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篇: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惩罚教育的细节要求
2011年6月20日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意一些教育的细节要求,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卓越教育家的良苦用心,这些细节也是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同样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反思。
1、不要对儿童进行大声训斥。教师的大声喊叫会把儿童弄得惊慌失措,这是对儿童的行为举止、学习态度所做出的最简单粗暴的反应。这种反应里包含着一种本能的因素。在大声喊叫中,会丧失真正的人所常有的情感。大声训斥会使儿童的良知变得迟钝麻木。在大声训斥之后,父母或老师消了气,冷静下来,开始心平气和地劝导和说服孩子。但是儿童已经丧失了接受能力,历为儿童还处在大声训斥的影响之下。(四—712页)
2、不要当众责备儿童的行为。对于儿童不是有意干的坏事,而是一时糊涂、无知或者误解而做出的各种各样不当举动,要采取特别明智的教育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当众责备儿童的行为。仅你一个人知道这行为就算了。你有理解一切、了解一切的巨大而明智的权杖权威。(二—824页)。
3、不要在集体面前抖落儿童的隐私和心事。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说,要保守孩子信任你而向你透露的秘密,这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规则。要懂得,孩子在向你敞开心扉时,可能说出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有耐心、要善于利用理智克制一时的情绪冲动,同时又要使自己的明智思想充满火热的感情。与一个对你说出心里话的学生谈话的结果,绝不应立即就实施惩罚。在集体面前抖落儿童的隐私和心事,是一种最严重地刺伤青少年心灵的惩罚(二—776页)。他说过:“拿一个人的无能示众,把无能作为道德不良加以演示的做法,是在公开贬低其人格——仅此一事,已经是巨大的灾难。”(五—515)
4、决不要使人带着伤口离开你进行教育谈话的地方。对待犯有错误的学生,教师必须单独而谨慎地同学生进行谈话,既不能用群起而攻之的教育方式,也不企图在一瞬间就把脓疮连根挖掉。教育就像一门十分精细的医术,它要医治并完全治愈脓疮。决不要使人带着流流血的伤口离开你进行教育性谈话的地方。这种做法会使集体感到震惊,但这种震惊绝不是教师所期望看到的。(二—838页)
5、不要随意把犯错误的学生家长找到学校来。要尽可能地少请家长到学校来进行道德训斥,用父亲的“强硬手腕”来吓唬儿子,说什么“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是危险的来警告孩子。而应尽可能更多地让孩子同父母在精神上交往,这种交往能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这就是我们一方面既教育如何对待父母,另一方面又教育如何对待孩子所遵循的十分重要的原则。(二—290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五—388页)而对待批评教育和惩罚学生方面,更能体现出教师教育的艺术和水平,愿我们能够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中吸取更多的精华,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