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爱上写作跟想吃雪糕有关,也就是说,她最初写日记是出于对雪糕的热爱。当时,蒙蒙刚上一年级,还不到7岁每个星期天就都跟在我屁股后面跑。我上邮局,她上邮局;我上菜场,她上菜场,为的是吃那一周一次的雪糕。有时是去的路上买,有时是回家的路上买,反正只有一支,所以她就忍住不在去的路上买而在回家的路上吃。这样就可以晚一点吃完,回到家还有雪糕的余味在喉咙里打转。
又是一个星期天,蒙蒙跟我一起上街,我在校门口的小商店复印文章,售货员递给蒙蒙一支6元的雪糕。孩子拿着雪糕没敢打开,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说:“妈妈,阿姨给我的是6元一支的。”因为女儿每次吃雪糕,我规定她只能买2元一支的,现在居然买6元一支的!我听了,毫不客气地对女儿说:“退回去,最多买2元一支的!”小女似乎感到理屈,乖乖地把雪糕退回去了,换了一支2元的。
事后,我说小女,你吃妈妈的硬是不心疼,什么雪糕6元一支?她说她没吃过。我说,妈妈也没吃过,没吃过的东西多得很,能够看见就要吃吗?等你以后自己挣钱了,你愿吃什么样的雪糕都可以,现在吃妈妈的,就不能买这么贵。妈妈的钱,还要安排一家人的生活和你的学习。
小女说:“好哇,我以后自己挣钱买雪糕,愿吃多少就买多少!”
我说:“好哇,你不吃饭,整天都吃雪糕我也没意见。”
小女高兴了,在心里憧憬着每天只吃雪糕不吃饭的那一天。
看来孩子也会有阿Q精神,也会有南柯一梦的幻想。总之,那天她没有吃上6元钱的雪糕,但是她一点不沮丧,而是沉浸在自己挣钱买雪糕吃的幻想中。
突然,她发现了问题,说:“可是等我能挣钱了,不知还要多少年!我都不能吃我想吃的雪糕了!” 我一听笑了,“说得也有道理!”我说,“这样吧,妈妈每月给你10元钱吃雪糕,如果吃2元一支的,每周都有雪糕吃,你要吃6元一支的也可以,只是有两个星期都没有雪糕吃了。”
女儿听了很高兴,说:“如果我买1元一支的,就可以吃10支了?”
我说:“正是!你还是挺会算账的嘛。你要妈妈买的时候,专挑贵的买,可是没有买过1元一支的呀,贼精!”
女儿嘿嘿笑。
以后女儿每次都买1元一支的,再不挑贵的买了。上街的时候,去的路上买一支,回来的路上再买一支。来回都有吃的,可把她美得不行。
一天,孩子边吃雪糕,边跟我上邮局取稿费。她说,要是我现在能像妈妈一样挣稿费就好了!我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
我听了,心里一动,说:“好哇!你每天写日记,妈妈给你发稿费,写一篇,挣5角稿费。如果你天天写,一天5角,10天5元,一个月就是15元。”
女儿一听,兴奋极了,说她愿意写,可是她刚刚学认字,很多字都写不来。我说写不来,没关系,用拼音代替。
从此以后,我取消了女儿每月10元的雪糕费,改为她写日记我发稿费,不能让孩子滋生懒惰心理。有了“铁饭碗”的雪糕钱,干吗还要费心去自己找米下锅呢?
我准备了一大把散钱,孩子写一篇,我就给她5角,一手交日记,一手给钱,决不欠稿费。她接连写了3天,挣了1元5角。她感到这个稿费太难挣了,嘴里嘀咕:还是吃现成雪糕好,又不写日记。可是现成的雪糕钱又被取消了,可以想象孩子是多么得进退两难呀!我怕她打退堂鼓,气可鼓,不可泄嘛!我得帮她一把,提高她继续挣稿费的勇气。
我说,要妈妈提示的日记,5角一篇;自己想出来的日记,8角一篇;写得好的,就1元一篇;写得又长又好的,就1元5角一篇。
这下子调动了女儿的积极性,她写日记更加起劲了,硬要写8角一篇的日记,还拼命把日记拉长,每次写完以后,把字数了又数,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一心想得最高稿费。有时,她实在想不出该写什么好了,就到电脑桌前对我说:“妈妈,你给我提示一下,不要扣我的稿费,好吗?”我说:“提示一下可以,主要要养成你自己动脑筋的习惯。”
小女手里有了两元钱后,她急急忙忙去买了一支1元钱的雪糕,又去买了一张9角钱的卡通画,手里只剩下1角钱了,她对我说:“我没钱了!”我说,没钱是你自己的事,我不管你怎么用,要想有钱就自己写日记。
小女被驳回去了,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那个星期天,她发狠写了两篇日记,捧到我面前。看她那小样子,很感动人的,我慷慨地给了她两元钱,作为鼓励。她接过钱的时候,满脸都在放光,哈哈!她一天赚了两元钱呀!
她似乎体会到没钱看妈妈脸色的难堪,挣钱的不容易,竟然再也舍不得买雪糕了,连1元钱一支的棒冰也不吃了,把钱统统存在月饼盒里。小女懂得了节约,知道钱来之不易,我感到满意。
后来,我又把蒙蒙一年级时写的5本日记,变成铅字,加个漂亮的封面,署上女儿的名字,来了个内部出版(因为水平当时不太高,尚不能发表),并且让孩子把内部出版的日记拿到学校给老师和同学们欣赏,来增加成功感,以激发更大的进取心和努力。8岁时日记投稿被登,蒙蒙高兴得一晚都睡不好觉,后来我趁热打铁,当天晚上和孩子算了一笔账,只要坚持到三年级就有15万字,以后就可以出书了。蒙蒙听了非常兴奋,以后每天都自觉地坚持写日记;到10岁时已出版了两本书。
张世君很巧妙地利用蒙蒙最喜欢吃雪糕作为增强诱因的奖励,引导她写日记。用钱激励孩子除非特别情况且懂得原则效果才好,否则会有很多负面影响。首先让孩子感到赚钱不容易,并且孩子得到奖励的钱是用来做他最喜欢的事情时,激励作用才大。但蒙蒙在做家务劳动时,也提过让妈妈给钱。张世君就没有同意,而是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你是家庭中的一员,帮助做家务是你的义务。当以钱作奖励时,尚要引导孩子培养他用钱的能力。
一、关注与赞美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增强的行为发生之时或之后立即给予,否则刺激物会失去效用;
2.若是在不当行为之后给予注意,该不当行为可能被增强。
比如,孩子在商场看上了一种价值不大、价格不菲的玩具,妈妈不给他买,他又哭又闹,又撒泼,妈妈没办法,就给他买了。这就是误用了正强化,助长了孩子任性这种不良行为。
运用正强化时需要注意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用正强化制止不良行为。比如,孩子赖床不起,妈妈说:宝宝快起来,你要现在起床,妈妈给你两块巧克力。孩子起床了,我敢保证,第二天孩子更要赖床。因为妈妈教他的,赖床就有巧克力吃。又比如,孩子撒谎,妈妈对孩子说:“你以后如果不再说谎的话,妈妈给你买玩具小汽车。”再比如孩子吃过瓜子壳乱扔,妈妈说:“不要把瓜子壳乱扔,听话,过一会儿,妈妈给你买冰淇淋吃。”
心理学研究表明:“用奖赏来制止不良行为,奖赏就成了贿赂,暗示着规则本身没有内在的价值。”孩子不能从中汲取教训,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孩子还会认为:我再犯错,无非是得不到奖赏而已。没有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改正不良行为就缺乏足够的动力。
爱华刚生了一个小孩子,再加上原有的两个小孩,一个3岁半,一个6岁,使她经常忙得无暇休息。为了减少工作量,爱华决定让3岁半的儿子陶立帮助保持房间的清洁。当陶立首次主动或被动地收拾自己的书、衣服或玩具时,爱华立刻称赞他。遗憾的是,陶立在收拾过后总会留下一些玩具,东一个西一个地散在各处;衣服也是小床上一件,椅子上一件;而书本不是放在玩具箱里,就是放在地板上,没有放在原来的书架上。
她决定指导孩子如何做,于是说:“儿子,来,我们一起来清理你的房间!”接着,她又说,“首先,我们先来收拾玩具,我看见玩具有的在地板上,有的在床铺上,而且还看到一个玩具掉床底下去了。我们一起把它们放回玩具箱,好吗?”当陶立正在收拾玩具时,爱华不停地赞赏他,“你做得好棒啊!”“你的寝室看起来多么整洁啊!”然后,她又说:“你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你收拾好了所有的玩具。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是否还有一些书不在原来的位置?”这时陶立发现有一本书在椅子上,于是,跑过去拿起来放在书架上,爱华再次赞赏他。然后又说,“我还看见一本书放在你的玩具箱里,你能不能找出来呢?”陶立又立刻将玩具箱里的一本书拿出来放回书架上。接着,爱华将注意力转移到衣物上。她帮助陶立把鞋子放回鞋架上,并将脏的衬衫、内衣挂在衣钩上;然后,她牵起陶立的小手站在房间中央,说:“看呀!陶立你清理了自己的房间,看起来多么舒服。玩具已在玩具箱里,书都放在书架上了,鞋子放在鞋柜里,脏的衣服也已挂在衣钩上,你帮了妈妈一个忙,妈妈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