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门墩】
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多数都有门墩,门墩是用来支撑大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一块经过雕琢的、具有功用的石头。门墩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鸟兽花饰,又叫抱鼓石。有方、圆两种造型。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儿,要媳妇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就伴儿,......。”这首《小小子坐门墩》的童谣,咏唱的就是老北京四合院院门的门墩儿趣事。一代又一代老北京人的幼年就在老奶奶那轻声慢语的童谣声中长大,伴随着老北京人成长的就有那古老的门墩。
关于门墩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还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门枕石早在汉代(公元前 206年~公元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开始使用了。或许从那时起,经过逐步演化,才成了现在见到的门墩了吧。门墩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
门墩与北京的四合院密不可分。门墩又称门座、门枕、门鼓,是安放在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固定门框,安插门轴作用的石质构件,是由“门枕石”发展而来。门枕石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并安插门槛,并由门槛分为门内和门外两部分。门内部分有一圆形凹槽称“海窝”,用于插入门纂,即门轴的下端,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开闭门扉的作用。门外部分历经演变和发展,逐渐成为宅院主人身份的标志,被称为“门墩”,北京人用儿话音,读作“门墩儿”。
【门墩类型】
四合院宅门外的门墩雕刻十分精美,由须弥座、锦铺和鼓身等部分组成,鼓身主要有鼓形和箱形两种,门墩身上雕刻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珍品。门墩也作为整个门枕石构件的统称,并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各有差异,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也还有一些其他变异的鼓身造形。
(箱形门墩构造图示)
(箱形门墩图示)
箱形门墩,形似书箱、钱箱,主人家多为文官或商贾。最初,箱形门墩带狮子雕饰的是高级文官,配其他雕饰的是低级文官,无雕饰的则是商贾之家。
(鼓形门墩构造图示)
鼓形门墩最初只有官宦人家的宅门,才能安放。但清中期随着捐官制度开始泛滥,捐官政策为商人扩充政治资本的同时也为鼓形门墩(抱鼓石)进入商贾大户奠定了礼制基础。清亡之后,宅第等级限制消亡,不少迁入北京的官僚、军阀、富户在新建、改建宅院时自不会受旧制之限,于是才有了北京城数量众多的抱鼓石门墩遗存下来。
(饰有守门狮子的抱鼓石是高级武官的宅邸)
鼓形门墩又叫“抱鼓石”,形似圆鼓。关于这种圆鼓子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官衙门前升堂击鼓和守门狮子的结合体,本用于官衙,后来安放抱鼓石便成了权利地位的门户象征;一说其本是战鼓之形,本为武官宅门的象征,抱鼓石的等级也由宅门的等级决定,原本雕饰有兽吻的抱鼓石是高级武官,没有的是低级武官。
(鼓形门墩图示)
【门墩图形的象征意义】
门墩的表面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多刻有蝠(福)、鹿(禄)、桃(寿)、喜鹊(喜)、穗(岁)、瓶(平)、鹌(安)、羊(三阳开泰)和钱等图案,这些吉祥之物,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这些门墩借助人物、草木、动物、工具、寓言、几何图案,表达了四合院的建筑者们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
桃为长寿的象征;“鱼”和“余”、“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狮子咬住绣球则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雕蝙蝠、桃子、鹿象征"福禄寿"。 以民间传说故事中“八仙”:汉钟离的宝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鼓,曹国舅的拍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八种物件的图案(所谓“暗八仙”)象征着八仙庆寿。
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很广泛, 表示“好事不断”。
(北京**新建筑门口摆放的与大门毫无关系、类似门墩的石刻物,显得不伦不类。)
门墩象征着北京的一个时代,具有历史价值;同时,门墩又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现在北京城市开发建设的速度很快,古旧平房改建成高楼大厦的工程随处都在进行,但与此同时,气派的门墩也与瓦砾一起在这个世上消失了。
(照片源自网络 向原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