的自律运动将血液进行第二次调节,第二次灌注,所以在医学上把微循环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三)、微循环有什么特点?
1、微循环中的毛细血管非常长、约9—11万公里,能绕地球两周半,分布在人体各个角度不处不在。
2、循环的血管非常多,约有300亿支。
3、微循环的血管的管壁非常薄,仅是普通的白纸的百分之一,有利于物质和白细胞出入,血管的通性大,无主动脉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4、毛细血管非常细,仅是人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5、毛细血管官腔内压力小,压差小,正常微循环平均压力为20毫米汞柱。
6、毛细血管有括约肌,动静脉之间有效通支吻合,形成静脉短路。
(四)、什么是微循环障碍?会引起什么后果?
微循环障碍就是把毛细血管形态上的改变,以及血管形态上改变后引起的功能性改变,如果微循环的血管变形,血管中堵塞不通,由此引起的器官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性细胞坏死从而产生病变。微循环畅通百病不生,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微循环障碍会引起下列后果:1、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2、代谢紊乱,使组织细胞缺氧,酸中度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3、内脏受累;4、严重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五)、影响人体循环有那些因素?
1、压力,取决于血压是否正常,血液太低,心博血量会减少;
2、取决于心博量和血管内有效循环血量是否正常;
3、阻力,主要决定血管的紧张度,血液粘稠度及化学物质成分;
4、微血管、毛细血管变形程度。
(六)为什么说微循环——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我国从50年代初期就成立了微循环研究学会—中国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赵克森指出:微循环障碍是印发人体414种疾病和33种恶性肿瘤,它是万病之源。
微循环是纸微动脉经毛细血管网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这些密集的小血管网是形成人体内环境的血运通道,它的基本功能主要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完成新陈代谢。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仅靠心脏有限的收缩力是不能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组织细胞,而必须靠微血管自身的节律性的活动,与心跳不同步有着它自有的规律,这样微血管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变成了人体的“第二心脏”。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粘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在毛细血管中就可能发生谕旨甚至堵塞,人体产生的疼痛、寒冷、麻木等许多症状,多数都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只有及时地疏通毛细血管,排除微循环障碍,才是获得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微循环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循环障碍可导致的病变
在人体微循环的网络中,有两条主要通道,一条是血管,一条是经脉。血管是血液的通道,经络则是气的通道。血管和内部流动的血液组成血脉,缠绕全身,总长约十二万公里,约是地球的三倍长(地球约四万五千公里)。这些密集的小血管网是形成人体内环境的血运通道,它的两个功能是:一、负责补充——补充全身器官细胞需要的养分和氧气,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二、清除身体所有的废物并将其排除,完成新陈代谢。可以说血脉总共需要服务上亿细胞,关系到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行与否。
微细血管是大血管的分支。相当于头发丝二十分之一的毛洗血管如同灌溉的“渠道”。人体主要是依靠血液把营养与氧气、氧料完整输送到人体各个脏器,同时将废物排除;并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交换。若毛细血管不通畅,就好象一块块秧田的水受阻,沟渠如果水流太慢、水中的泥沙、杂物就很容易沉积,造成渠道越来越窄,水流更加不顺,长期积累的结果。运补与排除的功能都无法发挥,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演变灾害;秧苗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慢慢的就会枯死。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人体身上则会形成生理障碍、疾病甚至因此而加快衰老、产生潜藏病变。
1、神经系统:脑部发生供血不足,脑细胞得不到充分的氧气、养料,代谢产物不能充分顺利排除,而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重者会发生脑梗塞、中风等症。
2、心血管系统:心脏发生微循环障碍,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产生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绞痛等冠心病的症状,甚至发生心肌梗死。
3、消化系统:胃是后天之根本,如果胃部循环发生障碍,就会引起胃的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发生胃炎、溃肠炎以及其他胃部病变。
4、肌肉关节系统:肌肉、关节如发生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堆积,会产生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严重出现跛行、刀割样疼通、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