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和张仪 孔孟游说诸侯无功而返 苏秦张仪巧舌如簧捞富贵

    学有所成,就要用之于世,游说诸侯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一种独特方式。孔孟热心救世,也加入到游说者的队伍当中,然而当时各诸侯崇尚霸道,不愿意接受孔孟的仁义之道。苏秦张仪等人“长于权变”,懂得如何“揣摩”君主心理,“皆游说诸侯以显名”。苏秦师事鬼谷子,游说成功后将其游说经验总结成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鬼谷子》。

  鬼谷子与纵横家

  春秋战国时期游说成风

苏秦和张仪 孔孟游说诸侯无功而返 苏秦张仪巧舌如簧捞富贵

  游说诸侯难在知心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失去权力和威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诸侯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纷纷招揽才智之士。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人才流动空前活跃,知识分子靠游说君主参与政治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

  然而,游说君主难度极大,不仅要有资金、人脉做依托,还要选对目标,了解游说对象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心理状况,如稍有闪失便前功尽弃。正如韩非子在《说难》中所说的:“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难也;又非吾辩之难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游说的艰难不是难在以我所知去说服对方;也不是难在能否以善辩的口才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是难在能否以纵横捭阖的气势把道理说透彻。所难的是要清楚地了解被游说者的心思,使自己的游说适合他的心意)。”

  以孔子的圣明,游说各国诸侯,结果是大失所望,无功而返。孟子游说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随后他又到了梁国,梁惠王也不听取他那一套理论,认为他的思想大而无当,于事无补。孔孟之所以游说失败,是他们的仁义学说“不合时宜”,无法引起各国君主的兴趣。司马迁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即使是最终获得成功的游说者,也曾经历过多次失败。如商鞅游说秦孝公时,第一次用五帝之道游说,秦孝公边听边打瞌睡,一点也听不进去;第二次用三王之道游说,秦孝公的表现比上次略好一点,但还是不能让他满意;第三次用春秋五霸之道游说,秦孝公对他的言论有所肯定,但还没有充分听取;直到第四次以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才完全满意,“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苏秦初出道时,选择秦惠王作为游说对象,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黑貉之裘弊,黄金百金尽”,回到家乡时“形容枯槁,面目犁黑”,家人对他不理不睬,“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一次见面就征服诸侯

  虞卿驺衍备受礼遇

  当然,游说成功的人也不少。

  《史记》记载,虞卿穿着草鞋打着雨伞去见赵孝成王。头一次见面,赵王就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见面,赵王竟封他做赵国的上卿,虞卿的游说本领可谓高超。

  齐国人驺衍精通阴阳五行学说,撰写了《终始》、《大圣》等文章共十多万字,他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德”的推移变化而发展演变的,不同的时代只有按照与它相应的“德”来治理国家才能治好。这种学说在诸侯国很受欢迎。所以驺衍游说各国均获得成功。当他去梁国时,梁惠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执宾主之礼”。后来他又去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给他引路,还用袖子给他掸坐席。当他到燕国时,燕昭王请求做他的学生,并专门建造了一座碣石宫给他住,并亲自到那里接受他的教导。同样是名闻天下的大学者,驺衍游说诸侯所受的礼遇与孔子“菜色陈蔡”以及孟子“困于齐梁”简直有天壤之别。

  魏国人范雎游说诸侯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最初他想游说魏王,但因家贫缺乏资金,只好先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事。有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他能言善辩,便派人赐给他十斤黄金和牛酒等物,范雎辞谢不敢接受。须贾知道后,认为范雎把魏国的秘密泄露给齐国,回国后告诉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大怒,命人痛打范雎,打断了他的肋骨,打掉他的牙齿。范雎装死,他们就把他扔在厕所,宾客喝醉了,轮流往范雎身上撒尿。后来范雎在魏国人郑安平和秦国使者王稽的帮助下逃往秦国。由于他精通游说之术,没过多久就取得了秦王的信任,被拜为客卿,几年后,又当上了秦国的相国。

  范雎为人爱憎分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他给郑安平和王稽高官厚禄,在须贾出使秦国期间当众让他出丑,对各国使者公开说要魏齐的人头,使魏齐狼狈逃窜,自刎而亡。在范雎的权力如日中天时,燕国人蔡泽在游说了大大小小许多诸侯均不如意后来秦国,他劝范雎功成身退,以免重蹈商鞅、吴起、文种的覆辙,范雎接受他的意见并把他推荐给秦王,蔡泽后来也被秦王拜为相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4551/523094146587.html

更多阅读

读史记苏秦张仪列传 苏秦和张仪的故事

读史记苏秦张仪列传皆翻唇弄舌之辈也一先说家庭然则苏秦未遇之时,亦为周之有名有姓之人也。因为一方面有兄弟嫂妹妻妾,是个大家族;另一方面"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可说明其家并非普通力食之家,而是有几大箱子的书,还藏有《周书阴符》这样

史记讲读·苏秦列传 苏秦列传译文

史记讲读·苏秦列传题解: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圣贤和英雄辈出,雄辩和华章毕呈。其中,以苏秦、张仪等人为代表的纵横家曾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上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注意。本篇主要记述苏秦的生平行事及其雄辩华美

张仪与楚国之纠结和相关的屈原事迹 张仪许诺楚国

.《史记》记张仪的事迹、年代大多正确,但是“把苏秦的经历提早了约三十年”。《战国策》中,又把好多张仪的传说,混在史实之中,致使张仪事迹含混不清。现就张仪与楚国和屈原相关的问题,略加梳理,以求教于方家。一 张仪得势前的传说.(一) “

苏秦和张仪哪个更牛?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苏秦和张仪哪个更牛?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用现在的话说,二人都是国际社会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人。然而,就是这两个文弱书生,以其超人的智慧

苏秦的故事 苏秦的故事100字

苏 秦 的 故 事最近读了读《战国策》,有几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比如:合纵六国的苏秦,弹铗而歌的冯谖,阴险毒辣的郑袖等等,无不形象鲜明,耐人寻味。今天就先来说说苏秦。苏秦,字季子,洛邑(今河南洛阳,当时是周的国都)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

声明:《苏秦和张仪 孔孟游说诸侯无功而返 苏秦张仪巧舌如簧捞富贵》为网友刂勇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