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整理,疏漏之处,有待增改。文中所及,代表的是一种观点,未可尽信,对儒释道的认识,还是要身体力行。可以肯定的是,儒家和佛教都十分重视“行”的哲学。至于宗教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宗教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仍需探索。
楼宇烈: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提到宗教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很多遐想。长期以来,除了宗教学系或者哲学系的学生有宗教学习之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宗教方面尝试性的教育,因此大家对宗教的了解会有很多盲点,会有遐想。
宗教,这几年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包括佛教也是这样,在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佛教这几年的发展尤其迅速。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后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认为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比如说,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掌握,对人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于是产生对神灵的信仰;很多被压迫阶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一些原因产生了宗教信仰,当然宗教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果产生宗教根源消失了,宗教也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幻想宗教会消失,是不现实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性和
人的认识的有限性这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宗教是永远存在的。必然的事情一定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偶然性事先是不能把握的,如果事先可以把握就是偶然,偶然就带来很多不可知。
举例:飞鸟飞过,恰巧落了鸟屎路在人身上:落在佛陀身上,落在他人身上,或者落在自己身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说,前世因,后世果。唯物主义不承认命运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例如树上美丽的花被风吹过,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厕所里,人的命运就像这花,落在路上(富贵人家)和落在厕所(贫贱)都是偶然。这显然是变了样子的宿命论说法。必然和偶然这对哲学矛盾,纠缠不清,也是导致宗教存在的原因。
科学发展了,或者社会变革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宗教就会消亡?这是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了必然和偶然,就了解,宗教的存在是有根源的。
正常的人都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精神和心灵现状),都希望不断的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对一种神圣的东西有向往,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依靠依赖,有这么一种力量的支撑,对超自我力量的情感寄托,都是产生宗教信仰的一种根源,不是必然会产生,但是至少是一种根源。
事实证明,不是科技的发展,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科技的发展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对宗教的需求。
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人们的身心被弄的疲惫不堪,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的解脱,比以往更迫切。现状是,全球我们的科技越发达,我们的宗教就越发展。人们在越来越收到自我创造技术的约束时,就越需要人文的关怀,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文的关怀,宗教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给人心理的关怀。宗教的存在具有长期性。
这些年来,我们更多的认识到宗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道德体系,有助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建立,有助于人心灵的成长。
这几年我们又提出,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希望宗教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要做到这样,就要允许宗教走向社会,但是现在的规定是宗教只允许在宗教场合出现。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呢?有,那就是让社会走向宗教,让寺庙敞开大门,例: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1992年开始),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3次;今年全国有20多家寺庙举办生活禅夏令营,十几年增长了20倍,可见这个发展是相当快的。
1997年,国务院发表宗教白皮书《中国宗教信仰现状》,记录共有寺庙13000,到现在,至少增加了2000多座。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佛教得到迅速的发展。寺庙的规模在扩大,佛教的相关杂志和网站越来越多。
对于佛教,需要有一些正确的认识。为什么有人说:“本来有文化的人,信了佛教之后没有文化了?”应该说,信了佛教,应该变得更有文化,更有品味,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人对佛教
还没有“正信”。佛教是反对迷信的,是一种理智的的信仰。所以有人说佛教是一种理性,充满人文精神的宗教,是一种依靠智力解脱的宗教。有的宗教是透过神灵的形式来表达人文的关怀,而佛教不是强调这点,而是强调人的自立,即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超越生死。这点,可以从佛教的产生和佛教的教义教理看出来的。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在当时的印度环境中,是以异教的形式产生的。印度是宗教情感最浓,抽象思维很强的国家。在印度,宗教信仰是全民性的。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教,第二是君主武士,第三是商人,最低是奴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主流印度教,是从婆罗门教演变过来的。世界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印度教吃全素,连鸡蛋都不吃。佛教对其他学说归成两大类,认为其他哲学学说讲的因果学说是不对的。
一:邪因论,即不正确的因。将一切归结于神,神创造一切。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安于现状,从来不去争取。甚至于坐公共汽车,看见有高等阶层的人,就不上车。另外的学说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物质构成的。
二:无因论,即世界是偶然的,事物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都是自然而然的。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当时印度存在这两种因,反映出来的思想“常”,永恒不变和“断”,事物之间没有联系。佛教认为这两种思想都是不正确
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果的。每个事物或者行为,都会造成
“因”,结出“果”。有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是一种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原因。某种意义上,佛教认为,人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
袁黄《了凡四训》,“命由己造”。了凡自小,体弱多病。母告之,学医治病,守本分。某日遇道士,算命曰:“命有官相,应读书。无后”。遂立志读书,果中,为官。越发相信道士算的命。又一日,见云谷禅师,云:“命,怎么可以由人算呢!”命不是算定的,是要勇于和命运抗争,突破束缚,创造更好的命运。
很多人现在理解,佛教的因果为定论,这就成了宿命的想法了。佛教也教人超越生死,超越自我,造新的因,结新的果。自己造的因,也是自己造的不是神规定的,既然是自己造的,为什么不能自己改呢?佛教中有两句话:“自作自受”,自己造的业,自己承受果;“自信自度”,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佛教的诞生,在当时印度的正统思想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受到当时正统思想的挤压。婆罗门教在历史上有两次很大的改革,都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变革发展,成为现在的印度教。佛教也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在原始佛教,完全排除神的,到了大乘佛教也有神的出现。
在佛教中有两个概念佛,菩萨。佛,是音译,最先翻译为“浮屠”,“佛陀”,慢慢就成了“佛”,它的意思是“觉”悟。在
原始佛教里面,佛只有一个人,释迦牟尼,是真正觉悟的人,并以它的觉悟开导其他人,使其他人也觉悟。它有十个称号,如“世尊”,世间所尊;“两足尊”,为人所尊;“人天师”,人界和天界的老师。菩萨,也是音译的词,是两个词的组合“菩提萨陲”,“菩提”是佛陀,“觉”的意思,“萨陲”是有情的终生。佛教认为,世界分有情和无情两类,有情就是有生命的,有感觉的;无情就是木石等无感觉的。所以菩萨就是上面的缩写,意思是“觉有情”。凡信仰了佛法,有所觉悟,就可以称为菩萨。
佛教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到了大乘佛教之后,就出现很多种佛,不仅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还有十方的佛,西方的佛(阿弥托佛),东方的佛(如,药师佛)。大乘佛教再发展到后来又出现密教,就有了更多修行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这里面受到婆罗门教,道教等影响。在早期、中期的佛教里面,这些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表征性的,而非神灵。在印度公元1世纪才有佛像,考古发现,印度佛像是受到希腊文化影响(见《纳兰陀经》,记载希腊的王与佛教主的对话)。
《金刚经》中,菩萨只是泛称。《韦摩诘经》中就出现了很多的菩萨。这些菩萨的命名,不是表征灵性,而是含有佛教的某种教义,表征一种精神。
四大佛山:五台山,文殊菩萨表征大智慧,大智菩萨;峨眉山普现菩萨,表征行,实践精神,大行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九华山地藏菩萨,愿立,从儒家的角度讲就是立志,
立志之后才有行动,大愿菩萨。有愿立,志向才能达到目的。地藏菩萨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慈悲是佛教最根本的精神,但是慈悲不是一般的同情心,不是有困难就伸手救人,它是从根本上破除人种种的无名愚痴,颠倒妄想,开发人的智慧,所以慈悲是和智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智就是自觉,悲是觉人,自度度人。大乘是相对小乘而言,大乘是度人,小乘是度己到彼岸。所以大乘佛教认为小乘只是自了,大乘就是让众生和我一起到彼岸。这也就决定了大乘佛教的发展,是一种出世,也是一种入世的精神。
佛教中,出家,不事亲,不事君,在中国的传统是不忠不孝,剃度更是不行,和传统观念冲突。佛教中讲个人因果,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生命的延续,不是个人的延续而是家族和种族的延续,父母传到子女,一代一代,作为个体而言有生就有死,个人对生死看的不重,但是对子女看的很重,自己的生命在子女身上得到延续。这就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生命观。在印度,父债子还是很不可思议的,而在中国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人的负担比较重,要对自己,父母,子女负责;西方人只要对上帝负责,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印度人只要对自己负责。所以中国人总要瞻前顾后,要考虑子孙后代,讲大的生命观,天人关系。
在大乘佛教中,出家是为了更好的为整个社会,为整个家庭服务,是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小乘佛教仅是自己解脱,从这种意义上,大乘佛教不是单纯的出世。既然要度众生,就必然要回到社会,这样来看,出家或者不出家不是信佛的主要标志。在家的居士也有得道的人,如韦摩诘,榺曼夫人,虽然都是居士,但是做的是出世的事情。佛教讲六般若密。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弘扬佛法,让更多人提升智慧,摆脱痛苦)。慈悲含义,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救人于苦难,予乐拔苦。大乘佛教就是要体现这样一种根本精神。要维持这样一种精神,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组织和形式,因此有出家众,也称主持僧,如果没有主持僧,就没有办法组织和凝固这样的团体。出家也是一种献身,是为了维持这样的团体。佛教从东晋以后,慢慢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和延续。现在,儒家要生存下去,也需要以宗教的形式出现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在韩国,儒家也是以宗教法人代表的资格在政府部门登记出现的。而在中国,儒学靠的是个人的呼吁,个人的影响。佛教,有这么一批出家人在维系这样一个组织,有社会的发言人,有社会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现在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佛教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比一般的儒生大。儒家的发展必需有载体,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肩负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宋代以后,三教鼎立,三教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相容,又各有各的特色。大乘佛教是把出世和入世很好的结合起
来。近代以来,很多高僧和很多居士提出这样的口号:“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如果和红尘中的人一样,追名逐利,患得患失,出家还有意义吗?出家或者出世就是要放下一切,放下这种追逐,所以首先要有出世心,再做入世事。
佛教最喜欢的花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没有污泥就没有这么美丽的花,要开出这样美丽的花,要植根在污泥之中,佛教称五浊世界,就是充满各种污浊的世界。当然我们的目标还是要净化这个世界,在净化世界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反过来也可以说在净化心灵的同时,净化社会。就这一点来说,佛教与儒家不同。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些,“达”则想到自己,“穷”也想到自己,钻营。佛教则是“达”要心怀天下,穷的时候也要净化心灵。
佛教本身的思想和教义是很好的。佛教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佛教。”佛教就是说坏事不要做,做好事,洗刷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品。如果我们对佛教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求得自己的解脱,总是想依靠外界的力量解脱自己就会变成没有文化。“求人求神,不如求己”,要有这样的信心,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开发智慧。佛经《妙法莲花经》中讲,佛是为了大世因缘来到这个世界,“开佛之见,示佛之见,悟佛之见,入佛之见”,开示悟入佛之见(智慧)。佛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有,因缘就是各种各样的条件。有此业,才有此果,但是业要结出这样的果,还需要相应的环境
和条件。既然一切都是因缘,因缘有聚散,事物有生死,任何事物都是连续,也是不永恒的,也就是佛教说的“无常”,“诸行无常”。既然不是恒常的,所以就没有独立的自信,也就是无我。佛教三法印(佛法的标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一般的人会觉得一切都是永恒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人有生老病死,有相,一切都会变,既然变,无常无我,就没有必要这么执着。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什么还抱着这些苦不放呢!“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转瞬即逝。这也不是消极,既然一切都是一闪即过,我们就要立足现实,抓住当下。佛教最讲求:真现量,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比“比量”(推论的东西)更珍贵的东西。禅宗是最强调把握当下的:生在当下,活在当下,修在当下,正在当下,这样的人才是充实的。
佛教是理性和智慧的,核心是在实践,懂得一点,掌握一点,就去做。
送大家三句话:
1. 做本份事情。有伤心,有愉快,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生。做好本份事,是不断创造前进机会的根本方法。成功了高兴,失败了,不要气馁,继续想解决的办法。才能和机遇必需结合,才能发挥的最好。
2. 持平常心。按照本份事做了,就不要计较别人怎么评论。不去计较得失。
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拜访佛印,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回“放屁”,遂成佛门公案“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注:八风是指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3. 做自在人。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得大自在。能做本份事,持平常心,就能成自在人。身心都不受束缚。“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有分别心,有执着心,是自寻烦恼。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你,关键是自己怎么看自己,要自信,自立,自强。这样才不会为事烦扰,佛教的话说就是“对境不起心(相)”。相由心生,有相就有分别,有了分别就有了烦恼。大乘佛教的涅槃,是无住涅槃,不断的接近,不停息,对自己不断提升的过程。小乘佛教是无余涅槃。
对佛教要正确的理念,才不会走向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