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真实记录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10集纪录片《盗火者》在凤凰卫视一开播,就广受关注,被称为“中国最好的教育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历时两年,深入城乡,走访了中国30多所大中小学,采访了50多位一线教师,记录下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镜头下的中国教育,悄然发生着自下而上的变革。这种来自民间新教育的冲击持续而坚忍,传统教育模式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在被重新建构。
《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一书根据纪录片整理扩充而成,披露了大量片中未能详尽展现的人物故事和幕后细节,并且重新整理了杨东平、孙云晓、钱理群、陈丹青、朱学勤、余世存、周孝正、张鸣、熊丙奇等国内一流受访学者专家关于教育的论述。书中多地多维的教育现场及观念,涉及了教材改革、课堂变革、在家上学、农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留守儿童、异地高考、大学生求职、公民教育等社会关切的话题,同时告诉我们有一些“盗火者”在教育改革领域做着自己的努力,星火可以燎原。
文 陈丹青
当今教育的大荒谬、大荒败,罄竹难书而书之不绝,眼前这部《盗火者》,又是一例。荒谬的证据,是这类议论与著作从不奏效,也休想奏效。写给谁看?给学生看,无用;给教师看,无用。给教育当局看?当然更无用。
除了权力,今日的大学还有什么?你批评教育,你在什么位置?历年来,有权有位的教育长官、大学校长,尚且不能稍稍革除积弊于万一,你无权无位,写这些做甚?
是故近年总有人读到这类议论而来要我再说几句,诚不知说什么,什么也不想说——以下勉强可说者,不着边际,是一点抄来的闲话。
民国教育细节一:
各地乡绅办学有的是好老师
近时读王鼎钧先生长篇回忆录,其中写到民国教育的大量细节。王先生祖居鲁南小镇兰陵,上世纪30年代正当学龄,抗战爆发了。逃难中、沦陷时,孩子不曾辍学,因各地乡绅办学,有的是好老师。教他唐诗的是位前清举人之后,人称“疯爷”,学生16岁离开家乡时,成七律诗一首,感谢乃师:
一代书香共酒香,人间劫后留芬芳。
祖宗基业千金鼎,乱世文章九转肠。
盏底风波问醒醉,梦中歌哭动阴阳。
无知童子有情树,回首凝望柳几行。
民国教育细节二:
招兵与招生绝不能混为一谈
日后,王鼎钧奔赴安徽阜阳,进入战时流亡学校“成城中学”,创校者,是山东籍将领李仙洲。李将军为家乡沦陷区子弟免受欺辱,以军人身份在部队驻防区办学,征战之余,兼任校长。为长久计,乃向重庆上峰申请改流亡中学为国立,俾便经费与师资有所保障。蒋称,学生应上前线。于是,王先生据史料描述如下:
老校长大惊失色,连忙进言:招兵是招兵,招生是招生,如果山东父老以为他用招生的名义招兵,对政府失去信心,他对不起蒋主席。蒋氏要老校长去找陈立夫。陈主管青年政策,长期担任教育部长。成城中学改制,陈立夫愿意促成,山东籍党国要人丁淮芬、空军名将王叔铭也很帮忙,但是管钱的人有异议——从会计观点看,流亡学生是个无底洞,必须截止。老校长着了急,连声质问:“你们懂不懂?青年是麦苗谷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石谷!”
战时中国,各省有不少类似的流亡学校,成城中学是改制成功的学校之一,设为国立第二十二中学。据台湾国史馆资料记载,战后,该校毕业的学生共1717人。五十多年后,陈立夫在回忆录中详细陈述了教育往事,他“不顾当时行政院政务处和财政部内部人员反对”,批准了沦陷区青年方案,由国库支给贷金,供千万名流亡学生完成学业。“这一笔庞大的费用,在国家财务支出上仅次于军费。”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志愿者清晨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小山上读诗、唱歌,俯瞰自己家乡。
←鲁班木工学校校长江忠贤向学生介绍罗盘的功能和制作工艺。
←贵州六盘水,一些孩子坐索道上学。一条并不粗壮的钢缆横跨山崖,两头分别有牵引工人,一个一米见方的铁笼子里,孩子或站或坐,正在渡过这道天险。在索道修成之前,孩子们只能沿着峭壁上的一条勉强容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上下学。几年前,两名女孩不幸坠崖身亡,其中一人的尸骨至今未找到。为此,当地人才自发集资修了索道。然而新闻图片曝光后,这条索道被当地政府叫停使用。
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贫穷纷乱的民国年间,颠沛流离的战时教育,最终溃败的国民政府??这一切,看看今日,中国教育的国运,简直天堂,提这早先的地狱做甚?七十多年前的旧事与今日相同而相通者,只一项:教育者必须热爱青年,懂得教育,尤其是,必须有权。
今日上上下下的教育长官,爱不爱青年?难说(除了他们自家的孩子)。懂不懂教育?更难说(除了将自家孩子送去国外读书)。昭昭可见、凿凿有据者,是今日的教育官员既有权,又有钱——30年来,全国上下的教育给弄成书中所描述的这副德性、这般田地,没有权力,没有钱,万万不可能。
有权,有钱,绝不是坏事。能否变成好事呢?须看人,看会不会用权。昔年李将军有权而缺钱,敢在蒋中正面前陈言,蒋听罢,请出陈立夫;昔年陈立夫有权有钱,但要说服“行政院政务处财务部”种种官员的种种异见,才能行使他的权,用对国家的钱——那是怎样的血钱啊,仅次于军费!
以当年蒋某人、陈某人和李将军的危局,倘若得知今日的国势,真要羡煞;抗战期间中国所能支度的那点钱,在今日国库的充盈面前,更要羞煞。可是,当今教育,问题如麻,单是《盗火者》中说及的荒唐事,就读了起栗,我这里还提这些陈年旧事做甚?所以,此刻也如《盗火者》的作者及无数教育批评者一样,不过是谵妄之人。念及这一层,不如搁笔,请忧心教育而又无可奈何的闲人,来读这无用的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