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焦点是争夺上党郡,这一战留下纸上谈兵之说.在战前,这块地方既不属于赵国,也不属于秦国,而属于韩国!它好象一张有毒的馅饼,从天上直接掉进赵国的嘴里.
公元前265年,秦国开始大举侵韩,攻城掠地,三年后就已经断绝了韩国本土与上党郡地区的联络.韩国恐惧起来,打算献出上党郡向秦国求和,不料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甘心,把上党郡十七县献给赵国,最后导致秦赵之间的战争!
如果从当时的战略态势上看,赵国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的.
上党郡不但是韩国的战略重镇,也是秦国通向赵国的门户.秦国连年征战,已经夺取韩国,魏国的许多战略要地,主攻方向开始直指赵国都城邯郸.倘若再占上党,秦国可以形成由北,南,西三面夹击邯郸的态势,特别是上党地势高,被看成邯郸的天然屏障,它若被秦国占去,邯郸就危险了.
当时,秦有吞天下之心,即使赵国不接受韩国的地方官献来的上党,秦国只要占领那里,下一步也势必攻打赵国.
所以,与其听任秦国占领上党后,居高临下直攻邯郸,还不如赵国先占据上党郡有利地势,抵御秦国,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战略战略防御,从当时赵国尚能在邯郸地区集结40万名训练有素的将士,廉颇率军在长平与秦军相持三年来看,上党即使是张毒馅饼,赵国也必须梗着脖子往下咽.长平之战非打不可了.
赵国经不起消耗战
战争开始前,赵国君臣认真考虑过敌我双方的态势.秦军远道而来,又有好战嗜杀
就是在战争的头三年里,赵将廉颇为什么坚守阵地,与秦军对峙的原因,难分难解的战局倘若持续下去,将越来越身有利于赵国的方向倾斜.可是,没有想到后来先缺粮的居然是赵军.
赵国总共动员了50万人参战,粮草与武器装备的消耗极大.战争进行了8个月,赵国的经济已不堪重负,战略储备也将消耗怠尽.据说,廉颇甚至命令士兵在夜间高声点数,好象在搬运粮草,以迷惑秦军.当赵国向齐国求援的时候,这个曾经拍过胸脯的盟友居然拒绝,楚国也袖手旁观.
发生这种出卖行为,是因为齐国和楚国的国君都换人了,秦国也对它们施加了很多外交压力.更重要的是,当进战国七雄从秦,赵,齐,燕,四强变成秦,赵两强.其余五国对赵的恐惧甚至大于秦国.赵国败,六国尚能象以前一样联合对抗秦国:若赵国胜,秦国龟缩关中,那么赵国势必扩张,而扩张 的方向不会是秦国,只会是跟赵国的宿仇的燕国和魏国,甚至与赵国结盟的齐国,就这样,赵国失去了援助.
世人皆以为秦军道远,运粮不易,殊不知秦军通过渭水,黄河,洛水船运粮草,不耗人力牛马,畅通无阻.两军对峙一旦成势,要指望秦军断炊,除非是秦国遇到大荒,可秦国是战国时代最强盛的大国,坐拥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光是囤积的军粮也足够应付一两年的了.
既然消耗战打不下去了,赵国数次命令廉颇出击,速战速决,廉颇鉴于战场形势,拒绝王命.赵王别无选择,只能派愿意打速决战的将领赵括去把廉颇换回来.秦王派人散布谣言,未必就能扰乱赵国的决策,关键还是形势所迫.
重步兵打败轻骑兵
放开白起的智谋更胜一筹不谈,在上党这个地方,赵军与秦军不同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成败.
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彻底的军事改革,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部队,在与匈奴的交战中屡建奇功,当时的赵军骑射名动天下,且坐骑多是塞外良马.若在开阔平原地带,纵横驰骋,秦军终非赵军对手.
秦军擅长于使用步兵,秦军重甲步兵号称
上党之地纵横六百里,山峦纵横,河流交错,在这样的战场上,轻骑兵会受到地形的制约,重步兵可以依托地利作战,在长达三年之久的对峙中,秦军深挖濠沟高筑壁垒,多置擂木炮石攻防器械,对赵军骑兵突击的限制也就越来越多,等到赵国不得不寻求决战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发挥自己轻骑兵的优势了.
弩箭的射程可达300米,有效杀伤距离150米,再加上秦弩兵队列是三排轮番射击,有效地保证了攻击的连续性,秦军万弩齐发,赵军一个个倒下,赵军统帅赵括就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
被射死的,.残余的赵军士兵惊魂未定时,青铜矛戈组成的秦军步兵方阵,已经象一堵堵城墙一般压过来,.秦国步兵配有7米长的长矛,3米长的戟,攻势凌厉,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秦军重视赵括才能
古代战争,经验才干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廉颇实战经验丰富,刚开始,他也想夺回上党,但面对强大的秦军,结果是损兵折将又失地,当时秦军的统帅是王讫,赵括来了以后,秦王才换上白起,王讫改做副手.
在秦王看来,对付廉颇用王讫就足够了,白讫是专门用来对付赵括的,可见,秦王对赵括相当重视,不敢掉以轻心.
而赵括在长平之战以前,也有过不错的战场表现,公元前280年,赵括随父赵奢,攻打齐国的时候 ,曾经用释放俘虏的,往城里抛粮食的方法,在一个月之内,拿下由最擅长守城的墨家弟子把守的麦丘城:公元前270年,赵括又向父亲献策,用暗中挑拨的办法,击溃从韩国借道的秦军!
刚到长平前线的时候,赵括也显示出熟读兵书的指挥能力,他命令一部分军队佯攻沁水,给秦国本土造成威胁,然后,又率领军队猛攻白起,准备让秦军首尾不能兼顾,几个回合下来,秦军果然节节节败退!!
即使在最后突围的战役中,他的排兵布阵,也是很出色的,他用三分之二的军队,顶住倾巢出动的秦军,用三分之一的军队分作两队交替轮换,猛攻秦军穿插部队,秦军渐渐不支,秦昭王
在赵军被围困后,赵括表现上佳,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不利条件下,他率军顽强地同敌人战斗了49个日夜,并身先士卒,率赵军冲击秦阵,秦军万弩齐发,,赵括身中数十箭,犹呼向前,力战而死!!
赵括的拼死反击,给秦军造成巨大的伤亡,长平大战以后,秦国不仅没能乘胜灭掉赵国,反而数次被其余五国痛击,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阳效区,二十多年之后才恢复元气!!
这是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战争,双方的胜负,并不是我们今天看起来那么简单,各国关系,地理战略,战术特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战将的谋略相对来说, 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