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言必称之的热词。
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外比国内早。从21世纪开始,就有一些国际组织、经济体和一些国家地区,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维度,对核心素养作出阐述。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五大支柱说”,认为教育培养的人要做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
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关键能力说”,认为核心素养的标志是:具有利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自立、自主行动的能力。
2005年,欧盟则提出“八大素养说”,认为核心素养包括:母语素养,外语沟通,数学与科技,数位能力,学会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创业家精神,文化表达。其核心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题为《走向终身学习——每个儿童应该学什么》的报告,提出教育要使人的情感、智力、身体、心理诸方面的潜能和素质都得到发展的总目标。在此目标下,基础教育要从以下维度提升核心素养:身体心理,情感情智,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谓之“七个维度说”。这样的阐述,比该组织2003年的说法更加具体,清晰了。
美国,则从“三个领域”“十一项要求”阐释核心素养。三个领域指:学习与创新,信息媒体与技术,生活与职业。在十一项要求里面,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适应性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占有突出位置。
目前,国际上用“七大素养”诠释核心素养,得到普遍的认同。这七大素养是: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
在我国,官方和民间对核心素养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林崇德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即“三个方面”(第一层次),“六项指标”(第二层次),“十八个要点”(第三层次)。
其中,人文底蕴、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指标及一些要点,富有中国特色。但是,这样系统地阐述核心素养,有些过于全面、精致了。核心素养应当有别于全面素养。核心素养要有核心。这样,更利于理解和落实。
那什么是核心素养?一种说法是借助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另一种说法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需的素养。有了这些素养,就能为自身发展与自我完善,为服务社会与人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前面概述的关于国内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共同点既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又体现相对稳定性。不同点是有的走“全面路线”,有的走“简约路线”。我比较赞同简约路线。我认为核心素养有三个关键词:适应、必备品格、关键能力。适应,指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必备品格,指人的理想、信念、精神、道德。关键能力,指基础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定位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核心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格,关键的能力。
健康的身心,指身体要健康,心理要健康。我谓之为“育体”。没有身体、心理的健康,一切归零。这是一个人学习、工作、发展的本钱。而充沛的体力、健康的心态和恒久的毅力,是培养的重点。
良好的品格,主要指爱家爱国,有理想,有担当,有道德。我谓之为“育德”。这是做人的灵魂。要引导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培养的重点是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关键的能力,主要指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我谓之为“育智”。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领。而信息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要着力培养的。
上述三个方面,分别是活着的本钱,做人的灵魂,做事的本领,不可谓不核心。打个比方:一个人开车远行,一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即方向;二要有体力、毅力,即把车开到目的地的内在动力;三要有好的驾驶技术,即技能。核心素养的上述三个方面,良好的品格是方向指引,健康的身心是动力之源,关键的能力是熟练的技术,三者缺一不可。开车如此,走上社会胜任工作、成功创业也是如此。
具体到语文学科,具体到小学语文,应该培养怎样的语文学科素养呢?
“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下位的概念。它是受核心素养引领,且为达成核心素养服务的。
我认为,小学语文学科素养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人格雏形的培养。小学阶段,不可能完成确立价值观、人生观的任务,但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其中,爱祖国,爱人民,有社会责任感,有国际视野,有友善、诚信等品德,是人格雏形培养的重点。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为小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做人的底子。
二是夯实听、说、读、写、书(指书写)的基础。做到“六个一”: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能写一手好字;能读懂一篇文章(包括一本书);能写一篇内容具体、文从字顺的文章;有一副好口才;养成一种好习惯——天天读书。如果每个小学生都能做到这“六个一”,就为他们打好了学习语文的底子。
三是提升阅读素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还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因为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习学校课程、终身学习、精神成长、创业成功都仰仗阅读。有了较高的阅读素养,就为小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四是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要能质疑,爱探究,会发现,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重点是唤醒内生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是增加文化积淀,培养爱美的情趣。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传承、积淀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审美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功能之一,分内之责。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了,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品位、气质。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如果能从上述五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一定会出现新气象,小学语文教学一定会打开新生面,语文教育一定会达到一个新境界。
(作者为原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