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创业故事
欧阳启斌:
执著写就自强人生
■记者 李平
1977年,从部队退伍后的欧阳启斌回到老家房县,在原房县秦口公社当了7年的管理员,随后又调到门古寺镇担任乡镇企业管理干部。
1984年,镇里筹划办一家酱醋厂。他四处奔波,聘请师傅,引进技术,用了2个月就准备停当,只差原料了。他打探得知河南某地正好有他们需要的原料时,立即带领一名技术员奔赴河南。当晚,他们冒着瓢泼大雨,拉着一车原料连夜往回赶。没想到车在半路发生侧翻事故,坐在车厢后面的欧阳启斌摔下车,一桶原料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欧阳启斌醒来时,医生告诉他,他的腰椎已经严重骨折,高位截瘫。
欧阳启斌在医院一躺就是两年半,身体却没有好转,连翻身都要妻子帮忙。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忙前忙后,自己一点忙都帮不上,欧阳启斌想到了死。
细心的妻子发现他有这个念头后,忍不住抱着他痛哭:“你要是走了,我怎么办?家怎么办?”欧阳启斌听后,明白自己的想法是自私的。于是,他打消自杀的念头,决心走出人生低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
1988年,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加上妻子从亲戚家借来的1000元钱,欧阳启斌的百货副食店开张了。平日里,妻子出去调货,欧阳启斌在家看店。一年多过去了,在夫妻俩的勤劳经营下,小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这大大鼓舞了欧阳启斌。
1989年底,欧阳启斌和妻子商量,决定扩大经营规模。可是家里拿不出那么多本钱,欧阳启斌便去银行贷款。因为他是残疾人,银行起初并不信任他。欧阳启斌不甘心,又托亲戚去说情。半个月里来来回回跑了47趟,还是没办成贷款。为了一家老小生计,欧阳启斌没有放弃。一天,天正下着大雪,欧阳启斌又赶到了银行。一位工作人员让他在外面等一下,他就冒着大雪,顶着寒风,在三轮车上等了一下午。等到工作人员让他进门办理公证担保的时候,他已经冻得快失去知觉了。
县民政局知道此事后,借给他3000元钱作周转金。拿着民政局借给的3000元和贷来的900元,欧阳启斌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满怀信心,租了一间门面,办起了红塔福利事业食品厂,生产饼干、月饼、姜糖、冬瓜糖、干果条等食品。
食品厂开办几年后,欧阳启斌不仅还清了外债,工厂经营也逐渐走上了正轨。1993年,欧阳启斌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古房陵积淀着深厚的酒文化,民间的酿酒技术应该得到继承发扬。此时,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把房县的本地酒做好,一定有利润。这个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他立即向银行贷款1.8万元,自己筹款2.4万元,租了村里的5间空房,办起了苞谷酒厂。
眼看着苞谷酒厂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欧阳启斌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次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把欧阳启斌存酒的地窖全淹了。想到自己和妻子起早贪黑地打理工厂,一年多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欧阳启斌发疯般捶打着自己没有知觉的双腿,责恨老天不长眼。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第二天,冷静下来的欧阳启斌四处筹钱,将地窖加高了一层。
由于诚信经营,与人为善,欧阳启斌酒厂里的产品渐渐开始供不应求。4年后,欧阳启斌又投资7万元扩大生产规模,注册了“启康”牌商标,成立了房县启康酿酒厂。
市场经济条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深知这一点的欧阳启斌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想到了在包装上做文章。2001年,房县残联帮他贷款7万元,将酒厂厂房由200平方米扩大到1600平方米。他又高薪聘请一名酿酒工程师,购置了先进的酿酒生产设备,开始生产罐装、盒装、散装黄酒。
欧阳启斌成功创业的故事渐渐在房县传开。2001年,欧阳启斌收到一封来自房县白鹤乡(原白窝乡)的信,写信的人叫姜明泉,是一名高位截瘫的青年。信中姜明泉表达了自己对欧阳启斌的敬佩之情和自己生活的无助。看罢信,那句“11年只出过5趟门,不想再连累家人”的话,让欧阳启斌久久放不下。
为了帮助姜明泉从绝望中走出来,欧阳启斌委托厂里一名员工专程到白鹤乡去看望他,并带去《中国残疾人报》、《十堰晚报》,让他了解外面的世界。在欧阳启斌和县人大、县残联的联合帮助下,姜明泉终于走出大山,在房县县城开了一家小百货店。
对于欧阳启斌,姜明泉有着说不尽的感激:“欧阳大哥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帮助。最重要的是,他面对生活的勇气感染了我。”
姜明泉不是惟一一个被欧阳启斌帮助过的人。早在姜明泉之前,欧阳启斌就曾出资3000元帮一位截肢残疾人创业、盖房子。在姜明泉之后,欧阳启斌又以不同方式先后帮助过12名残疾人、3名贫困学生。此外,他还向县残联、付畈大桥、张家湾大桥捐款捐物共计万余元。
2004年,为了更广泛地开辟市场,欧阳启斌注册了“野人泉皇酒”商标,将厂名改为“野人泉酒厂”,50名职工全部是残疾人。如今,欧阳启斌的酒厂占地5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800万元,计划产值是300万元/年,目前产量是150吨/年,产品远销北京、武汉、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好评。他本人也被授予省“自强模范”及房县“特色产业状元”称号。
杨光强: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文/记者李平 图/记者潘世新
杨光强出生在郧县一个农民家庭。七岁那年,他的右腿突患重疾,由于家庭贫困,无钱及时治疗,导致右腿残疾。但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34岁的他身兼三职:市残疾人爱心职业学校校长,市残疾人协会主席,茅箭区残联理事长。
上小学时,每当同学们快乐地做操、爬高、跳远时,杨光强只能站在一旁观看。已经懂事的杨光强,从父母的眼神里看出了他们对自己今后生活的担忧。此时,杨光强在心里问自己:“我该怎么办?”大大的问号写在他的心底,没有答案。早熟的杨光强暗暗鼓励自己:“我是个男子汉,不能靠别人来养活,更不能成为父母的累赘。”从那时起,杨光强决定拿出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好很多事情。
在学校,杨光强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家里,他总是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渐渐地,他养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挑战自我的乐观精神。
中学毕业后,杨光强决定从修车、卖冰棍做起,慢慢开始创业。他每天省吃俭用,口渴了,就在街边喝点自来水,不舍得吃一根冰棍;肚子饿了,就吃一些自带的干粮,不舍得花钱去饭店吃一碗面条。但是,节俭的他对别的残疾人却特别大方,每当看到沿街乞讨的残疾人,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并暗下决心要创办一个残疾人企业,为残疾人提供一个自食其力的工作场所。
机会终于来了。1994年,杨光强抓住市场机遇,改做汽车、钢材生意。从此,他的资本慢慢积累了起来。1996年,杨光强的资金积攒到了10万元,这是他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此时的他终于能如愿以偿了。在市残联的鼓励和支持下,他拿出自己的全部资产和东拼西借凑来的资金,开办了一个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企业——十堰市宏豪工贸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配件、汽车电子产品。正如他最初坐在街头构想的那样,他的公司专门招收残疾人。
做了老板的杨光强,经常和残疾职工一起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鼓励他们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战胜逆境。与此同时,杨光强还免费教他们生产技术,让他们能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在抓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杨光强全力做好全市肢残人协会的工作。2005年,市肢残人协会刚成立时没有工作经费,他动员协会成员每人捐出1000元当作启动资金。协会每次开展活动,他总是用自己的车带上公司的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协会工作中。
房县门古寺镇肢残人卢彩霞的家庭十分困难,没想到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外打工的丈夫又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杨光强得知情况后,通过协会向全市残疾人发出了《挽救生命,挽救家庭》的倡议,发动全社会向卢彩霞伸出援助之手。他一边募集资金,一边为卢彩霞的丈夫联系治疗医院。期间,协会通过各种途径共为卢彩霞捐款1万多元,并得到了市人民医院的救助,该院不仅免除了卢彩霞丈夫的大部分医药费,还发动全院职工为卢彩霞捐款5000余元。经及时治疗,卢彩霞丈夫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
杨光强通过协会这个平台,联系各家企业为残疾人安排工作。目前,该协会已安排就业30人,组织维权活动5次,化解肢残人与城管执法纠纷3起,帮助符合条件的肢残人员办理低保手续20户。
目前,在杨光强的带领下,十堰宏豪工贸有限公司和市肢残人协会一起,为我市的助残扶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2004年,该公司被市残联授予“十堰市残疾人自强创业示范基地”称号。2005年,该公司又被省残联授予“湖北省残疾人自强创业示范基地”称号。同年,市残联授予杨光强“残疾人先进工作者”称号,其领导下的市肢残人协会,被评为2005年全国先进协会。
随着获得荣誉的增多,杨光强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了。他意识到,尽管现在自己解决了几十名残疾人的生活问题,但还有更多的残疾人需要帮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决定办一所残疾人学校,让残疾人学到一技之长。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后,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2007年,在市政府、市教育局和市残联的关心帮助下,杨光强自筹资金成立了我市第一家残疾人中专职业学校。该学校以“办公益性事业,服务残疾人”为宗旨,专门招收聋哑、轻度智障、肢残等类型的残疾人。为了维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杨光强用自家住房办理了抵押贷款,向亲朋好友筹资借款。3年来,他投资近百万元,用来开办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
2007年至今,杨光强创办的学校连续开展了残疾人计算机、家电维修、种植养殖、缝纫裁剪等多期免费培训班,培训学员达500余人次。此外,学校还积极主动做好推荐学员就业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如今,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杨光强感觉最愧对的就是家人,但他无怨无悔。因为在他看来,正是怀揣着对残疾人工作的满腔热忱,他的人生才会如此灿烂。
王利民:巧手拉出华丽乐章
幼年时,王利民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终身残疾。走路时,稍不小心就会摔跤,经常摔得鼻青脸肿。
每当同龄孩子背着漂亮的书包、成群结伴地上学时,王利民只能用羡慕的眼神远远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渴望读书的他,求父母送他去上学,爱子心切的父母害怕儿子摔伤,但又不忍心让儿子失望,只好让他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学写毛笔字。就这样,幼时的王利民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10岁的时候,王利民渐渐懂事,想上学的意识也越发强烈。于是,他瞒着父母,悄悄跟着同龄的孩子去了学校,向老师说明情况,希望学校能接收他。老师看他年龄大,就让他直接插班读三年级。
开学后的前几个星期,没有学习基础的王利民几乎什么都听不懂。看着别的孩子齐声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强的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他们。从那以后,他每天一边自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一边预习新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星期之后,他的各科成绩均在班上名列前茅。由于学习认真,书写工整,他的各科作业本经常被拿到全校各班去展览。虽然行动不便,但从小学到高中,他每次都比其他同学提前一个小时到教室,即使刮风下雨,也从来没有迟到过。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他的刻苦,换来的是学习成绩从来没有跌出过全班前二名,每学期的“三好学生”名单里,他总是榜上有名。
尽管如此,求知若渴的王利民没有丝毫骄傲的情绪,他又利用课余时间跟老师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弹奏电子琴,并参加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
高中毕业后,因为腿有残疾,他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想参加工作,又不符合招工体检条件。无奈之下,他只好去打工。但是,很多单位以貌取人,不愿意录用他。王利民没有气馁,硬是凭借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县图书馆找到一份工作。为了方便读者借阅,每次整理、修补好图书后,他总会在封面上用毛笔字写上书名。由于工作认真细致,加上读者的好评,王利民在图书馆一干就是好几年。
表面上看,日子过得很平稳,但王利民心里清楚,他的爱好最终还是音乐,昔日学校文艺宣传队演奏的旋律仍在梦里萦绕。此时,王利民已在社会上打拼了多年,他深知想用乐器在社会上求生立足,仅靠在学校宣传队获得的那点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不辞辛苦,跑到离县城100多公里的重庆市万州区(原四川省万县)拜师求艺,回家后就刻苦练习。别人晚上打扑克牌的时候,他关着门练习二胡;别人晚上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仍在练习拉琴。如此,日复一日。王利民用他那双磨出了厚厚老茧的手,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二等奖证书。
转眼间,王利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妻子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比他家还困难。结婚后孩子降生了,王利民渐渐发现,要维持一个家庭是多么不易。为了妻子和儿子更好地生活,他离开温暖的家,身背一把二胡,随着打工大军,背井离乡,汇入打工者的洪流中。
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王利民外出打工期间,吃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头。有的老板见他腿有残疾,会婉言谢绝他。但是,有些老板不但不录用他,还会很刻薄地对他说:“你怎么要饭到我这里来哟,去别的地方要吧,看你那样子不要把我的客人吓跑了哟。”听到此类羞辱的言语,王利民并没有冲动,他把心里的怒火和悲愤化作一股力量,发誓自己一定要当老板,为残疾人争气。
有了目标后,王利民更加刻苦学习了。他先后辗转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培训班学习,找老师请教,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学有所成后,王利民回到十堰,创办了二胡培训班,迈进了他“老板梦想”的门槛。如今,王利民创办二胡培训班已经有14年了。这十多年,培训班培养了很多艺术特长生,其中,有的如愿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上了部队文艺兵,有的在全国民乐大赛中获得了金奖、银奖等,并且成功主办了两场师生音乐会。
在教授二胡的同时,王利民还自学电脑,并到中央音乐学院短训班学习。后来,他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十堰市利民音乐工作室,专门从事音乐制作、录音剪辑、光盘制作等。他的多首原创歌曲发表在《世纪歌典》上。在他的熏陶下,大儿子对音乐兴趣浓厚,现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生。今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3套的《神州大舞台》,他们一家4口登台展示家庭才艺,获得了周赛冠军、月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是目前十堰市惟一登上《神州大舞台》的家庭。(信息来自秦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