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让人误以为中药就是无毒无害,纯绿色的。其实很多中药是有毒的,比如乌头、附子、马钱子等。含有这些药的方子里,也大都有甘草。它可以调和各药,还能解百毒。
过去有个中药铺,坐堂的郎中姓吴,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受当地人的尊重。但是过去也有个问题,就是如果谁家掌握了一门技术,就敝帚自珍,只传给自己的子孙,当作世代养家糊口的独门绝活。
所以邻居有个李家的孩子,特别想跟着吴郎中学医,但是多次拜师,吴郎中就是坚决不收。
李家小子对学医有兴趣,家人就想方设法的送到外地,拜了一个老先生为师,跟着学门手艺。
毕竟和吴郎中是邻居,两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过年的时候,姓李家的孩子回家探亲,碰见了吴郎中后,看了几眼就说:吴叔,您身体病的不轻,要是不赶紧治,恐怕会越来越严重。
吴郎中听了很生气:现在自己身体非常好,这不是咒自己吗?何况刚学医一年的小孩子,就敢在自己面前班门弄斧! 吴郎中也不和这孩子一般见识,当即甩袖就走。
过了正月十五,吴郎中感觉身体有点不对劲了,不仅整个人没精神,全身也越来越没劲。又过了些日子,渐渐下地都变得困难了,但是吴郎中却对自己的病茫然无知,喝了几副中药,却丝毫不见效果。
吴郎中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儿子讲了一遍,儿子劝父亲说:既然隔壁李家小子都能看出您身体有病,何不放下身段,您求他看看又有何妨?
拜访邻居却只见到李母,虽没有见到李家小子,吴郎中还是简单向李母说明了来意。却没想到李母说刚过完正月十五儿子就已经返程,回师傅那里了。
晚了一步,吴郎中自叹人算不如天算。
听闻吴郎中来意后,李母却一直在翻找东西。这时李母翻出一片纸递给吴郎中,说儿子走前留下三张处方,交代如果吴郎中因病找他,就先给他第一张处方,若有效再给剩下两张处方。
吴郎中接过方子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甘草二两,每日煎服。
见过单方治病的不少,但是单用甘草并不多见。吴郎中将信将疑,还是用了这个药方,过了十日,果然见好;又向李母讨要了第二张方子,写着:甘草半斤,每日煎服。
又服用了十日,吴郎中感觉好的差不多了,还是又按时要了第三张方子,写着:甘草1斤,每日煎服。吴郎中吃了几日,果然痊愈。
第二年过年,李家小子回家。吴郎中一家人前往上门感谢,并问为何会得此病。李家小子不好意思的说,只是因为吴郎中和师傅相仿,每次来了新药,都要自己亲尝药性味如何,日久会累积中毒。自己跟的师傅也得过此病,发作前症状相仿,唯有甘草可解此毒。
甘草味道甘甜,性平,归心肺脾胃经,不仅能补中益气,治疗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还可以养心补肺,止咳祛痰,治疗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能解百毒。
它不仅能解百毒,还善于调解纠纷,缓和矛盾,是中草药里的一位和事佬。所以大多数中药方的最后都会加上这种草,以调和诸药,让所有的中药共同配合,扬长避短,救人为善。
陶弘景认为甘草为众药之王,尊称它为“国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提出了诸药以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种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甘草适应性强,喜光、耐旱、耐热、耐寒,还耐盐碱。最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的半干旱的沙土地上,越是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这种药草的品质就越好!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特别是在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多是砂质土壤。这里不仅土质疏松,而且排水良好,是这甘草生长繁殖的最佳地区。但是长期的过度挖掘,导致野生甘草数量渐渐稀少,自然环境也受到破坏!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