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持下微课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微课学习作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一种过程,受到微课平台、微课资源、学习者学习行为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可用性与泛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围绕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对微信支持下微课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稳定的微课学习平台、智能的版面定制选择、专业的微课建设团队、精心的微课内容设计、自动的学习记录功能、丰富的辅助学习资源是微课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旨在为设计、开发出符合学习者心理取向和认知特点的基于微信的微课提供支撑。

  关键词:微信;微课;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5-0077-04
  微课最早的雏形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1],它能够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理解多个化学知识点,掌握相关片段知识。2010年广东佛山举办关于微课制作的比赛,“微课”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微课作为一种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媒体学习资源,它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适用性高、应用面广”等特征,适合在移动设备下学习。T.P.Kee[2]、胡铁生[3]、焦建利[4]、李玉平[5]、林秀瑜[6]等对微课开展了不同方向的研究。
  微信,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运用已覆盖银行、保险、航空、医疗、运营商、政府部门等各行业,运营较为成熟;另一方面作为一款即时通讯服务的社会性软件,能为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供环境支持,但是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案例较少。
  当前,基于微信的微课建设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微课建设与应用存在知识资源零碎、 割裂、不成体系、可用性差等问题,微课学习影响因素复杂。鉴于此,本文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微信支持下的微课学习影响因素,旨在为设计、开发出符合学习者心理取向和认知特点的基于微信的微课提供支撑。
  一、理论基础
  1.可用性理论
  上世纪70年代末,可用性(Usability)概念首次被学者提出。Nielsen(1994)认为可用性具有多种属性,包含“可学习性”、“效率”、“可记忆性”、“错误率”和“满意度”等;国际标准组织ISO把可用性定义为“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可见,可用性涉及到易学性、有效性、易用性、用户满意度等多个方面。
  微信支持下的微课可用性,是指在微信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通过微课学习达到学习目标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学习者主观满意度。关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顾小清提出除了考虑内容、媒体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对其可用性进行设计,并提出可用性设计的七个维度[7];刘清堂探讨了移动学习资源交互设计实现的方法[8];李青等提出针对不同移动设备的特点进行设计的多项原则[9]等。
  2.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Learning)[10],是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的一种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利用任何终端设备获取所需的任何学习资源的学习方式,具有易获取性、永久性、交互性、即时性、真实性、适应性以及协作性等特点。杨孝堂[11]对泛在学习的多维理解表现在:一是泛在计算环境下的泛在学习,即网络技术将计算机、传感器、手机等融为一体,所有物品连到网上,构成无处不在的泛在网;二是“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即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三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泛在学习,即教育者要设计适合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在泛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微课建设需要基于计算机(电脑版)、手机(移动版)的微信平台――平台支持;微课内容需要教育者构思设计――应用支持;微课学习需要根据学习者认知特性及学习行为,不受限于时间、空间、场地、资源自主学习――学习支持。
  由此可见,可用性与泛在学习理论都对学习者微课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用性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微课建设的科学性及可用程度;泛在学习从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分析微课的可学习效果。本研究将结合可用性,从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来分析微信支持下学习者微课学习影响因素。
  二、研究设计
  1.被试
  被试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影视后期特效合成》、《网页设计与制作》微课的学生,采用以随机抽样为基础的研究方法[12],发出微课的调查问卷共300份,参与调查的有效问卷237份,有效问卷216份,男生问卷156份,女生问卷60份,问卷整体有效率达91.1%。
  2.工具
  (1)平台支持问卷:包括10道�}目,分为两个子问卷,其中1道主观题不计分,只作为结论分析考虑要素。平台稳定性测平台性能的稳定情况,即对自己打开微课平台,及资源访问速度等情况的测试;平台易用性测平台使用的各种情况,包括平台的风格、平台的功能等。
  调查问卷采用5点量表方式,分数为5~1分,选项内容回答分别是“很喜欢”、“一般喜欢”、“无所谓”、“一般讨厌”、“完全讨厌”。
  (2)应用支持问卷:包括12道题目,分别测微课视频质量、微课资源内容、微课资源数量3种支持方式。微课资源质量主要是指微视频的视频质量是否清晰,音频质量是否正常,微课资源内容设计指的是微课资源的教学设计与内容组织,微课资源数量则是微课程提供的资源数量是否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
  调查问卷采用5点量表方式,分数为5~1分,选项内容回答分别是“完全满足我的要求”、“大部分满足我的要求”、“基本满足我的要求”、“大部分不满足我的要求”、“完全不满足我的要求”5个选项。
  (3)学习支持问卷:包括20道题目,分别测“微课构建方式”、“微课碎片化学习”、“微课过程监控”、“解决问题”、“交互方式”5种方式。   调查问卷采用5点量表方式,分数为5~1分,项内容回答分别是包括“完全认同、“大部分认同”、“无所谓”、“大部分不认同”、“完全不认同”。
  此次研究的3份问卷均经过论证修订。第一步,起草问卷:项目团队成员根据相关文献及实际情况起草制定问卷内容;第二步,论证分析:组织教学、教育技术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研讨分析,并敲定问卷题目;第三步,信度检验:对问卷进行可靠性信度检验,平台支持问卷、应用支持问卷、学习支持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α值分别是0.76、0.81和0.80,介于0.70-0.98之间,符合要求。
  三、数据分析
  1.学习者在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的对应方式的表现
  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调查问卷的结果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一般线性模型)方法进行分析,各自子问卷的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微信支持下微课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1可知:①在平台支持方面,微课平台稳定性的得分最高,其次是微课平台功能,再次是微课平台风格,微课访问速度相对来说分数较低。基于当前信息化条件,学校、家庭、户外等大部分均有Wifi,移动数据又有4G网络,网络速度较快,学习者对访问速度的要求不是太高,却对平台的稳定性有很高的期望;②在应用支持方面,微课视频质量的得分是最高的,第二是微课视频内容设计,第三是微课资源数量。这三个方面的分数均比较相近,而且得分较高,这表示微课视频质量、微课视频内容设计、微课资源数量都是学习者关注的重点要素;③在学习支持方面,微课解决问题与其他相比平均分最高,然后排序依次是微课过程监控、微课碎片化学习、微课构建方式,这三者的平均分相差不大,这说明学习者希望通过微课学习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这离不开微课的碎片化设计、过程监控及微课的构建方式,因为是基于微信平台,已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所以微课交互方式相对来说分数最低。
  2.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对应方式的相互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对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的对应方式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平台支持和学习支持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微课平台稳定性与微课构建方式、碎片化设计、过程监控、解决问题、交互方式均无显著相关,这说明学习者学习过程支持内容对微课平台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微课访问速度与微课碎片化设计之间呈正相关,这说明碎片化的,甚至颗粒化的微课资源,能够极大地提高微课资源访问的速度;微课平台风格、微课平台功能与学习支持的内容均呈正相关,这说明微课的构建方式、碎片化设计、过程监控、解决问题、交互方式对微信平台风格的设计及其功能的定位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反过来,合适的微课平台风格、强大的微课平台功能对学习者基于微信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
  平台支持和应用支持的关系:从表2可知,微课平台稳定性与微课视频质量、微课视频内容、微课资源数量无显著相关,这说明平台的稳定性不取决于微课的视频质量、内容及其数量,通常与服务器的维护管理有较大的关系;微课访问速度与微课视频质量之间呈负相关,这说明宽带一定的情况下,视频质量越高,访问速度会越慢,但在当前4G移动网络下,影响较小;微课平台风格与微课资源数量之间呈正相关,资源数量越多,对于微课平台整体界面风格设计会更为丰富;微课平台功能与微课视频质量、微课资源数量呈正关系,微课平台可根据微课视频质量(流畅、高清、超清)设定清晰度选择功能,可根据微�n资源数量访问记录,设定推送资源功能等。
  应用支持和学习支持的关系:从表2可知,微课视频质量与微课解决问题呈现正相关,这说明微课视频质量,是微课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是学习支持过程的关键;微课视频内容与微课构建方式、碎片化设计、过程监控、解决问题均呈现正相关,这说明教师根据微课整体思路组织构建微课视频内容,并进行碎片化设计,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过程监控,从而达到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结论
  微信支持下的微课学习,从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综合分析,认识到平台支持是应用支持与学习支持的基础,应用支持是平台支持与学习支持的保障,学习支持是平台支持与学习支持的核心,三者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总结得出微信支持下重点学习影响因素:
  1.平台支持因素:稳定的在线学习平台、智能的版面定制选择
  稳定的在线微课学习平台好比舒适的学习环境,一方面能够吸引、留住学习者,另一方面能够带给学习者愉悦的学习心情。不同知识背景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审美眼光,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习者掌握着不同的学习技能,智能的平台风格选择,让学习者更加赏心悦目,智能的平台功能定制,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应用支持因素:专业的微课建设团队、精心的微课内容设计
  从微课视频建设的角度,需要组建由专业教师+教育技术教师+计算机技术教师组成的微课建设团队,拍摄与制作符合国家视频资源标准的微课视频;从微课视频内容的角度,需要课程负责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精心设计具有基础性、延伸性及拓展性的微课视频。
  3.学习支持因素:自动的学习记录功能、丰富的辅助学习资源
  自动的学习记录功能是学习支持的关键因素。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者学习认知特性及学习行为,微课视频自动学习记录能够帮助学习者记录学习的位置,保证学习连续性和延续性,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丰富的辅助学习资源能够拓宽学习者知识面,为学习者进一步探究学习提供机会,最终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技术内化。
  总的来说,本文为设计开发出符合学习者心理取向和认知特点的微信支持下的微课,在可用性与泛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平台支持、应用支持、学习支持三个维度对微信支持下微课学习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到重要的学习影响因。下一步,将针对学习影响因素,研究微信支持下的微课可用性质量模型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微课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5(4).
  [2]Kee,T.P.The one minute lecture[J].Education in Chemistry,1995(32):100-101.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5]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6]林秀瑜.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8-22.
  [7]顾小清,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2):52-57.
  [8]刘清堂,向丹丹.面向3G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交互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72-75.
  [9]李青,侯忠霞.多屏幕泛在学习资源的应用模式和设计原则[J].远程教育杂志,2013(2):29-34.
  [10]杨现民,余胜泉.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研究,2013(3):98-105.
  [11]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6):69-73.
  [12]赵宏.成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4(5):27-31.
  (编辑:王晓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3251/996440649894.html

更多阅读

《西方经济学》系列微课:需求价格弹性

“请点击标题看完整内容!”内容简介:本节课知识点来自《第三章:弹性理论》:需求价格弹性。学习目标:1.理解弹性的含义;2.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4.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其他相关弹性公式(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五一节期间,收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这一期杂志集中讨论了国内微课程(微课)的发展,应杂志社编辑之约,我为这一期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我们团队近期在一些省市开展教师微课程培训的情况,谈到了有关微课程的发展和

文化消费的十大特征 微课 微课-十大特征,微课-文化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堂一直专注于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课外辅导课程服务,秉持“重

声明:《微信支持下微课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为网友习之孤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