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偏北风多,冷空气频繁,降雪概率大,而人体五官与冷空气反复“交锋”,容易患病。
鼻出血
又称鼻衄,因鼻粘膜小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动静脉血管网破裂引起。冬季气候寒冷干燥,鼻粘膜易结痂,人们常用手挖鼻孔从而导致出血。冬季又是感冒和鼻炎发病高峰期,而这两种疾病都容易引起鼻出血。因此,冬季应注意预防感冒和鼻炎,并克服挖鼻孔的坏习惯。
小编推荐:冬季警惕三种常见病缠身
口角炎
口角皮肤和粘膜交界处潮红、脱屑、糜烂、皲裂、出血、疼痛称为口角炎。冬季空气干燥,人们在嘴唇发干后就会不自觉地用舌头去舔,由于唾液在干燥空气下很快被蒸发,所以越舔越干,从而导致嘴唇、口角的干裂。此时,口腔中的细菌乘机侵入口角,引发炎症。另外冬季进食新鲜蔬菜减少,造成维生素B2的缺乏,也可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小编推荐:预防冬季传染病从身边做起
耳冻疮
耳冻疮的形成主要与机体对寒冷的异常反应、肢端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耳朵的血液供应比其他部位少,除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裹着,里面的血管很细微,保温能力较差,因而很容易被冻伤。此外,耳冻疮的复发率也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都复发”。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耳部保暖。
小编推荐:寒冬如何防治五类“假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