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戏剧结构 雷雨的戏剧结构 论《雷雨》的戏剧结构特征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论《雷雨》的戏剧结构特征”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论《雷雨》的戏剧结构特征

【摘要】《雷雨》的锁闭式戏剧结构,具体极高的艺术价值。作者在错综复杂的冲突中抓住侍萍的悲剧命运这一主线,编织全剧八人的命运网络,综合运用多种结构技巧,创造出完整统一的结构和连贯合理的情节。这部戏剧性强、爆发力大的剧作的结构艺术,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进一步成熟。

【关键词】雷雨;锁闭;戏剧结构。

《雷雨》以周朴园为中心,在错综复杂的尖锐冲突中展开剧情。全剧八人,各有其独特的思想感情与经历,但是他们的命运又与周朴园相牵连。在众多的矛盾冲突中,周萍、繁漪和四凤的爱情纠葛是一条明线,周朴园与鲁侍萍则是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交相钳制,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入胜。

作品大胆的吸取了外国优秀剧作的丰富经验,成功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性强、暴发力大的剧作。结构严密紧凑,完整集中。人物少,时间断,场景集中。剧情发展,入情入理,既合乎生活逻辑,又合乎人物性格逻辑,最后高潮出现,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

戏剧结构即情节的安排,它与戏剧冲突直接相关。亚里斯多德把情节结构作为悲剧的第一要素,他说:“情节结构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狄德罗说:“布局就是按照戏剧体裁的规则而分布在剧中的一段令人惊奇的历史。”我国清代戏剧家李渔则把结构比作“造物之赋形”、“工师之建宅”。曹禺对此深有感触,《雷雨》酝酿了五年,就难在结构。

要想对《雷雨》的戏剧结构作深入的分析。首先,我们应先了解戏剧结构的类型。目前比较科学的是把戏剧结构分为三种类型:霍罗多夫所说的“开放式”、“锁闭式”和劳逊所说的“人像展览式”。开放式的结构对于生活内容的表达有头有尾,从事件的开头到结束有连续不断的过程,人物比较多,场景丰富。中国传统戏曲基本上都属于此种结构类型。人像展览式结构不是围绕一个核心事件展开,而是以一个地点贯穿始终来展示社会的变化。《日出》属于此结构类型。锁闭式结构是截取一个生活的横断面加以表现,对一个事件不是从头到尾来展现,而是截取临近高潮的那样一个片段,很多次要人物、情节推到幕后处理。《雷雨》的结构就属于这种类型,戏在现在的危机中开始,并以目前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渐渐透露出来,推动剧情迅速的向高潮发展。正如一位学者将他论述《雷雨》的章节命名为“生命开始于夏”一样,这是一出像盛夏一样郁热的戏剧,所有的人物都被这热压抑得透不过气来。当驱赶热浪的雷雨挟全剧高潮到来之时,剧中人就奔向了他们命定的死亡与疯狂的归宿。

《雷雨》有完整统一的结构和连贯合理的情节。全剧以周朴园为中心,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周朴园与繁漪的矛盾,周朴园与子女的矛盾,繁漪与周萍的矛盾,繁游与四凤的矛盾,鲁贵与子女的矛盾,鲁贵与侍萍的矛盾,以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与以周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如此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全剧八人各有各的性格和情感经历。《雷雨》是如何在这样复杂的剧情中达到戏剧结构的完整统一的呢? 一是抓住一条主线,以侍萍的悲剧命运作为贯穿线索组织剧情。鲁侍萍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在侍萍出场时,作者用“高贵的气质”来描述她,尽管衣着朴素,她“依然像大家户里落魄的妇人”。“高贵”始终是她行为的显著特征,她的纯朴、高贵的心灵有一种稀有的十分动人的美。在第一幕,四凤对鲁贵说:“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第二幕中她制止四凤按照鲁贵的话去给自己拿汽水,说“那是人家的东西”;后来,当面撕毁周朴园给她开出的一张五千元支票。”所有这些让我们见识了鲁侍萍不卑不亢、自珍自爱、身穷志洁的高贵品质。

高贵、善良的侍萍偏偏命运多舛。三十年前,她和才出生三天的儿子被周家赶出家门, 1

残忍地遗弃了。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河自尽,却被人救活了。此后,便开始了漫长的苦难生活。“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为着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痛苦。她顽强地忍耐着,自身的悲剧提醒她,决不能让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然而,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的女儿在帮工时,和周公馆的大少爷相爱并怀上了他的孩子,而这个大少爷正是自己的亲生骨肉。面对这么沉重的打击,侍萍发出了宿命的悲叹:“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她决定独自承受可能会有的命运惩罚,让毫不知情的兄妹恋人远走高飞。但她连这点愿望也无法实现,繁漪的疯狂使所有的隐情被暴露出来,结果女儿触电身亡,大儿子自杀了,二儿子出走了,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亲人,她彻底崩溃了,痴呆了。

在众多的矛盾冲突中,周萍、四风和繁漪的爱情纠葛是一条明线,周朴园同侍萍的关系是一条暗线。但后者实为《雷雨》多条线索中的一条主线,尤其以侍萍的悲剧命运为纽带来整合全部戏剧情节。《雷雨》戏剧冲突的一切矛盾都集中在侍萍和周朴园身上,由此带来四风的悲剧,带来周萍的悲剧,带来繁漪的悲剧。在《雷雨》戏剧冲突的几个发展阶段,侍萍都是作为重场戏贯穿始终。第一幕,侍萍未出场,可文字深处处处见她。第二幕,侍萍发现来到了三十年前的周公馆,偏偏又把自己的女儿放到这个家里。第三幕的重心在侍萍逼四凤起誓,四凤与周萍在家幽会被侍萍发现。第四幕,戏剧冲突发展到高潮,也正是周朴园当众相认侍萍那场戏。可见如没有侍萍命运悲剧这条主线,就组织不起《雷雨》完整丰富、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二是《雷雨》幕与幕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注意连贯性、逻辑性和顺序性。为了让剧情合情合理,作者在《雷雨》中用了许多技巧来组织结构,剧中巧合很多,充满偶然事件。人们明知是戏,可还是不可自拔的沉迷于戏剧剧情中而从不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首先现实生活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组成的。侍萍在三十年前的遭遇是有事实依据的,在旧社会,丫头被老爷蹂躏后抛弃这样的事情是太普通不过了。因此,对于侍萍在三十年前的遭遇这一偶然事件,在观众的意识深处这件事情其实并不突然。其次,生活中,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出来的。繁漪同周萍的乱伦关系是偶然的,但偶然中蕴含着必然.繁漪对周冲喊道:“你的母亲早死了,早叫你父亲逼死了,闷死了。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我的心并没有死。”由于她的阶级偏见、主体意识不强,决定她不可能冲出牢笼,到外面的世界寻求真正的幸福,而只能抓住同在这“监狱”中,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周萍,开始了毁灭双方的乱伦恋情。最后,偶然事件可以加速事件因素的构成,促进剧情的发展。在第四幕中,正是繁漪在最后关头喊出了周朴园,他当着众人的面认了侍萍,才促使悲剧的酿成。《雷雨》的情节发展,是人物性格冲突的必然结果。每一个矛盾,每一个环节都带有必然性。作者巧妙地将它们集中到戏里,变成一个有机整体。

为了使《雷雨》的戏剧结构更完整,剧情更紧凑,作者在进行艺术结构的过程中应用了一些重要手法:

一、重点突出。

重点决定于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体现主题思想的贯串动作。作者在《雷雨》中是通过下面几点做到重点突出的。

(一)重复。剧中的重点事物,必须重复点明多次,才能引起观众足够的注意,给予观众以深刻的印象。《雷雨》中四凤、周冲触电的那根旧电线,事前有四处伏笔。第一次是繁漪听说花园藤萝架上的旧电线落下来了,跑电,要叫电灯匠来修理。第二次是四风被辞退时,繁漪又向鲁贵提到。第三次时鲁贵在家说已经叫过电灯匠了。第四次是周朴园问仆人关于修电线的事。四处伏笔是为四凤触电作准备。后面还有一处照应,即四风雨中跑到周家那根电 2

线杆下,想触电自杀,后因为看到周萍的灯还亮着就取消了自杀的念头。直到真相大自,四风去触电自杀。前后重复了六次之多,对于这种剧情发展的重要情节,有所重复是必要的,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雨的戏剧结构 雷雨的戏剧结构 论《雷雨》的戏剧结构特征

(二)大写特写。即对重点细节大写特写。在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相遇的那场戏,作

者作了细致的刻画。从错认侍萍为新来的下人,到小心的询问,直至最后的相认。不仅交代

了侍萍三十年前的悲惨遭遇,而且生动的刻画了周朴园的冷酷、伪善和侍萍的冷静、坚强。

(三)重点位置。每一幕的开始和结尾,都是最引人注意的位置。《雷雨》在四风和鲁贵

的冲突中开场,开始就引起观众的兴致和预示着后面暴风雨般的冲突,悲剧性的结尾:四凤、周冲触电而亡,周萍开枪自杀。正如作者所说:“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通过这一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深深的震撼观众的心灵,使人相信旧制度的崩溃与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四)显明对照。对照也是重点突出的方法之一。戏剧中讲究“讽刺对照”,因为它最有

戏剧性.“讽刺对照”即一切努力是向甲的方向发展,但结果适得其反,偏偏向甲的相反方向发展。周朴园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最有秩序的家庭,维持自己的权威。他说:“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对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但与他的努力相反的是,这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正一步步走向毁灭。

二、巧设悬念。

悬念的造成决不是观众完全无知,而是略知端倪,先有预兆或预感,或早在意料之中。在《雷雨》中的运用是第三幕周萍与四凤幽会的一场戏周家大少爷周萍与使女四凤的相恋是处于“地下”状态 偷偷摸摸,不敢公之于众,所以他们的幽会安排在夜晚一点,彼此以口哨和红灯做暗号,以免在四凤房间被鲁家人发现,确切地说,就是怕被侍萍和大海发现,因为只有侍萍才知道周萍与四凤是一对亲兄妹,只有大海才会对周萍有刻骨仇恨,隐情若被他们发现,一场“战争”势不可免。于是围绕着这两个苦命的年青人能否顺利见面剧中连环设置了这样几个悬念:第一个悬念就是周萍马上就要来到,而侍萍和大海却还都在四凤房间,观众为四凤着急起来,周萍来了怎么办这一悬念持续到侍萍和大海因事相继离家出门而解除。接着,周冲突然来到鲁家送钱,鲁贵馅媚地接下钱后喜气洋洋地出去买东西,留下周冲与 四凤 天真烂漫的周冲借此机会滔滔不绝地倾诉他对四凤的一往情深,而焦灼、烦闷 的四凤却忐忑不安地等着周萍的到来,“他们三人撞上面 后果如何”这—就形成观众的第二个悬念,这一悬念是以大海从车厂回来赶走周冲为终结。周冲的到来似乎使侍萍心中的疑虑得到了某些证实,她预感到 自己年轻时的悲剧将在女儿身上重演,为了进免悲剧的发生,她逼着女儿发誓“以后永不再见周家的人”伤心欲绝的四凤禁不住侍萍的哀求与威逼,在展耳欲聋的炸雷声中对天发誓 如果再见周家人,让“天上的雷劈了我。”这一惊心动魄的发誓场面引起了观众第三个悬念,发过誓的四凤果真不再与周萍相见了吗,在周萍到来时,又接连发生了四凤拒不开窗,周萍百般哀求后得不到允许,佯装走开骗取四凤打开窗户,强行跳人四凤房间,尾随而至的落漪从外面拉下护窗板,死死关牢,使周萍不得逃脱这一系列扣人心弦的场面 引起观众一系列悬念正在幽会的周萍和四凤会不会被侍萍发现,侍萍发现自己亲生儿、女竟是一对情人时心情会怎么样?这两个年轻人是否意识到自己陷人了乱伦的罪恶漩涡中等等可以说,曹禺在第三幕中表现周萍与四凤幽会的前后经过,基本上就是用这些连续悬念来完成的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犹如一根链条,环环相连、衔接,使剧情显得此起彼伏,险象丛生,紧紧抓牢了观众的视线。

总之,曹禺在《雷雨》一剧中成功地运用悬念手法,尽情发挥戏剧的吸引力,他从开幕

3

的“倒置设悬”把观众“按在椅子上”到落幕时“在解悬中设悬”使观众最终不愿“离开椅子 ”,让人不能不佩服他高超的艺术技巧 。

三、 “突转”与“发现”。

“突转”是指剧情突然发生急剧变化,往往是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由逆境转入顺境,由顺境转入逆境。“发现”是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它一般指人物自己和观众,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新的关系或新的认识,观众也从“发现”的情节中对人物发现新的关系和认识。曹禺先生依据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把戏剧冲突进展中的“发现”与“突转”,看作是构筑戏剧高潮的主要手段。我们知道,在戏剧中,新的人物关系和新的情况的出现,常常会引起整个剧情的急剧变化,会使矛盾冲突的双方或由顺境到逆境,或由逆境到顺境,这就是“发现”。而“突转”,则往往就是戏剧的高潮所在,是戏剧中最激动人心、最吸引人的地方。

曹禺先生说:“周朴园与鲁侍萍见面一场,我用了点技巧。”这“技巧”其实就是“发现”。鲁妈到了周公馆,是由见到熟悉的家具和自己的照片(所谓的“周家第一个太太”),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周家,而她最不愿意女儿伺候老爷的事,竟然也发生了,这不能不引起她的担心和警惕。周朴园呢,他通过鲁妈关窗的动作、无锡口音,通过鲁妈回答三十年前发生在无锡的“那件很有名的事”和“老爷那件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的问话,“发现”了被他抛弃的侍萍还活着,并且现在正站在自己的眼前。这一下子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打破了他所标榜的“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的神话,使周朴园陷于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地。这就使作品中“十年前的故事”与“三十年前的故事”交织前行„„接着,鲁妈“发现”了更残酷的事情:女儿不仅重蹈了自己当年的覆辙,而且她同周萍还是兄妹之间的乱伦。更令鲁妈苦不堪言的是,四凤已怀孕三个月了„„鲁妈只能打掉牙和着血往肚子里咽,让他俩走得远远的,永生不要让她见到„„最后,所有的人物登场了:周萍“发现”眼前的鲁妈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与四凤竟是亲兄妹间的乱伦;四凤也“发现”她与之相爱并“献身”的周萍是自己的亲哥哥;周冲也“发现”,自己的爱原来是“剃头担子一头热”,而自己的母亲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圣洁;蘩猗也“发现”,她请来的鲁妈竟是当年的侍萍,自己引燃的导火索,竟是周家和鲁家两个家庭的“灰飞烟灭”;周朴园也痛苦地“发现”自己经营的家庭并非是最有秩序、最理想的„„这时候,戏剧便一下子产生了“突转”:四凤惊愕、羞辱地跑了出去,结果触电身亡;周冲本想拽住四凤,却也触电而死;周萍在房里开枪自杀;蘩猗、鲁妈都疯了„„这就是《雷雨》惊心动魄的高潮!

在这里,每一次的“发现”都是无意的,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而每一次的“发现”,又都是情节发展链条上的一个发展动因,它推动情节不断地向前发展,使矛盾冲突一次次加剧;另一方面,每一次的“发现”,又都是戏剧高潮之前的一次蓄势,蓄势愈多愈久,“突转”便愈猛愈烈,高潮便愈激荡人心。这便是《雷雨》的高潮艺术。

四、 安排巧合。

《雷雨》剧情存在很多巧合之处,偶然性事件贯穿全文,这一点经常遭到批评家的诟病,其实这也是《雷雨》在结构上的独到之处。它的各种巧合之处避免了斯布里克式的低级手法,不是那种没有生活规律,一味制造悬念的巧合,而是根据人物性格、生活规律,进行合理的偶然性事件编排。比如在第二幕里面的相认,偶然性事件的表现就非常突出,三十年后,侍萍重新来到周家,周朴园、鲁大海、侍萍、蘩漪等人本来毫无关系,在刹那间都聚集在一起,真是所谓的无巧不成书。可是每一个巧合,作者都早做过了预先的交待,这样故事就显得非常合理,而在种种的巧合里,人物命运交待得很清楚,人物性格也刻画得恰到好处,这就是本剧结构的成功之处。比如说周萍与后母蘩漪之间的乱伦属于一种偶然性事件,可是偶然里面却有着必然。蘩漪是旧式女人,可却受到过一点新式教育,新教育让她的狂热与野性得到 4

释放,旧礼教却让她遇人不淑。在周公馆里,蘩漪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她看清了周朴园的虚伪面孔,却又没办法摆脱周公馆,只能死死抓住周萍不放。可见这种乱伦之爱,仍然是有人物性格作为基础的。总之,《雷雨》里种种的巧合情感浓烈、表现性格丰满,诚为结构之重要砥柱。

以上是作者在《雷雨》中运用的一些手法,这些方法并非孤立的使用,而是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的构建了《雷雨》完整统一的戏剧结构。《雷雨》的戏剧结构是成功的。具体来说,它有以下优点:1.剧情集中、紧凑凝练,容易取得结构的完整统一。剧中全部故事发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剧情围绕着侍萍的命运悲剧展开,集中完整。2.内心动作与外部动作密切结合,戏越挖越深,耐人寻味。因为戏集中,场景简单,易于刻画细节。第二幕中,周萍打了鲁大海后,侍萍大哭着走至周萍面前说:“你是萍,一一凭一一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由此动作和语言,我们可以体会到侍萍看着骨肉相争,而又不能相认的矛盾、痛苦的内心世界,使观众更容易理解侍萍当时的心情。3.人物少,容易凸现人物性格。《雷雨》的登场人物共八人,各有各的性格和情感经历。冷酷、专横和伪善的周朴园,坚强、自尊的侍萍,纯真、善良的周冲等,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 《雷雨》的结构有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和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可能性。4、因为情节紧凑,人物有性格,更易于写出戏剧性强、爆发力打的戏,宜于表现有深刻哲理思想和深厚感情的戏。

《雷雨》的戏剧结构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但也存在着缺点:表现生活的容量小,难以较广的反映生活。舞台变化小,因为交待前因往往使用补叙的手法,使戏容易进入冷的状态。此外,作者过多的使用结构艺术技巧,在剧情的设计上也有不甚严密之处,如周朴园性格的前后矛盾之处。但这些瑕不掩玉的瑕疵并不影响《雷雨》成为一部优秀的戏剧。曹禺杰出的戏剧才能与艺术独创性,在《雷雨》戏剧结构的创造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作品成功地吸取了莎士比亚、奥尼尔等外国优秀剧作家的丰富经验,出色地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性强、爆发力大的剧作。它采用的锁闭式戏剧结构,在冲突爆发中交待复杂的前因,创造出的紧张、强烈的戏剧情境,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进一步成熟。

参考文献

l(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fMl.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狄德罗.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丛,1958(1).

3(清)李渔.笠翁曲话iMl.长沙:岳麓书社,1994.

4曹禺.曹禺选集IMl.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5辛宪锡.曹禺的戏剧艺术IMl.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6曹禺.雷雨·序IMl.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l936.

5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451/173502483062.html

更多阅读

餐桌种类 餐桌选购 酒店餐桌布的种类及如何选购

【导读】酒店是一个众多人进餐的地方,而环境的色彩能影响人们就餐时的情绪,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台布与整个餐厅环境的搭配。按照用途来分主要有两种,实用性和装饰性,还要要根据餐桌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桌布。 酒店装饰是给人们的第一个感觉,

用布依话唱的歌 布依语

Buyiyu布依语Bouyei language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布在贵州省南部。使用人口约 200万。语言特点和这一语支的其他语言大体相同。单音节词占优势。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声母有单纯的、腭化的和

东北人买貂的心理过程 快手买貂的真的吗?

相关解答一:快手真的有粉丝买吗?我也想买 10元1000快手粉丝,相关解答二:快手真有粉丝买吗?如果有的话我要买 快手粉丝播放我这都刷,需要吗相关解答三:今天买了件貂绒衫,请问如何辨别貂绒衫的真假 辨真假第一招:看毛发首先我们要看貂

泪腺堵塞的症状 泪腺堵塞的症状 成人泪腺堵塞的原因?

相关解答一:泪腺堵塞的原因 人的眼泪通过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进入鼻腔的下鼻道。如果在这条通路上有任意一段堵塞,眼泪的排泄就发生了阻塞,而出现溢泪症状。常见的造成泪道阻塞的原因有:慢性泪囊炎、外伤、肿瘤等原因。可以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随风飘过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随风飘过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随风飘过,由读书这个不可穷尽的话题引发的思索却在人们脑海间不断回旋:实体书店日愈萎缩、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优质图书难觅芳踪„„记者走访部分公共场所、单位、图书馆和学校,发现读书状况颇令人忧虑。日前,记者采访

声明:《雷雨的戏剧结构 雷雨的戏剧结构 论《雷雨》的戏剧结构特征》为网友好强的失败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