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圣
易学从来就不只是空谈易理,而是有其体应用方法传授的。古籍中有其丰富的内容记载,如《左传》、《国语》中有关周易应用就有二十二条之多,其中有六条是用易理论事,有十六条是用筮法占事。在筮法占事之中,有用“八“三例。很难理解,前人虽有解说,总觉不通,遂成千古之谜。
先将《左传》、《国语》用“八”三例摘录如下,以便探讨。
1、《左传·襄公九年》“穆姜死于东宫,史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享利贞,无咎……有此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哉,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2.《国语》“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筮之占之,皆月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铺王室,安能建候。”
3.《国语》“……臣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享,小往大来,今及之矣,何不济之有……”
以上用“八”三例,皆从“筮之”而来。筮法,是用蓍草五十五根。每筮一爻用五十根,置一根于椟中,只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不作揲勒之用,也不重用,置于椟中而是作记已卜一爻之用。每筮一爻置一根与椟中,椟中有六根,则六爻筮全,天地之数五十五根亦尽也。大衍数通过分卦揲勒之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不能多一爻,多则无草可用,少了一爻则尚余有蓍草一根,恰恰一卦六爻,皆从此天地数与大衍数中来。此成卦与数法设计精密,充分展示了古人的精妙智慧。(苏按:古卦以蓍草占之,程序复杂,后经京房改为麻钱卦,更有邵子时间,数字、文字起卦法,使更趋于“大道至简”)。
《系辞》“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左传》、《国语》用“八“之说,虽有杜预、韦昭之注,皆不能自圆其说。
很明显,艮之八是谓《艮之随》,和贞屯悔豫皆八也,不动之爻确实都是艮阴爻,似乎是表示“八”少阴之数,占不变之阴多爻故称为“八”。但是为何没有用“爻”之占例呢?此说就难免动摇了。又泰之八,全无动爻,有阴爻又有阳爻,阴也未动阳也未动,怎能以解占“八”为阴不动呢?据此八为少阴不动,属《连山》、《归藏》占不变之说,在这里全无根据,经不起推敲了。
一、《左传》、《国语》用“八”之真义
中国文字,一字多义,索解难得著者真义,兼着著者有意隐蔽。非有心人细心体会,或刻意追求,终难得原意。道家丹经尤甚,易家占辞亦然。
许氏《说文解字》曰:“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这个八字之义,重在形象上的分开,与《系辞》“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之式何其吻合如此。
即是用大衍筮法,首先筮出一个六爻卦,自然包括了有变爻,或无变爻。摄取信息的第一步完毕,然后就是轮到第二步,进行判断所采取的措施了,如果用爻辰的纳甲法进行判断,那就是装配爻辰六亲、世应等项,如是梅花易数,则要分成小象,尚六十四卦分成八卦,韩仲民先生“六十四卦先于八卦”之说,在应用中,在经籍中,已有体现。如艮之八为《艮之随》卦,一般预测师不能解之,按书中实乃艮之静卦,则《随》又何来,下面笔者按《艮》演归藏易占如下:
震 艮 坎
艮 艮
震 艮 坎
艮之静卦可按《艮之艮》论得上图像,主卦艮立于震兑二宫,即为《随》也。
“八卦而小成”是将一个六爻整体,分为上下两个“八卦”。“八卦”这个词,即是名词又是量词,即是划分事物形象又是归类天地万物的符号,完整地、全面地、综合在一起。《左》、《国》用“八”,即是八卦而小成的“八”即是分之为八而不是少阴不变之“八”。这个“八”是属于判断方法方面的应用,不关乎筮卦问题。如果将这三个筮例中的“八”字略去,确好不影响与判断文意。高享先生在《周易杂论》中于此三例中的“八”字问题全部提及,对于原文原意确毫无损伤,而成为可有可无的文字,因与原文直接的表面联系。
正由于看不出它的表面联系,才使人无法了解,却能深藏着它的精微奥秘。
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正是从“八卦而小成”中来,经过对年探索,发现了《系辞》“八卦定吉凶”之说,而不涉及五行生克体系,属形象思维的方法,是《左》,《国》用“八”的源流,通过实验证明,颇多敬人之处,名曰“小成图预测法。”
二、《左》、《国》用“八”题解
《左》、《国》用“八”有“之八”、“皆八”两种提法,这是为什么?
这是用筮卦记爻号与语言字叙述的程序有先有后,故有“之八”与“皆八”的不同。用大筮数揲筮成卦,最先画成的占符号,称为本卦,成称“贞”,即不变或未变之意,然后再画变卦称为变卦(苏按:或称为“之卦”)或称“悔”,有悔改变动之意。
《左》、《国》称“之八”即是指将本卦或称贞卦,这个六爻整体,一分为二,分为八卦。虽然本卦包含了不变或有变爻在内,由于本卦分为上下两个八卦,故称“之八”。之所以泰无动爻称“之八”,艮之八,艮有动爻,只言本卦,故仍称“之八”须有动爻有变卦,而是随后铺出的。故艮之八,后补出“是谓艮之随”。
“贞悔豫皆八”,皆都也,即屯卦豫卦都分成上下两个八卦。
很简单,称本卦用“八”为“之八”。称本卦和变卦用“八”为“皆八”。
《左》、《国》用“八”之秘,是以爻卦为一整体。分之成两个八卦为用,不用卦取象为用,更不用爻辰纳甲、五行生克之说,只用“八卦定吉凶”。
三、《左》、《国》用人判断方法
《左》、《国》用“八”判断方法,是蓍八用“易”之法,与其他方法不一样。
“十有八变成卦,八卦而小成”解者每皆颠倒始末,不合经文程序,而悟局部源于整体,两仪源于太极。此《左》、《国》用八之要端,由太极而生仪。
《系辞》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民咸用之谓之神”这个“阖辟往来”是“吉凶悔吝生于动”,是说吉凶悔吝由自身的行动所构成,而八卦符号是描述行为动态的阳阳进退,动静机遇的反映,所以说“八卦定吉凶”。
乾坎艮震为阳,诸阳皆升,独砍下降。
巽离坤兑为阴,诸阴皆降,独离上升。
两卦相重,以观其往来阖辟之机,吉凶悔吝之象著也。
今依此理,以证《左》、《国》用八断事之辞,庶几有骨有肉,而不致空论。《泰之八》曰:是谓天地配,享小往大来,今及之矣,何不济之有……
泰之八是将泰卦上下两截,得出乾坤两个八卦,故叫之八。乾性主升,坤性主降,泰之八是下降升上卦降,相交之式,阖户之象,又一阴一阳,阴阳正配,故曰天地配,享。又坤为阴为小,乾为阳为大,又外为往,内为来,今坤小在外,乾大在内,故曰,小往大来,吉象也,何不济之有。
(苏按:六十四卦皆不离“阖辟往来”四象,吉凶悔吝在其中,《泰》卦相心之式,有天地相交、“小往大来”之吉象故“享”也《否》与《泰》相饽,离心之象,“大往小来”,故“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这明显是用“八”之说,如果按古易,以六爻为整体,不分开成八卦,则只有泰卦之大象,而无天地之卦象名,所以卦辞是古易,是没有分开为重卦的,故没有天地之名,彖辞方是用“八”之法。分为上下卦取象会意立说。
泰之八确无动爻,占辞仍是《周易》用语。解“八”为阴属《连山》、《归藏》占不变之说,此例完全不符,是属错无疑。
“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
艮之八与泰之八是一样,都称主卦式本卦式贞卦称之八。由于泰卦无变爻,艮卦有变爻,称艮卦须仍称“之八”但已包括变卦随卦在其变爻符号之中,由于是以称主卦为主故称“之八”,变卦然后补出,所以说:“是谓艮之随。”这就是在主卦时,不论有无变爻皆称“之八”。
在判断上,用“八”来解释,即将艮卦一分为二,分著成为上下两卦,艮为山。立体看,山的性质上升,可以阻止流水。平面看。外卦降,内卦升,相交于中,向心之式,阖户之象也,阴阳得配为吉。
(苏按:《泽雷随》上降下升,上来下往,“刚来而下柔”故“元享,利贞,无咎”)
“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享,利贞,无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史官偏重变卦随卦,而略去艮止之象,虽疑史官有阿奉之嫌,确系用“八”会意所作之占辞,而穆姜谨用随卦卦辞为说,与史官用“八”之法大不相同。
“贞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不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候,不有晋国以辅王官,安能建侯……
屯卦坎性下降,震性上升,上卦降下卦升向心交合,阖户之象也,阴阳不得配,《系辞》曰:“近而不相得凶,”《系辞》曰,爻者言乎变者,也即变卦变为离心之式,故曰爻无为也。此筮史用“八”之占,与司空季之用卦辞之说不同,筮史用“八”之占法,是用卦象会意结合具体问题作出判断,需要“通辨”内功夫,可以自撰占辞,不用生搬硬套《周易》卦爻系,如果只用《周易》卦爻辞解占,恐怕只属初学者照本宣科的水平,尚缺乏通便能力。古今筮史专业必然精通象数,不用抱本而行,当然筮辞源于象数,而《周易》卦爻辞为占示例范本。
“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古筮史之断辞灵活多变,往往《易经》找不着他的用辞,但是,他的用辞原理核心仍是可以探索的。
四、《左》、《国》用“八”示例完备
《左》、《国》“之八”、“皆八”二例已足,三例则可谓全备,或谓:“只有三事,无以会其同”的确,谨此三例并无重复,也难旁通,只因未识原意,识入歧途。
实则“之八”考,言本卦分为上下两个八卦也。言“皆八”者,言本卦与变卦都各分为上下两个卦也。
然“之八”之中,又一分为二,即有变爻之卦者亦有无变爻之卦者,皆以所筮贞卦为“之八”,有变爻之卦,已具贞卦之中,然后补述读出即可。
谨此三种情况,示例无缺,颇甚完备也。
或问:既然《左》、《国》中用“八”之说既是将六爻卦分为两截,作两个三爻卦用,这个方法似乎自来是普通皆以两个八卦相重看的,彖辞就是这样用的,也似乎处处皆然,何以自古及今谨见此三例之记载,而不多见呢?
答曰:“这个用八之说,与一般重卦之说不同,它是以六十四卦之一这一整体,而不是相重八卦而成,八卦是从整体分开得来的,所以先筮成的一个六爻卦为整体的,再一分为二得出八卦,所以《系辞》曰”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是先说六爻卦,再说三爻卦的,就是“太极生两仪”,虽是同样八卦,用法各有不同。《左》、《国》筮史只用“八”,已见其“阖辟往来”四象之痕迹,到汉代,“八卦而小成之法趋完善。焦氏《易林》滔滔易辞,即从用“八”中来,而京房纳甲爻辰纯以五行定吉凶,与“八卦定吉凶”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