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十周年祭

早起听到“印尼民众祈祷,纪念海啸死难者十周年”的新闻,心有感触:已经十年过去了!

不过,笔者和《羊城晚报》同事在印尼海啸发生之后去灾区采访;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笔者和羊晚同事再赴灾区,采访了另一场大的自然灾难。两次沿途所见的印象,十分清晰。

印尼海啸资料图

对比两次采访的经历,笔者发现:由于两地社会情况差异,尤其是灾难预警、灾后应对等方面的不同,灾难造成的后果还是有所不同。比较之下,可见发达社会与发展中社会的差异,绝不仅仅是物质上,或政治制度的差别,更体现在社会治理层面,包括教育。

在此声明,笔者不是专家,所见所想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所见所想。如有专家行家对此进行分析,必将更为深刻。

印度洋海啸已过十年,日本地震海啸也已经过了三年多。有些数据基本可以确定。比如两次都是超级地震,印度洋海啸的海底地震震级是9.3级,造成的海啸到达沿岸是最高处浪高30多米;日本近海地震震级是9.0级,造成海啸抵达沿岸时最高处近40米;两次地震都引起地壳板块轻微位移;从遇难人数看,东南亚海啸造成14个国家23万多人丧生,印尼是重灾区,确认有13万多人遇难;日本则海啸造成约1.8万人。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十周年祭

2011年日本海啸资料图

就两次灾区采访经历,笔者感觉印尼和日本在海啸袭击下,死伤人数差距巨大,其实和社会治理水平有相当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灾难的预防。印尼基本上没有什么预防措施,(估计其他同时受灾的国家也没有或很少),而日本的防灾意识却非常强。

在印尼采访时,和生活在难民营里的幸存者谈话可以得知,他们根本没有得到任何预警,都是在海啸袭来时才惊慌逃命。凭着最原始的观察感觉到危险之后,有车的驾车,有摩托的骑摩托,剩下的就靠双腿,都是凭着本能和生活经验在逃命。后来的研究发现,这次地震到海啸登陆,中间差了好几个小时,但没有人预警。

而在日本,尤其是在基本全部被毁的岩手县沿海小城大船渡,笔者在避难所和在此避难的不少中国研修生(赴日半工半读的青年,多在此地的海产品加工厂工作)都说,他们到日本后,公司立即对他们进行防震防灾培训:如果地震发生,该如何跑,往哪里跑;如果海啸来袭,怎么跑,往哪里跑。所以在那次大地震中,地震一发生,他们立即行动,按平时训练的方法,跑到地震避难所,几十分钟后,又有广播通知,有海啸来袭,他们和当地人一起再次逃难,按平时训练的方法跑到地市较高的避难所。果然,海啸摧毁这个小城,随后的几天里当地与外界完全隔绝,直到外界慢慢找来。

也有人解释,这是因为日本海啸频繁,印度洋很少有海啸,所以双方做法完全不同。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可以看出政府或社会,愿意在保护人的生命方面花多少成本。实际上,2004年的海啸灾难发生后,印度洋沿岸各国,也都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并且在2012年的一次地震中运行,发出海啸警报,不过那一次没有海啸发生。这种预警又没发生,其实在日本也多次发生。预测错误不奇怪,而且需要大量成本,但问题是关键时刻,它可以挽救很多生命。

从灾后救援看,印尼当时因为各方面设施不完善可以理解,但组织上似乎也很有问题,即便是各国首脑立即齐聚雅加达、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欧盟委员会主席都到场,但在如何救援、物资协调等方面却常常出现混乱,实际上也耽误了一些救援行动。而当时日本灾后遇到的挑战应该说更大,毕竟还有核泄漏危机等令人恐惧的事情,但在沿途采访(从东京一直到本州岛最北端的青森县)随处可见的是,社会秩序良好,人们依旧非常遵守秩序,并未看到惊慌失措的场面,志愿者和民间机构行动积极。当然,日本政府救灾也存在很多不足,饱受民众和媒体批评。

另外有一点,笔者认为,教育其实也很重要,尤其是对民众生活和生命有实际意义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后来看媒体报道才知道,在印度洋海啸发生时,海啸形成但在抵达海岸前,不少地区的海滩发生海水大幅度退潮(“海洋消失”)的现象。这是大海啸来临的前兆,印尼多地沿海地区的人并不知道,甚至还有很多人趁机捕捞搁浅的海生物,有些孩子深入海滩达2.5公里,结果海啸袭来,根本来不及跑;相比之下,在泰国普吉岛(也是重灾区)度假的一个十岁英国女孩,因为在科学课上学到这个知识,看到大海异常退潮,和母亲一起提醒海滩上的人,因此救了一些人的性命。可以说,这个孩子在课堂上接受的科学教育,其实是沿海各地孩子都需要接受的。

当然,自然灾难发生,人们如何应对,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不过两次采访经历,让笔者也深切感受,一个社会是否发达是否现代,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物质上,或许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人生命的重视程度,民间组织是否活跃,教育是否更加科学等方面。如果没有对人的尊重,也许会觉得投入巨大防灾财力是浪费;没有有效的民间组织,民众在自我治理和很多具体社会事务上,就发挥不了潜力;而教育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751/631310258865.html

更多阅读

2004年恐怖的印度洋大海啸实景照片-搜狐 2004印度洋海啸

2004年恐怖的印度洋大海啸实景照片2004年12月26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7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伤亡:1.在2004年12月26日的

印度女人的漂亮鼻饰 印度女人漂亮吗

2011-05-02 06:18:41|分类: 印度人文风情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楚良欢迎朋友赏阅印度女人的漂亮鼻饰楚良欢迎朋友赏阅印度女人的漂亮鼻饰印度女人的漂亮鼻饰图片来自网络 楚良编辑制作中国有句古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濒临太平洋

旅游市场:印度洋海啸打“散”了国内元旦春节旅游团

旅行社对恢复情况不显乐观   “原定在元旦期间发往东南亚岛国的旅游团已经取消,春节期间的旅游团仍然可以报名,但能否如期出发,旅行社和游客们都在观望。”北京各大旅行社近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此次印度洋地震和

手机在印度洋海啸灾难援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手机在最近发生的亚洲海啸灾难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帮助人们迅速共享相关信息,并使相关部门迅速筹集大量救援物资成为可能。   到目前为止,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海啸已经使大约12.5万人遇难。而手机却使幸存者们及时地让家人和

声明:《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十周年祭》为网友夜场玩暧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