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短论文是投给第十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的,反映了2年来微课程实践的研究成果。希望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有所裨益。
微课程教学法: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TheTeaching-Method about Micro-Course: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OnFlipped the Classroom
【摘要】文章从研究微课程的概念与结构出发,提出了“微课程教学法”的概念,从分析心理学意义的“一对一效应”入手,构建起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含微视频)、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创新体系,为破解翻转课堂难题,探索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型的道路,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展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借鉴。
【關鍵字】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teaching methods of usingflipped the classroom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researched theconcepts and structure of micro-course. W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micro-course teaching method. It has three aspects: 1) independentstudy tasks; 2)supporting resources containing micro-video and 3)innovated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psychological stand point, thiseffect may very likely the result of one on one teaching. The mostdistinctive feature is the integration of guiding and learning. The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provide problem-solving methodsfor teachers to explore ways of transforming teacher’s role from an“actor” to a “director”. Finally, w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cultivat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words: micro-course, teaching-method, flipped the classroom,Teaching mode
微课程教学法是“云计算”背景下中小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产物。是有关微课程的属性、概念、研究对象、教学理念、教学模块、教学方式、开发方法、评价与测量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微课程的属性、研究对象、概念和结构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的概念应当从翻转课堂实验中呈现出来的微课程属性中和合适的研究对象中提炼出来。
(一)微课程的属性和研究对象
翻转课堂实验发现,微课程具有课程属性、时代属性、技术属性和资源属性等四个基本属性[1]。微课程的研究对象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好。因为单位课时教学活动是构成课程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有着明显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便于考察学习绩效。
(二)微课程的概念和结构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其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紧密相关。
微课程的结构由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含“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组成。
图一:微课程基本结构[2]
在三大模块中,“任务单”和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教师设计“任务单”,实际上是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教师制作“微课”,实际上是制作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学件。因此,两大模块在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标志着“演员型教师”开始向“导演型教师”转型。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自主学习之后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必然选择。翻转课堂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方式能否创新。
二、微课程教学法的理念
微课程教学法的理念来自萨尔曼·汗的“用视频再造教育”[3]、人性化学习[4]理论,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信息化教学前移”[5]。
(一)“用视频再造教育”理念
萨尔曼?汗创造了网络视频学习新形式,他制作的视频没有讲课人出现,但是牢牢抓住视觉感应与思维关联的特性,以点、线的移动配合声音引导思维,并且渗透趣味性、学科方法和哲学思考。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即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随意地暂停、倒退、重复和快进。
(二)人性化学习理念
萨尔曼?汗发现:“通常学习中有‘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It′s usually becausethey have these Swiss cheese gaps that kept building throughouttheirfoundation)[6]。问题是,不同的学生通过“间隙”(完成知识内化)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但是传统教学只管要学生快速向前,而不管他们面临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会导致困惑并不断叠加,形成“学困生”。
人性化学习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让学生在家中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定学习进度,根据需要暂停、倒退、重复和快进。如果忘记了较长时间之前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获得重温[7]。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绩效。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做课堂作业的时候,教师通过巡视或学习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学有困惑的学生,并立即介入,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从而解决“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对象讲课[8]所造成的问题,
“用视频再造教育”和人性化学习原理的发现,是萨尔曼?汗“翻转课堂”对当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它突破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束缚,突显提升学习绩效的价值,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遍全球,被比尔?盖茨称之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9]。
(三)“信息化教学前移”理念及其心理学效应理论
“信息化教学前移”指把原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前移到学生在家里,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教学方式,相当于把教师请回了家。这种“前移”只要不到10分钟的微视频就能完成,是因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一对一效应”[10]。
研究表明,通常教师为缺课学生补课,45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只需要10到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原因在于:一对一的补课中,学生态度特别诚恳,受环境干扰最少,注意力特别集中,所以,教学效率特别高。这就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一对一效应”。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实验具有“人机一对一”特征,当“人机一对一”学习材料具有足够的重要性、趣味性或其它吸引学生关注因素的时候,就能产生面对面的“一对一效应”。
由于“人机一对一”采用5-10分钟的微视频,微视频录制完毕就可以观看检查,相当于为教师准备了一个移动微格教室,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修改微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讲课失误造成的误导,以及口头禅、不小心造成的停顿等不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一并解决,最终成品非常精炼,既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又足以容纳平时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的实验表明,只要学习资源(包括“任务单”与微视频)设计得好,学生在从事“人机一对一”学习时,注意力和思维力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无论一个或者数个知识点,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微课程教学法定义及其划分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两个阶段的意义
(一)微课程教学法定义
微课程教学法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11]。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基本模式,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二)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两个阶段的划分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可以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12]。由此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关于翻转课堂的框架。如图二所示:
图二: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两个阶段
(三)两个阶段划分的意义
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按照“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视频的帮助,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保证学习目标清晰、又有个性化学习所需的时间掌握学习内容,过好“瑞士奶酪”式的“间隙”。
进入课内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内容,大致站在相同基础上。这个时候,“先学后教”已经没有意义,需要的是“导”,即引导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此时,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成为微课程教学法研究的重点。
四、三大模块、导学一体: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程教学法的任务是: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教学模式(见图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教师智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图三: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翻转课堂模型[13]
(一)“任务单”模块中的“导学一体”
“任务单”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问题与建议”等三个部分。
“任务单”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教学目标,明了学习途径与方法,并借助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源(含“微课”)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在“任务单”模块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开始“转型”,成为隐在后台的自主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体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二)“配套学习资源”模块中的“导学一体”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教师需要提供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
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或者阅读、分析其它由教师提供的配套学习资源来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
在“配套学习资源”模块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隐在后台的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体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模块中的“导学一体”
由于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和“微课”在家从事自主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相关学习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没有了“教”的必要,而应当以内化和拓展为核心展开,进行教学方式创新。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主要包括检测、作业、协作、展示等四个方面。检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当堂检测自主学习成效,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同时发现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检测基础上的进阶学习,是内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没有作业就没有“翻转”。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来说,作业还应广义地包括实验操作和探究。协作:对于进阶作业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和课程实验项目,借助于协作学习激发智慧、内化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养成平等讨论习惯、熟悉沟通技巧等。展示:展示是高效学习的策略,可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学习绩效,不再是“作秀”的工具。
图四:不同指导方式下学习24小时后学习材料的平均保持率
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这个模块中,师生同处于一个学习空间,内化和拓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仍然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把学习引向深入的帮助者与指导者。
五、“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学生将在“任务单”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将根据“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开发“微课”或提供其他教学资源。因此,“任务单”在微课程教学法中具有“灵魂”的意义。
(二)微课及其类型
“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录制“微课”必须高度重视其逻辑性、合理性、趣味性、科学性、视觉传达的有效性,以及支持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目前,“微课”已发展形成五大门类:课程精讲类、实验探究类、操作示范类、习题讲解类、虚拟面批类。此外,游戏学习类作为一个探索中的大类,正在酝酿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微课”制作形式,取决于对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理解,即采用系统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决定选用何种录制方式。
1.课程精讲类
课程精讲类“微课”是以学科知识讲授或习题讲解为特点的微型教学视频。其特点是把相关知识点用精炼的语言讲授,要求思维逻辑严谨,没有语言上的瑕疵和技术上的不流畅。
2.实验探究类
实验探究类“微课”一般以录像的方式记录教师所作的实验操作,并辅以观察记录表格或实验报告。
3.操作示范类
操作示范类“微课”是用录像为主的记录教师示范、讲解与操作过程的教学视频,一般用于劳技课程,如编结、书法,以及语文学科的查字典方法等。
操作示范类“微课”在制作方式方面与实验探究类“微课”相似,但是,除了录像之外,还可以用动画等形式展示。此外,操作示范类“微课”一般不需要提出探究主题,也不需要学生做实验报告。
4.虚拟面批类
虚拟面批类“微课”是教师将学生练习本、试卷上出现的典型错误搜集起来,制作成为模拟面批讲解的教学视频。录制虚拟面批类“微课”,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方法,给出类似习题供学生思考。
制作“微课”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视音频技术和艺术修养,否则仅有教学视频的形,没有可视化教学的神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的。
六、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及其评价
(一)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最具有突破意义的模块。微课程教学法认为,进入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模块,要抓住的关键词是:内化和拓展。
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四个基本环节或步骤。
(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评价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评价,有必要从评价教师讲授水平转向评价教师策划、组织、引导的能力。有四个问题要注意:是否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作业是否具有进阶意义;协作探究项目是否能使学生在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评价、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获得发展;教师是否善于问题引导等。
初步成效
江苏昆山朝阳小学、培本实小,苏州新区阳山实验初中、新区二中、新草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文萃小学、胜浦实小等学校的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实验,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效果都比较好。
从现场看,课堂教学检测气氛热烈,新授课像是复习课。证明“任务单”引领下的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成效。
昆山培本实小的实验数据很有说服力。该校六年级四个班级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期中考试因没有复习,成绩曾落后于对照班(对照班照例强化复习)。期末考试前所有班级正常复习,实验班成绩全面超过对照班。
图五:昆山培本实小六年级语文期中期末平均分对照表
图六:昆山培本实小六年级语文期中期末优秀率对照表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地理教师陆纪燕在翻转课堂实验之后所做“是否希望推行翻转课堂”的调研表明,大多数学生欢迎翻转课堂教学:
班级人数
希望翻转
不希望翻转
无所谓
44
39
3
2
究其原因:学生能够在翻转课堂中获得学习成就感。
教师普遍为学生能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感到高兴,为自己能够突破原有教学方式、在协作学习中进行问题引导的尝试兴奋不已。这表明教师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从“演员”向“导演”的转型。
结论標題
“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翻转课堂实验表明:微课程教学法对于破解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的难题,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探索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型的道路,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致謝
微课程教学法实验得到昆山市朝阳小学、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苏州新区阳山实验学校、苏州市新草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昆山市教育技术室、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与信息中心、虎丘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留美学者朱卫国为英文摘要作了修改。谨表谢忱!
REFERENCES
[1][2][11][12][13] Ling Jin , Constructing The Didactics onMicro-Course of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Vol.176, pp.5-10, Dec. 2013 (In Chinese).
[3][6][7][8][9]Salman Khan, The Founder of the Khan Academy:Recycling Education with Video[EB/OL].http://v.163.com/movie/2011/7/C/6/M77ESEJF8_M77ESRDC6.html, (InChinese).
[4]Ling Jin , On the Thinking of the Comparison on the FlippedClassro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In “The Collaborativeinnovation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n the EducationalTechnology”. Fuyin Xu and Muxiong Huang, Eds. Press of Beijing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Jan.2013, pp. 58–63 (InChinese).
[5][10]Ling Jin , Big Data and Information Teaching Reform.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321, pp.8-13, Oct. 2013(I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