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_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谋求学校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重要工程。为全面实现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形成更加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1、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

“十一五”期间,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办学定位,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日趋合理的专业结构与布局。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学科门类日趋齐全,专业数量显著增加,2006年以来,逐步增设了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美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化学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园林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文秘、电子商务、旅游英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药学、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等5个师范教育类专业和11个应用型新专业。普通全日制专科在校生人数由2006年的 4242

人增加到2010年5585人。

2、强化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学校专业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在揭阳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5个院级品牌专业(语文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2009年,学校根据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确定了师范教育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了“2.5+0.5”、“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落实“2.5+0.5”、“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组织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在课程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学业评价等方面加大了建设和改革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校立项建成了1门省级优质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建设精品课程;学校立项了项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其中有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8项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2项推荐为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重点建设了个覆盖面广、基础性强、利用率高的实验室,重点建设了一批稳定的校内外教学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并通过校企联合、校地联合和产学研结合等形式,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和县(市、区)政府建立了多种形式

的合作关系。

(二)“十一五”期间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多样化的专业格局初步形成,但不上档次,缺乏品牌专业。

2005年以来,根据学校十年规划的发展目标,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专业规模迅速扩大,专业数从18个增加到34个,所覆盖的学科门类从5个增加到10个。同时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其中文化教育大类有13个,由原来占70%以上下降现在的占38%;而非师范教育类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21个,占62%。总体上专业设置已上规模,但不上档次,不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发展趋向,大多数专业在广东省内缺乏名牌效应。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数比重较大,而揭阳市的师资市场需求已趋向饱和,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师资已没有市场需要,揭阳市以外市场也无法拓展,因此,师范教育类专业失去应有的优势和就业竞争力,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学院领导重视与解决。

2、教学改革力度不够,专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专业的建设水平不高,教学改革力度还有待加强。学校“2.5+0.5”、“2+1”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课程建设水平不高,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还较少,网络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不够,落实不完全到位;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

教学团队等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任务还很重,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有待加大力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需要加大执行力度。

3、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意识需增强 专业还没有成为教学建设的单元,往往以所在系部为主体,缺乏共享共建意识,各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意识不强,数量不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特色专业,创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定位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支撑,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内涵明确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努力提升专业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实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基本原则

1、主动适应原则。专业建设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并举,以内涵建设为主。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线,加强相关、相近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在已有优势专业的大类内积极稳妥发展新专业,加强各专业的

相互支撑,不断拓展专业服务领域。

2、优势特色原则。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学校的定位,充分体现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主线,重点支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打造真正的品牌专业。

3、质量效益原则。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科学设置新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质量为核心,努力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4、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实验、实习基地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三、“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合理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按照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规模,面向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特别是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揭阳市重点产业,以应用型工科、理科和经济学为主,积极申报10个新专业。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路,稳妥的地改造5个左右的市场需求面窄的文、理类传统专业,使之焕发活力;撤销少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到2015年,专业总量达到45个左右,基本形成专业布局与结构合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需求、专业数量与我院办学规模相适应、专业建设水

平普遍提高、专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格局。继续加强对师范教育专业建设的力度。一方面适当扩大五年一贯制师范生招生规模,一方面加强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教育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快非师范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造。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院教育资源为基础,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学院”十二五”期间专业群建设规划

2、落实创新“2.5+0.5”、“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建人才培养特色。

落实“2.5+0.5”、“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为建设平台,以课程为建设重点,认真研究,科学设计,整体推进。鼓励支持各专业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以“2.5+0.5”、“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2.5+0.5”、“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文学、理学等传统优势基础学科专业为试点,走由单一专业

向复合型专业转变之路,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激活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办学活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共同形成“2.5+0.5”、“2+1”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式体系。

加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力争创建2个左右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级品牌专业,建设10个左右校级重点专业,提升我院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十二五”期间建设8个院级特色专业,建设2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加强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体系,“十二五”期间建设15门院级精品课程,争取1至3门省级精品课程、项目课程,力争把大部分课程建成网络课程、项目课程,并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中有所突破。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争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标准达到4500元,初步满足各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所需的实验条件。同步建设与学院招生专业和在校生规模相适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使实训设备达到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要求的生均4500元的要求;加大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力度,对现有实验室、实训基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实训基地整体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全面启动实训基地管理、实训室管理、实训教学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质量和教学效果;模具专业实训室建成达到能独立生产加工各种模具加工基地;与企业共建温室大棚,形成规模化生产,为学生实验实训创造有利的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达到每个专业不少于4个实训基地。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建设5个左右的校级教学团队,创建1个省级教学团队。组织实施好教授培养工程。完善制度管理,配套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创造有利条件,营造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对科研、教学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给予重点扶持和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高职称比例,提升师资队伍实力,力争三年内实现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达10人。

“十二五”期间教学团队项目计划

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研究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十二五”期间将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育规律,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方法的教研活动。积极推介先进的教学经验、典型的教学方法等,“十二五”期间评选出5个院级教改项目,继续评选院级教学成果奖,争取“十二五”期间有1-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

完善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以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建设为重点,完善管理与监控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是转变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改革。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完

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和岗位责任制,以教学团队为依托,优化教学模式,逐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适应市场需要的实践性教学、体验性教学,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二是建立由教务处、系部、教学督导室、学生信息小组等构成的立体质量监控体系。由系部自查日常教学工作运转情况,教务处全面检查督办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聘请行业专家、校内教学专家、督导员组成的教学督导工作组,检查督导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信息员定期反馈教学情况,形成全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三是逐步建设由行业、学院、学生、用人单位四方构成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学院的专业建设质量、课程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情况、实验实训情况、毕业生质量情况等进行跟踪评价。依照岗位(群)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完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学生技能训练标准,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工作规范,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争取“十二五”期间推出10项院级教改项目,2项在全市及至全省有影响力的教改项目。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5专业设置计划

四、“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管理,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开展专业评估工作,建立专业发展预警机制,实施“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全面开展专业评估工作,根据《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科学制定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和专业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的论证,建立专业发展预警机制,指导专业结构、规模、质量、数量协调发展。建立健全新专业建设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新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新专业的建设与评估检查,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新专业,加大资助和管理力度,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

实施专业带头人制度,推进专业建设全面发展。遴造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教师担当专业带头人,全面负责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学院结合专业评估,对专业带头人进行考核,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_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全面实行课程质量负责人制度,聘请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加强课程建设规划,实施“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充分发挥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带头作用,提高学院整体课程建设水平,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照突出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建立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建立适应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通过教改立项工作,促进教学手段改革,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工作。实施“立体化教材建设计划”,加强教材建设。通过教材质量评价,鼓励选用获奖教材和规划教材,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编写一定数量具有特色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教学团队的

合作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促进教学研究,开发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与质量

按照学院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的提升和优化。实行引进与聘任的结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兼职(含返聘)教师聘任力度,高度重视人才的稳定工作;完善师资培养方面的管理规定,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师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尤其要注重教师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开展新进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等活动,树立一批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的师资队伍;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每年为学生授课制度;完善专业带头人制度。到2015年,建成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品德高,结构合理,能支撑我院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的教师队伍。

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保障“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计划”、“实践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计划”、“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和“立体化教材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新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学生学科竞赛和教师奖励的经费投入。

4、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

专业建设是一项整体工程,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促进教学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各教学环节的管理,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强化系部的教学管理职能。

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推进公共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的共享,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和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实施“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计划”,推进实验室建设,形成按功能区划、跨系部的公共实验教学大平台;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推进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按照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实施“实践基地建设计划”,优化整合校内实训基地,着力打造开放式、共享型的校内实训中心。优化调整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将实践课程纳入课程建设范畴进行重点建设。增强实践教学时间,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灵活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4951/302200165470.html

更多阅读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 淮南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来源:1 点击数:1906次 更新时间:2013-6-5 18:25:0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2009-2012年)一、专业建设背景(一)行业背景电子商务自1998年开展第一笔网络交易以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网上购物这种

转载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潮汕校友会 广东海洋大学校友会

团结!原文地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潮汕校友会作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2012年,在各地区校友会负责人的商议决定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潮汕校友会”正式成立!截止目前,总共有7大地区加入,分别为:汕尾,普宁,揭阳,潮南潮阳,澄海,汕头,潮州!(成员仍在

声明:《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_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为网友想不到的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