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尔效应原理 探秘丁达尔效应与摄影原理

   《Visible Light》是摄影师Alexander Harding的一辑作品。摄影即“以光绘画”。而光线本身有时也能作为拍摄的对象。例如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阳光,就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感觉。窗户和门廊是最常见的捕捉光影的工具和地点。此外还可以通过小孔和反射来有意“制造”一些特殊的光线效果。——来自新摄影

  除首张以玻璃杯作为素材的拍摄是利用了光线的折射变形,其余都是利用了光学上的“丁达尔效应”。关于丁达尔效应,有必要在本文中做一些详细的说明。

  1869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发现,若令一束汇聚的光通过溶胶体,则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

  约翰•丁达尔

  所谓胶体又称胶状分散体,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另一种连续。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nm——100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从而使水净化。

  胶体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气溶胶(如烟扩散在空气中)、液溶胶(如Fe(OH)3胶体)、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烟水晶)更详尽的实例如,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水晶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在微观层面,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

  气溶胶

丁达尔效应原理 探秘丁达尔效应与摄影原理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射入分散体系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能发生以下三种情况:一、当光束通过粗分散体系,由于分散质的粒子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使体系呈现混浊;二、当光线通过胶体溶液,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半径一般在1~100nm之间,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出现丁达尔现象;三;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

  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浊液粒子之间,其大小在40~900nm,一定程度上小于可见光波长(380 nm~76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真溶液,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 nm,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丁达尔现象的原本初衷是用于鉴定物质是否为胶体。胶体能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几乎没有。

  理论科学并不是一味的冷冰冰,丁达尔现象就是个典型。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类似于这种自然界现象,即是丁达尔效应。这是因为云、雾、烟尘也是胶体,只是这些胶体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

  逆光时有云层的天空,当厚度出于合适状态时,也能观察到云层散射下的“神圣光芒”。

  逆光情况下,出于胶体丰富的被摄场景中,摄影师可以轻松通过曝光控制将这种美丽记录下来。它的原则完全基于视觉,人眼可见时即可使用相机复制。最后要补充的是,丁达尔现象的一些普通规律。散射光的强度,还随着微粒浓度增大而增加,但过浓的胶体环境会令人惊悚(如上图),这就与科学无关了。

        注:更多请关注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227888397欢迎你的加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4051/66122241685.html

更多阅读

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故事

木桶效应是说若干块长条形木板按照同样方向被固定成木桶,那么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高度最低的短板的高度,这个事实,尤其在管理上形成一种消灭短板的现象,而这种现象遇上功利至上的人群,它的有益的一面不见得有多少发挥,它的有害的一面,也会被

深层过滤原理 探秘财富革命的深层原理(1)

似乎所有的成功者都习惯于为自己的成功寻找理论依据,而所有的失败者也都努力为自己的失败辩护。在这次经济危机到来前,中国的高级官员谈到出口市场坚挺时,脱口而出的就是中国很好的掌握了“经济原理”;而面对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出口

经济学原理 宏观 pdf 虚拟经济宏观运作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首先,说明一下。这是本人研究分析经济的泡沫效应原理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否有理,请专家们共同研究,如果成立,其指导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实体经济的发展永远是经济的根本。证券化的初衷是为企业融资,推动企业的资本化运作,促进实体经济

霍尔开关接线图 霍尔接近开关

当一块通有电流的金属或半导体薄片垂直地放在磁场中时,薄片的两端就会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就称为霍尔效应。两端具有的电位差值称为霍尔电势U,其表达式为U=K・I・B/d,其中K为霍尔系数,I为薄片中通过的电流,B为外加磁场(洛伦慈力Lorrentz)

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分类,杠杆效应-原理

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

声明:《丁达尔效应原理 探秘丁达尔效应与摄影原理》为网友江心薄雾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