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有四个不同的方略,并需要四个坚定不移。
乙肝治疗,重在坚持
第一,湿热蕴结,清热利湿。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为湿热之邪,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湿、热、毒三者相合,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湿热内蕴则毒邪炽盛,毒邪炽盛则湿热胶固,故一旦染病,病程长,往往由急性变成慢性。因此,清热利湿是首要的坚定不移之方略。
第二,脾气易虚,顾护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毒为实邪,解毒排毒。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瘀”为血病,在经在络。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肝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将人体代谢过程的有害废物进行解毒,排出体外。如肝功发生障碍,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质即对机体,尤其是特适性的肝脏产生损害,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利胆,因肝胆相照,胆为肝脏排泄胆汁,为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胆者自当利之。
第四,气滞血淤,活血化瘀。几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由气滞血瘀造成,情绪不畅,并非肝郁的唯一原因,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临床上两胁疼痛,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肤发硬甚至开裂说明瘀血阻滞,是乙肝的基本病机之一。因此,解除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使受损害的肝细胞得以恢复,才能使肝病较快治愈,常用药物如:丹参、赤芍、川芎、三七、三棱、当归、桃仁、红花、泽兰等。故治疗乙肝,活血化瘀也应贯彻始终。
在中医治疗乙肝的积淀中,有两个方子脱颖而出,具有较好的疗效:
第一个治疗乙肝处方:蒲公英、地鳖虫、洋虫、蝎子各500克,柏花、姜仁、绿豆各450克,猪苦胆50个(胆汁呈黑褐色者最佳,呈黄色者勿用)。将绿豆浸在猪胆汁中,阴干,与其余药共研磨为细粉,炼蜜为丸,绿豆大小。1日服3次,每次8克,小儿酌减。一般连服2-3个月即见效。
第二个治疗乙肝验方:蜻蜓30克,制蛤蚧30克,蜂蜜60克,制守宫60克,生黄芪100克,山豆根40克,虎杖40克,大黄炭30克,土鳖虫20克,冬虫夏草20克。药物制备——将蜻蜓、蛤蚧、蜜蜂、守宫、土鳖虫诸药放在温箱中烘干后碾成细面过筛备用;再将山豆根、虎杖、大黄炭、生黄芪诸药烘干后碾成细面过筛备用。最后将几种药面混合一处,搅匀装入胶囊放在通风干燥处,随时取用。
乙肝防治,重在养生
治疗乙肝有方有药,然而预防乙肝却重在养生。养生得当,能大大减少感染乙肝的危险,增加乙肝治愈的机会。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慢性乙肝病情常出现反复, 患者心情极度焦虑紧张, 寝不安席, 食少纳差,从而引起肝功能波动甚至居高不下。因此在用药的同时,请心理医生或自己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是很必要的。
第二,对慢性乙肝患者,有四句话可赠:注意休息,戒烟戒酒,定期检查,遵嘱服药。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合理的饮食习惯对病情恢复大有裨益。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相宜,除了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外,还可以适当参加体力活动,但不能过度劳累。
三是调理营养,在病情活动时要少食。少食海鲜、羊肉、鸡肉、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不饮酒。
具体来讲:
1.早睡觉——每天晚上10时前必须上床睡觉,使血液回肝解毒。
2.多吃绿色的食物——青色入肝经,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3.保持良好的情绪——“肝在志为怒”,也就是在情志上表现为怒,肝失衡会影响情绪,使人烦躁;反之,情绪烦躁也会影响到肝。
4.饮食上“宜甘减酸”——应注意少吃辛辣,多吃青菜、水果等滋润食物,可酌情选用蜂蜜、大枣、山药等养肝护肝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养肝,又能固护脾胃。
调治有法,煲汤有经
煲汤是中国人美食的需要,殊不知也是防治乙肝的重要途径。作为饮食调理,最值一提的就是灵芝瘦肉汤,它有祛湿清浊的作用。也可用野生灵芝l0克,白术10克,猪瘦肉50克,煲汤饮用。或用生苡仁1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20克,鲜鸡脚100~150克,煲汤饮用。平时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煲汤或煮粥,亦可以起到饮食调理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去湿解毒护肝。
以热毒为主者,有肝区疼痛,口苦口干,腹胀,倦怠乏力,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厚等表现。此时,主要目的是清热解毒护肝——可用:①鲜马齿苋头及根250克,鲜车前草120克,加适量红糖,煲汤饮用;②用鲜田基黄l20克(干品30~60克),鲜鸡蛋一个(蛋熟后去壳再煎20分钟),枯草30克.鲜茅根50克,煲水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若见消瘦——神疲乏力,两肋疼痛,面色滞暗,食欲差,大便不成型,腹胀,舌质有齿印者,此为肝郁脾虚的表现,宜疏肝解郁健脾——可用:①鸡骨草60克,红枣10枚(去核),煲汤水饮用;②用赤小豆150克,玫瑰花10克,活鲫鱼250克,将鲫鱼去肠杂。煮汤、饮用或食用。③鲜田基黄100克,鲜鸡蛋2只,橘饼15克,三种食品共煮汤,中途把鸡蛋去蛋壳后再煮,煮好后喝汤食蛋及橘饼。
若见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舌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肝区痛,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少苔者,此为肝肾阴虚表现,宜滋养肝肾之阴——可用:①鳖一只(约重250~500克左右),枸杞子25克,淮山药30克,女贞子15克,陈皮丝2克,共煮汤。煮好后去诸药调味,饮汤食鳘,每日分2次饮用;②用淮山药20克,桂圆肉10克,鳖一只(重约250~500克),将鳖肉、鳖壳与淮山药、桂圆肉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后分次服用;③用沙参30克,玉竹20克,百合25克,野水鸭一只。先将野鸭去毛及肠脏洗净,然后4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饮用。可分2-3次饮用。
春季时节,寒冬刚过,迅即春雨绵绵,整个大地都处在一片春湿之中。此时湿邪极易伤害人体,出现倦怠、精神不振、易疲劳、食欲欠佳之不良反应,对肝脏的升发条达功能极为不利。此时,宜去湿健脾护肝——可用:①玉米须60克,鲜蚌肉2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饮用;②白扁豆100克,生苡仁100克,鲜鲫鱼250克(去肠脏),煲汤食用;③乌龟约500克(宰杀去内脏、头和爪、连龟甲同用),鲜土茯苓500克,将土茯苓洗净切小块,放入沙锅内先熬一小时,然后放入龟再熬3小时以上。调味吃龟肉,饮汤。
夏季时节,则烈日炎炎,雨水充沛,湿热并重,对消化系统的肝、脾、胃、肠影响极大。此时,又宜湿热并清,强肝健脾,和胃适肠——可用:①鲜茅根50克至100克,生苡仁100克,鲜冬瓜(连皮)500克至1000克,煲汤饮用;②木棉花30克至50克,生苡仁100克,鲜马蹄l50克,白砂糖适量,煲水饮用;②夏枯草10克,茵陈15克,菊花l2克,银花l5克,鸡蛋花15克,砂糖适量,煲水饮用。
蚂蚁首乌,尽出奇兵
治疗乙肝,除了正规的方法外,有一些特殊方法,可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第一支奇兵——蚂蚁乙肝宁。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应用经过挑选的野生良种蚂蚁为主要药物,研制成功的″蚂蚁乙肝宁″就是治疗乙肝的奇兵之一。该药治疗了大量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二支奇兵——何首乌。临床上用中药治疗乙肝时,于处方中加用较大剂量之何首乌(一般为l5~30克。最大可用至50克),对三抗转阴和降转氨酶效果有较为满意的效果。生何首乌治疗乙肝有如下特点:①生何首乌功能清热解毒。但没有黄芩、龙胆草、白花蛇舌草等药苦寒伤胃气的副作用,实为乙肝病人的首选解毒中药;②生何首乌具有一定的滋养肝肾阴液的作用,若配以柴胡、佛手、川楝子之类疏肝理气,就不用担心劫伤肝阴了;③生何首乌有润肠缓泻的功能,却无大黄峻烈之性,且其味苦酸微苦,其性微寒,不失为理想的降转氨酶佳品。
前面我们所讲的,是针对疾病早期和中期进行的分型处理。对于已出现肝硬化或其他并发症等情况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