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古典兵法谋略之间的智慧其实是相通的,你承认吗?
或许有人会说,都二十一世纪了,古代兵法真的有用吗?其实我们修炼鬼谷子纵横学的,是通过鬼谷子思想中发掘纵横家的智慧,来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
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是鬼谷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看来,依然还有很强的应用和借鉴价值的,比如在商业应用方面,比如在沟通技巧方面,比如在谋略博弈方面。但是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鬼谷子的思想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迷信,而是应该充分的体察思考和实践,从中去掌握鬼谷子的高深智慧。
如果没有应用价值,那么学习鬼谷子本身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过经常有朋友问,他学习很长时间的鬼谷子,为什么在应用起来却很难,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甚至是有些地方与其他兵法是矛盾的,比如《鬼谷子捭阖篇》里有这么一句话:欲捭之贵周,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这句话在告诉我们想要说话引导别人一定要做到周详,想要听话分析别人一定要做到周密。
鬼谷子教导说当我们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思考到方方面面,做好最全面周祥的准备,比如对游说的对象,游说的时间,游说的地点,游说的内容,游说的技巧,甚至有所谓的氛围等等都需要做到尽可能周详的准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我们的意见,继而达到目的。
同时当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采用沉默听别人说话去分析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周密,什么叫周密,那就是一定不让让别人发现,如果让对方发现你在揣摩对方的思想,那么他一定会有所防备,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你瞧,鬼谷子的思维就是这样满满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在一捭一阖中,一开一闭中实现了沟通的目的,达到了游说的效果。
但是在《三十六计·瞒天过海》里面还有这么一句话: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这句话似乎告诉我们一个相反的道理,准备的太过充分防备周祥,往往会让人斗志松懈。所以三十六计的作者认为事情准备的太过充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为当人们忙于防备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这时候对手就可以用欺骗的手段在暗中谋划,隐藏真实的目的,用假象迷惑,最终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让人防不胜防。 那么二者矛盾吗? 其实不仅不矛盾还可以融会贯通。因为实用瞒天过海之计是己方处于劣势被人控制,处于不利的情况下。这时候采取谋略是为了达到转危为安的效果一种计谋,因为利用对方的一时疏忽且不易察觉的状态下而应用的一种谋略。瞒天过海的瞒,其实就是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瞒天过海为以欺骗隐瞒为主的,在用进攻欺骗的时候更加应该要考虑周详,策划隐秘,否则如果不够周密的话,一旦被人察觉,反而弄巧成拙。
到底应不应该周祥呢?当然应该,三十六计的作者其实是告诉我们要掌握时机利用对方的疏忽,不够周祥的时机,进而采取行动的计谋。
所以你看鬼谷子的思想和三十六计的计谋打法不仅不矛盾,二者之间反而可以相互融合,融会贯通,使谋略术数的使用,达到更精准的效果。
同样对于学习国学思想,我们做人也是一样,应该多包容,少分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吸收和学习国学思想。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