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和微信上时不时地会弥漫着一点哀伤的气息。遇到一起生离死别的事故,亿万网友用转发的方式表示哀悼,很多人会贴上一整排点蜡烛的图标。然而,也有网友对此不以为然,就算满屏都贴着小蜡烛,有几分诚意呢?反正都一钱不值——他们认为这种廉价的悼念是对逝者的亵渎。我以前有个来访者,他的同窗好友去世了,学校BBS上铺天盖地的哀悼声,他非常生气地对我说:“你说这些人是不是作秀?又不认识人家,瞎掺乎什么!”
我不认为那是作秀。但是,我确实认为网友和亲友的哀悼性质相当不同。
严格来说,网友的哀悼并非针对特定这个人而发,更多是针对“人类”这个群体的脆弱,发出一种物伤其类的感叹。与至亲好友相比,网友并没有与“那个人”在一起的生活记忆,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关系,所以他们的伤感,往往是短时间的,浅层的。不像亲友所经历的,一想起那些还没对逝者说的话,没来得及陪逝者做的事,永远没有机会弥补时的怅恨悲苦。网友也无法感觉一段关系被生生夺走,仿佛从心里剜去一块肉时那种切肤之痛。
所以,网络的哀悼和现实最好有所区别。有一些热心的网友,在网上把哀悼活动组织得轰轰烈烈。但是,对逝者的亲友来说,是不宜从这类网络哀悼中寻求告慰的。
首先,网络的活动是很低成本的,而成本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这份情感的分量。中国的俗话里,有所谓“花钱解心疼”一说,就算谈钱太俗,也可以论时间成本。现实中有“人生除死无大事”一说,一趟仪式越是花费时间心力,越是意味着逝者在心中的分量之重,而在网上转发微博,写几句话,都是几秒钟的快捷行为,根本什么都不足以寄托。
其次,网络的哀悼行为依赖于文字载体。而文字对情感的表达,常常是流于表面化的。有研究者曾经探讨过,叙事是否是一种最合适的处理情感的方式。他们的结论是,在处理很多简单情绪的时候,写作对大多数人,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式。但对于处理复杂性的情感,表达有时反而会形成一种障碍。所以很多逝者的亲友宁愿默哀,也不愿意做悼念性的陈述。话说得越多,心里反而越乱。不说话的时候,倒更容易聆听内心的声音。
再次,网络的哀悼几乎没有门槛。表达哀悼的什么人都有,你来我去,谁也不认识谁。就好像一个设置在菜市场里的灵堂,热闹固然是很热闹,但另一方面就是嘈杂,反而让真正的哀痛者不得清静。而且什么声音都有,有人冷言冷语,有人插科打诨,有人批判,也有人反批判,有人发广告,乱成一团。这些让逝者的亲友看到了,也会心里添堵。
最后,健忘也是网络的一个特点,因为信息太泛滥,网上的哀悼行为往往持续不了几天的热度。一个新的热点新闻出来,刚发生的事就被淡忘了。这一点对网友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在乎这种哀悼仪式的人来说,难免还是有点寒心。
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网络的哀悼活动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这意义不像很多人所一厢情愿的,可以为逝者的亲友送去安慰,相反,它其实更多地是在安抚自己。因为,每一个获知噩耗的网友,都会在这样的不幸事件中深受牵动。正如约翰·多恩的诗:没有人是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这个人与那个人之间,永远存在着联结,而网络使这份联结更加紧密。因此,即便是陌生人的离去,也会冲击到我们的心灵,或震惊,或惋惜,或恐惧,或警醒,意识到人生之苦短,意识到命运之无常。曾经失去过亲友的人,更可能因此触发自己的创伤记忆,联想起那些悲伤的往事,不能自已。
而网上的哀悼,哪怕只是三五秒钟的转发或评论,也能在一瞬间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网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此刻我并不孤单,还有无数的人和我一样。这种共鸣看似微弱,但有时,也可以为灵魂深处带来一份温暖。我们通过网络共同领略到生命的严寒,而后,也通过网络抱团取暖。这是网络哀悼的价值,它让我们归属于整体。
有时,逝者身边的人也会从素不相识的网友那里收到祝福,感到安慰。但是总体上,我还是建议网络悼念活动离逝者的亲友稍远一点,保持尊重和克制的心意。逝者身边的人,也最好不要把网络活动作为寄托哀思的有效渠道。这种哀悼来得快去得快,情感充沛,高亢向上,但未必与哀伤的心态相合。现实中的哀伤,还是放在现实中处理最好。
李松蔚
(作者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心理学科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