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我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09级旅管2班

陈润

学号:09110229

论文摘要: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到现如今形势下的现状和趋势,深入浅出的概述了中国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更多这样的旅游人才?

论文关键词:旅游 发展 需求

序言:我国旅行社的最初兴办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虽然也有外事接待的旅行社诞生,但真正作为经济行业兴起、发展、壮大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截至2008年底统计,全国有国际旅行社1970家,国内旅行社18721家,总计20691家。

正文:

(一)发展历程

(二)旅游业的起步

新中国的旅游业起步于1949年11月19日成立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之初,厦门华侨服务社是为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 其后,重点侨乡广东省、福建省和许多中心城市相继成立华侨服务社,并于1957年统一更名为“华侨旅行服务社”。1974年,周恩来总理提议,保留“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同时加用“中国旅行社总社”名称。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旅行社,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中国旅行社总社由一家以接待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为主的旅行社,发展成为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业并举,每年接待数十万中外游客的国际一流旅行社。 前二三十年——接待西方游客为主

随着中国外交活动的开展,1956年、1957年我国旅行社先后与苏联、东欧、蒙古各国以及23个西方国家的旅游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开始接待自费的外国旅游者。 在前期,如1957年,苏联、东欧各国的旅游者占总数95%,直到60年代中期,如1965年,才转变为西方游客为主,占总数80%以上,然而每年外国旅游者入境总数仅在四五千人。

1964年11月2日,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确定:1965年接待8000人,到1969年达到4.5万人。五年可收入4300万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 然而,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旅游业进入停滞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的20多年时间里,按行政和事业单位运转的国旅和中旅系统垄断了中国的旅行社行业,但其业务也仅限于接待一些外交访团。从规模上看,尽管其业务都有零星发展,但接待量一直不大。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旅行社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发展,并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旅行社行业对我国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的旅游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尤其是为当地的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购物、娱乐等相关行业的拉动消费功效,是其他产业都无法替代和媲美的。旅行社业为整体经济和其他上下游产业输血、打气、牵连和带动的作用已经得到世人高度重视。

旅行社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以创汇为目的的入境旅游几乎是旅行社惟一的业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民福利的增长,到90年代初,国内旅游迅速成长起来,在90年代末期进一步拉动了出境旅游规模化发展,这个趋势至今没有减缓。

产业整体的“扩容”,导致了旅行社企业的超速增长:从改革开放初期国、中、青旅行社的寡头垄断到2001年年底10532家旅行社的充分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国旅、中旅、青旅三大企业占据入境旅游接待市场的80%份额,到逐年下降为现今的15%;从原来的单一企业发展到以“港中旅”为代表的一批境内外旅游集团所进行的“跑马圈地”,国内旅行社业逐渐形成了“全国性准完全竞争、地域性准寡头竞争”的产业格局。

中国旅行社业不仅乘上了入境旅游不断升温的“东风”,同时,还搭上了我国公民旅行需求不断高涨的“班车”,旅行社业以其较少的固定资产投资、解决人员就业、相对便利的市场准入等条件,吸纳社会各界的投入,快速发展壮大起来。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旅行社业的总量在1987年仅有1245家,到1997年总量增加到5000家,比10年前增长302%,到2007年底,全国旅行社已增加到19720家,比10年前增长了294%,比20年前则增长了1483.94%。

(二)现状和趋势

1、入境旅游

按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人次算,第一季度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日本、韩国、台湾、俄罗斯、澳门、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第二季度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日本、韩国、台湾、俄罗斯、澳门、美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主要以东亚、东南亚、以及北美为主。

2、出境旅游

按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人次算,第一季度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澳门、台湾、日本、泰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第二季度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泰国、意大利。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主要也是以东亚、东南亚、以及港澳台为主。

3、如何应对

对于中国的入境客源市场应该做到政府的协调和支持,帮助一些具备出境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招徕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一些欧洲和发达国家的游客,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提高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产业要有战略性人才措施来保障。因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还提出,在未来五年要对全国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那么如何推动旅游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

1、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领域。这些创新将带来旅行社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推动这个变革的核心力量就是人才。旅行社要把人才当作资本来经营,只有推动旅游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

资本,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

2、推动旅游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要把旅游人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统筹谋划。当前旅游人才市场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或者毕业五年以内“先就业,后择业”的人员。而职业经理人则要靠一批猎头公司。要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让他们成为薪酬高,社会地位高的群体。

希望新形势下,旅行社按照智力型、学习型企业的方向培养人才,为推进旅行社改革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资料:贵州旅游政务网

《贵州导游基础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我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4651/65958166367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邮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中国的发展历程

邮政源于人们通信的需要,是历史上起源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方式。邮政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邮政企业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邮政服务的重要职能。中国邮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邮政作为对社会普遍开放的、以传递信函为主

西方零售业发展特色及其借鉴 中国零售业发展历程

舒基元一、西方国家零售业发展主要态势在西方发达国家,零售业已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在社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其它行业所无法比拟的。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方零售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业态繁荣但产业集中度高,组织

中国火车百年发展历程 中国火车发展历程

化骨龙2005-11-9, 09:30 AM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然而清政府腐败、保守、专制,唯祖宗之规是从,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红山投资李雅非自曝20年股市投资历程

  今年正好是阳光私募女掌门李雅非进入股市的第20个年头,她说,“这20年给国家交的印花税就有几千万元”。她总结,前10年自己获利主要取决于大胆、敏锐和幸运;而后10年,更加注重价值投资。  18年间资产增值过万倍  1962年底出生

邮储银行十年发展历程 我这十一年的餐饮历程!(4)

就这样我一直做个“小弟”学着点菜的技巧。    才短短的四个月。    有一天,培训我的那个女主管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当一个领班,你会怎么做?    这是什么话。我没当过,但也看到其他领班做事了。叫

声明:《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我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为网友我的光我的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