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开车上路总会有些紧张,于是就想通过新手开车起步技巧之类的方法来提高自我水平。今天笔者总结了一些个人的新手开车起步技巧与经验,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开车技巧,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开车起步,那么开车怎么起步,看下面为大家介绍的开车起步的基本步骤。
(一)起步前观察,确保安全
这一点在面也提到了一部分。具体的说,我们在起步前,确保各车门已经全部关好的情况下,通过反光镜观察汽车后方及两侧的道路情况,看看后方主车道上是否有机动车、行人或非机动车,如果有,最好等他们先通过后再起步,以免在车辆起步时发生不必要的碰撞。
(二)起步操作顺序(该操作顺序是指车辆在一般道路上起步,坡道起步除外)
1、“踩”离合器(要一踩到底,直到起步前才可松开)
2、“挂”一档(一般小型客车如普桑、北京吉普挂一档起步,中型货车如东风则挂二档,中型车挂二档的原因是其汽车发动机功率比较大,在二档时发动机有足够的扭力提供足够大的牵引力使汽车平稳起步)
3、“打”左转向灯(目的是给主干道上的后车发信号,提醒后车驾驶员注意安全避让)
4、“鸣”号(即多按几次喇叭,目的是引起车辆周围的行人或机动车等注意,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5、“松”手刹(使用手刹的目的是防止车辆在静止停放时因路面有坡度或其他原因而遛动,如果起步前不松开,汽车各车轮仍然受到刹车片的摩擦阻力,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起步,即使车辆能起步,常时间不松开手刹就会加速汽车刹车片的不正常磨损)
6、“稳”油门(这一操作主要是针对小型车,以普桑为例,因为其发动机功率较小,如果不稳住油门,起步就回熄火。那么,稳油门时应该将油门稳多大呢?一般说来,汽车发动机在怠速运转的速度是800转/分钟,如果汽车带发动机转速表,可将油门控制在1000转/分钟的速度上,如没有转速表,则要通过耳朵听发动机的声音,一般情况下,听到发动机声音由怠速变成中速运转的声音即可)
7、“松”离合器(离合器分成三段行程,最上边一段是离合器的自由行程,中间是有效行程,最下面一段是离合器的余量。因此,在车辆起步的过程中运用离合器的技巧是两快一慢一停顿,即在踩下离合器时要快,左脚松离合器时,先用右脚通过油门将汽车发动机控制在1000转/分钟左右的转速,左脚在松离合器最下面的余量阶段可适当快一点,当松到发现汽车车头有轻微抖动时,就已经到了离合器有效行程的起点,在这个时候,汽车已经进入半联动状态,脚在离合器上要停顿2--3秒钟的时间,当车辆顺利平稳起步后,再将离合器慢慢松开)
汽车在起步时应该会出现什么样的运动情况,还有哪些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我们的具体要求是:
1、平稳。起步作为整个汽车实际操作中最基本的一个操作环节,它是将汽车由静止变成运动的一个过程。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物体,一旦运动了起来,就具有了惯性,运动的速度越快,惯性的变化也就越快。同样的道理,人坐在车中会随着汽车的运动而运动,要想让人感觉舒适,就应该减缓惯性的变化,也就是通过起步时让汽车进行相对缓和的匀加速运动,使汽车平稳起步,使乘人没有“挺胸”的感觉。
2、不前冲。什么是前冲呢?它是在汽车起步时,由于油门加的太大,或是加大油门时离合器松的太快而引起的汽车突然由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的加速过程,如果严重时(离合器松的太快并且油门烘的有不够大),还会导致起步熄火。
3、不熄火。汽车起步时熄火的的原因就是油门和离合器没有配合好(简称游离配合),往往是因为起步时油门烘的太小或离合器松的太快,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不跑方向。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起步时手脚配合的问题,就是说起步时当两脚在用力的时候,双手要放松,四肢各有各的分工各出各的力,要将四肢协调起来。
5、确保安全。如果不注意安全,汽车一旦运动起来,不管速度的快慢,不管是对驾驶员本人还是对道路上的其他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操作汽车起步前,应该先对周围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可起步。
起步禁忌:
1)一忌起步不稳。起步是车辆行驶中的第一步操作。在正常的起步中,要求起步平稳、安全--要有正确的驾驶姿势,不低头看机件,目视前方和道路两侧。要求起步时无前冲、抖动、熄火和间歇拱动现象。
2)二忌起步选择档位不合适。汽车选用档位要根据汽车所处的条件、道路和坡度等具体情况。一般在平坦、坚实的道路或场地上,应选用1档或2档起步,如果处于严寒气候、松土地段或上坡路时,必须使用一档起步。
在驾校学车,为了让学员更快的通过道路考试,教练一般会传授给学员一些通过考试的开车技巧,但是这些技巧并不是好的开车习惯,上路之前一定要改掉,下面来看下有哪些?
1、先离合后刹车
新学员的油离配合一般都掌握得不好,容易熄火。为了避免新学员在驾车过程中频频熄火,教练通常会让学员在碰到情况需要刹车时,先把离合踩到底,再踩刹车。哪怕只是在正常减速停车时,也都要左脚先把离合踩下去,右脚才敢往刹车踏板上放。有的人刚从驾校出来,甚至养成了左脚一直不离开离合踏板,一有情况先踩离合的坏习惯。
正解:先踩离合再踩刹车,要比先踩刹车后踩离合所需的制动距离长很多,特别是在车速快而情况紧急的时候,这个细微的动作就会带来更明显的差别。“先离后刹”在下坡时尤其危险。此时挂1挡或2挡,就等于运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而如果先踩下了离合,就等于在空挡状态下滑行制动。此时就等于放弃了发动机制动,而完全依赖于制动系统,刹车皮会越来越热,如果坡度既长且陡,就极可能导致刹车失效而发生危险。
2、为安全走里道
在环路上常见此景:在最里道有一辆车慢悠悠地开着,后面压着的车无论是按喇叭还是变换灯光都不能对这辆车起任何作用。这样长时间在快行线里磨蹭的根源居然也是在驾校学车时教练教的。因为“最外道总会有出口进口,情况变化最多;而在中间道,两边都会有车并线不容易兼顾。而最里面的快行线,只需要顾及右边的情况就可以了。”
正解:最里道通常都是快行线,长时间在快行线上慢慢开车,是令其他司机所不齿的一种行为。因为一辆车,不仅使整条快行线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还逼迫后面的司机改行其他道,进而影响到其他车道内的正常行驶秩序。开车不熟练并不至于被人鄙视,可是明知开得不熟练还要去快行线里添乱,这种行为就让人无法尊重了。
3、点刹车最有效
很多教练在教学员如何控制刹车时,“点刹”是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所谓“点刹”就是以尽量快的频率踩刹车再松开再踩再松开,如此往复。按教练的解释,这样踩刹车的作用是可以防止车轮抱死,增加对车轮的控制力,避免在紧急刹车时车辆发生失控或翻车。
正解:原来的汽车很少有配备ABS即刹车防抱死系统,所以,在很多驾校教练的心目中,“点刹”仍然是避免车轮抱死最有效的刹车方式。可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ABS现在已经成了大多数车的标准配备。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当系统发现车轮被抱死时,立即自动放松制动片,使车轮继续滚动,然后再自动刹紧,发现抱死后又立即自动放松,这样不停地刹车、放松,在1秒内可作用60至120次,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却远远高于人类所能做到的每秒1至2次点刹。
在有了先进的电子辅助之后,人为的“点刹”自然已是多余。而由于“点刹”会不断松开刹车而延长了制动时间,这自然也会大大延长制动距离,面临紧急情况时将会非常危险。
4、低转速就加挡
多问几个学员或新手,就能发现,几乎所有教练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车一动就换二挡,尽量早加挡。”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却在很多驾龄较长的老司机中成为了“真理”。他们习惯于在转速为1600rpm至1800rpm时就换挡,理由是“低转可以省油,对发动机也好”。
正解:过去在中国,发动机和整车的工艺水平无法接受高转速和高速度的考验。而目前的发动机都是按照在较高转速下工作设计的,其材质和精度已经不需要“低转保护”。如果发动机长时间在非正常的低转工作状态下工作,内部机件的负荷和磨损自然增加。而且长期低转工作还会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积碳,发动机的自洁能力又得不到有效发挥。所以,为了您的车着想,千万不要总是低转速加挡,改为在2000rpm至3000rpm时加挡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