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爸爸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回来说有一个老同学的老婆已经陷入抑郁好几年了,期间不间断的失眠和焦虑,无数个夜里在睡梦中哭醒,眼泪都快流干了,只因为一件事——那就是她儿子今年都31了,却还没有结婚。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在新周刊上看到的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在北欧诸国的适婚人口中选择结婚的只有50%,这个数据在日本是40%,在美国和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是30%左右,而极端一些的匈牙利,选择单身的人口为88%。
于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感慨:对我个人而言,婚姻只是一种选择,但在中国,婚姻则是某种义务。
是呀,义务——对谁的义务?对家的义务。
让我们来稍微追根溯源的谈一下这个问题——从信仰说起。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读过一些国学方面的著作,很多国学大师都喜欢对比中西方的信仰,就西方人来讲(特指西欧),众所周知他们在基督教文明统治的千年之下信仰着上帝,而在上帝之下就是自己这个个人。
至于中间的家庭,国家,国王等概念则比较薄弱。教会,神父,主教的神权大于一切——所以,让一个近代化之前的西方人所惶惶不可终日的最大理由,就是他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最终得到上帝的恩宠,会不会在死后上天堂——至于自己结不结婚,能不能帮助家族延续血脉,这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
与之对应的,中国人则完全相反,儒家讲究的是让人在此生修齐治平,成为一个君子,并不求来世;而道家则基本只在庙堂之间流传,是一种知识分子或精英阶层的雅好;佛家虽受崇敬,但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也始终没有让佛教成为一种国教——简言之,无数的国学大师都在强调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人的信仰不在神,也不在自己,而是在家族,在血缘,在自己的家庭。
所以,让一个中国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最大理由,就是他的家族血脉会在他这一代断掉,或者他无法光宗耀祖——至于神仙佛爷,人为了一个什么神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这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
这便是东西方的一种根本性的差别。
但是,当时间指向近现代,科学在一些领域的昌明将上帝逼到了死角,尼采的怒吼更是将整个天堂焚毁,让上帝输的连底裤都不剩。无论如何为基督教辩驳,如今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里信教的人是越来越少,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于是,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中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景象——
最上面的上帝被拿掉,中间的家庭国家之类的概念又向来薄弱,于是,最后所剩下的个人主义便异军突起,它强调自我,强调以自身为基准去衡量一切价值,一切的意义和选择都要出自于我,这也是我所一直信奉的价值观。
诚然,这种个人主义在它最初的阶段是不成熟的,西方人也还是习惯于有个上帝,习惯于崇拜一些什么东西,于是也曾闹出过很多的笑话或悲剧(比如各种末日预言,比如纳粹),但在经过了整个冷战时代之后,个人主义思潮逐渐成熟,它可以很好的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点涉及社会学,暂且不论,总之——
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结婚与否当然就完全是个人的一个选择,与其他任何人无关——包括父母,因为个人的幸福快乐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而“结婚后就会幸福”显然不是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
但如果我们把目光回到中国,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前,那古老的家本位传统似乎并没有受到过多大的动摇,人们依旧信仰家族,上千年来对家族的忠诚一直延续着,而个人的喜怒哀乐相对而言则是不重要的,家族的需求是压倒一切的。
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古老中国的俗语,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为何男女大了就“当”婚嫁呢?他可能会告诉你这是老祖宗的规矩,这是自然的法则之类,其实说到底,这就是家本位的逻辑——因为只有结婚了,才能让这个姑娘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躲开隔壁老王,从此牢牢的拴在家里,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女人将来所生的娃一定是我的,而只有血统纯正,才能踏踏实实的传宗接代,才有可能谈得到光宗耀祖——总之,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高于个人,个人只不过是家族用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机器罢了。
与之相匹配的,是人们在家本位这个信仰周围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道德外衣,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从四德”之类,让人觉得为了家庭牺牲个人是最有道德的事儿,而为自己则是不道德的。现在,这块布上又打了几块新的补丁,比如:“结婚后人生才完整”、或“30岁不结婚的都是心理变态”。这也和古代西方人的做法一致,崇拜上帝、歌颂上帝就是道德的,反之就是异端——自古以来,某些道德便一直是那些腐朽信仰的遮羞布。
说到这里,想起我看过为数不多的一部电视剧叫“大工匠”,讲的是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发生在一个炼钢工厂中的故事,其中,面对着60年代初的大饥荒,主人公之一的刘佩琦说道:
“什么叫国家?咱家是一个小家,国家就是一个大家,现在只是暂时的困难,有毛主席给咱当家,咱有什么好怕的?”
这句台词,精准的道出了国人对家族的忠诚——在那特殊的年代,当家族的概念被人为的扩大到国家的层面,那么,即便是外面在闹饥荒,人们依旧坚信着大族长(毛主席)的领导。结婚生孩子也完全不是个人的事儿,而依旧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家族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只不过这在新社会中换了个说法,叫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时至今日,国人对国家的信仰早已不再那样的狂热,曾经大家族的社会现实也在城市化的突飞猛进中基本解体,国人的信仰和忠诚便从大家族回到了自己眼下的家庭上——于是,如今的中国人会强调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儿,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儿,会说婚姻的目的不是爱情,哪里有什么爱情?婚姻是现实的,稳定高于一切,会认为父母亲戚劝自己结婚是为自己好,为了家庭牺牲自己是值得鼓励的,而个人的感觉则是需要克服的——这点倒是和过去一样,是不道德的。
说到这里,插两句爱情。
在家本位的思想看来,婚姻当然就是爱情的坟墓,这是必须的——因为爱情是两个人个人的事儿,这种个人主义的东西本身和家本位就是不相容的——自古以来(至少是从汉代以来),中国人结婚就从来也不是为了什么爱情,古人也完全没有爱情这个概念,类似的感情基本也只发生在烟花柳巷的风流韵事或古典小说里,为了爱情而结婚?那是不敢想象的。
是的,传统中国人的婚姻就是门当户对后的父母之命,不过都是为了传承家族血脉罢了,家族高于一切。新中国后也没有什么个人的爱情,只有“革命感情”,两个人的结合是为了更好的干革命,培养接班人。
至于那个基于西方个人主义传统的叫“爱情”的东西,我们其实并不熟悉——何止不熟悉,那也就是如同“市场经济”一样,是个几十年前才真正兴起的一个概念,虽然这个词貌似很古老——于是,生疏的我们便很容易被家本位说服,放弃爱情,维系家庭。
说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我们何止对爱情不熟悉,我们对个人主义更不熟悉,前者至少在如今还能得到这个社会的广泛追捧,后者却一直没有被正视过,就像一个姑娘曾跟我说的那样,“我周围有太多的别人,我根本走不开”。国人在普遍意义上并没有明确的、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自由的个体,在这种前提下,人们依旧将个人主义等同于自私自利,把个人主义者等同于自私鬼,并从道德上贬低排斥它——这个话题暂且不论,说的话太像控诉。
可是,如今早已进入21世纪,基于中央集权和传统农耕文明下的那种家族血亲的社会现实早已不复存在(除了在极少的山村),但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家本位观念却依旧统治着人们的头脑。就像在文章开头处的那个妈妈,人们争先恐后的为自己的孩子着想,替他们着急,盼望他们早些结婚生子——
“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概念早已压入了她们的无意识,成为了一个天然正确的真理,而新中国后习惯了从众、对特立独行抱有极端恐惧的回忆也压入了她们的脑中,成为了另一个天然正确的真理,一个被双重压迫的妈妈根本没有能力回溯到这些源头,她早已被它们箍死,于是便只是生气,着急,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和别人一样,为什么如此的不孝——而这其中,无论你怎么找,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体——不仅没有她的孩子,也没有她自己。
呵呵,少年,你妈催你结婚了吗?
本文为新东方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喜欢这篇文章?点右上角,分享给小伙伴看看呗
(版权声明: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xdfzhenggao@163.com)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投稿细则~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有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