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学数学的特点
一、10以内初步的数概念
5——6岁阶段是简单的实物运算阶段,幼儿已在较高水平上形成了数的概念,并开始从表象向抽象的数的运算阶段过度。
1、10以内的数大多能保持“守恒”。
2、计算能力发展较快,大多数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的运算过渡。
3、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到后期一般可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个别的可能学会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5岁以后,幼儿能够利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在运算方法上出现了逐一加减。他们能将学到的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方法运用到加减运算中去。多数幼儿可以不用摆弄实物,而是用眼睛注视物体,心中默默地进行注意加减运算。这种加减方法是以第一组物体的总数为起点,开始逐一计数,直到数完第二组物体为止。这种方法反映在幼儿掌握加法时,大数加小数容易于小数加大数;在学习减法时,减数小比减数大更易掌握,原因正是由于幼儿采用的是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方法。
5岁半以后,随着数群概念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了数的组成以后,幼儿不仅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而且运用表象解答口头应用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并摆脱了逐一加减的水平限制,达到按数群运算的程度。幼儿加减运算方法的进步,实质上反映了幼儿在加减运算中思维逐步具有抽象性。在幼儿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中,幼儿学习减法要难于加法。
三、认识几何图形
5——6岁的幼儿,已能够理解一种图形的典型特征,并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图形的“标准样式”,从而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大班幼儿可在一定抽象的水平上来概括和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如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可以概括称之为四边形,因为这些图形都有4个角和4条边。这种从图形的基本特征出发,以一个更广泛的名称来概括一些图形的做法,使得幼儿对图形的认识逐步系统化,并发展了他们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此时的幼儿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做到正确地命名并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
四、对物体量的比较、认识
5——6岁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并用相应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量的各种特征,精确性大有提高,同时对量的相对性有了较好的了解。如在正确地认识物体大小、长度的基础上,能做到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质。在理解量的相对性的同时,他们也逐渐能在逻辑的基础上理解量的可逆性和传递性关系。表现在能完成数量在10以内的正排序和逆排序,并且能较明确叙述传递性判断的理由。这一阶段幼儿还能理解物体在长度、面积、容积等方面的守恒现象。
当物体在外形、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幼儿仍可正确判断其量的不变性;他们已具备了认识物体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能力。随着质量感觉的发展,5——6岁的幼儿已能够认识到小的物体可以比大的物体重;而大小一样的物体,由于制作材料的不同,质量也可以不同,如乒乓球、皮球能浮在水面上(轻),而小铁球、玻璃球则沉到水底(重)。这种对质量与体积关系的认识,表示大班幼儿思维守恒性与可逆性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五、空间方位
5——6岁的幼儿,能辨别上下、前后,他们能把空间分为两个区域,或者左和右,或者前和后;还能把其中一个区域分成两个部分,如把前面分成前面的左边和前面的右边。但是,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已经能做到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但尚不能完全做到以客体为中心来辨别左右。
六、时间概念
5——6岁的幼儿,对时间的认识逐渐向更长、更短的时间段扩展。他们能分清前天、后天,具有“星期几”及“几点钟”的概念。表明初步建立起时间更替(周期性)观念的同时,还发展着对时间分化与精确性的理解,能区分较小的时间单位(如认识时钟上的正点与半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