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倒计时只有几天时间了,对于多数考生来说,高考的时候能考出好成绩是很重要的,对于以后去哪所大学并没有明显的目标。其实这样是不对的。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对于以后的道路是很有帮助的。
在院校选择的问题上面,家长和考生持有不同的意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选择外地高校
考生选择外地高校的理由:到外地上大学可以换一个环境,能让自己得到锻炼,也有助于开阔眼界,“想走出去看看,离家越远越好”,“十几年被禁锢得太久,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想要出去见见世面”......都是考生选择外地高校的原因。
家长选择外地高校的理由: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同样分数外地可上高一层次院校。
选择本地高校
考生选择本地高校的理由:一是觉得所在省招生计划数大于外省,填报招生计划数多的学校,录取希望相对较大;二是担心到外地上学不适应,追求安逸的生活。

家长选择本地高校的理由:现在“90后”的孩子都生活在“421”家庭中,各种依赖尤为突显,怕孩子受罪,不愿意孩子读书离家太远,干脆选择就近上大学。
选择本地高校和外地高校各有优势。但总的来讲,选择外地高校对于考生的成长更有利。年轻人要把视野放开阔些,多到外地看一看,不要只局限在本地。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有助于生活独立,也对接受多种教育特色更有好处。同样的大学四年,在外地读书能让学生得到更多历练。
相比省内院校竞争激烈程度,同样的分数填报偏远地区院校基本比省内院校实力高出一截,甚至高一个层次。出省读书也是人生一大财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以后外省就业再没有在外省居住这么长时间的机会了!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高层次高校,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得不偿失,“距离换分数”是目前最好的、最有效的志愿填报技巧。
小编寄语: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无论考生和家长怎么选择,都应该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家长也不应该违背孩子自己的意愿,毕竟以后的路,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