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5月第1版,定价:28元
1970年—1976年,在中国,“工农兵”和“大学生”被联结在一起,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词汇一经结合产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一场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模式成为事实,大为推广,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就被强行贴上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标签,他们别无选择。
1970年“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已渐渐平息,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在集中各大学意见的基础中,政府也形成了恢复办大学的思路,那就是恢复开办的大专院校,学制要缩短,要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学生。一个月后,中共中央批转了北大、清华的招生报告,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推荐制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尝试,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还有在单位表现特别突出的人,一经当地“革命委员会”推荐,政治审查合格后,就可以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这一年,一共有41870名年轻人走进了大学。其中北大招生2665人,其文化程度:高中171人,初中2142人,小学79人(不包括短训班)。
从1970年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到1976年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七年时间,中国一共有94万名工农兵大学生。陈力丹、李银河、梁晓声、张承志、贾平凹、王石、敬一丹、孙玉玺等都是工农兵大学生。
“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它却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及个人命运等方面影响深远。虽然在许多重要岗位上不乏他们的身影,然而,他们始终都被认为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这个阴影甚至深深地烙在了每个“工农兵学员”的心中。
人们对工农兵大学生的评述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要得到这笔财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视它。劫难需要记住,生活则需要感恩。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们纪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