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 浩气长存黄花岗 黄花岗

浩气长存黄花岗

孙中山广州革命史迹寻踪之12

黄花岗 浩气长存黄花岗 黄花岗

在广州先烈中路,耸立着一座巨大的三拱仿凯旋门式的花岗石牌坊门楼,门楼上孙中山亲笔手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金光闪闪,苍劲有力。这里就是作为广州近代革命策源地重要见证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图1 浩气长存牌坊门楼)


今天的黄花岗庄严肃穆,园内苍松挺拔,翠柏长青,是广州缅怀先烈、游览参观的胜地。据了解,每年到黄花岗凭吊烈士的海内外同胞达数10万之多(图2 凭吊烈士的旅美侨胞)。每年的3月29日及清明节还有许多广州的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青年学生及海外侨胞,到陵园拜祭先烈。


潘达微收骸黄花岗

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3月29日,被孙中山形容为“惊天地,泣鬼神”的黄花岗起义在广州爆发,起义当日,黄兴率领起义军,与清军激战一昼夜,终于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惨遭失败。起义军伤亡惨重,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86人死难,其中华侨29人,死难烈士的遗骸被陈尸在咨议局前的空地上(图3 黄花岗起义烈士就义前的照片)。


革命党人潘达微目睹爱国志士舍身成仁,悲愤交集,不惜典卖祖居筹款,设法谋求营葬死难烈士。潘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作现场采访,并前往各善堂洽商验葬。他听说广仁善堂在沙河马路边红花岗有空地一段,便向广仁堂求援,对善董徐树棠痛陈大义,并自我介绍是该善堂创办者潘文卿的儿子,说:“在座的都是我爸爸的朋友,怎能忍心不帮助晚辈呢?”言词痛切,双泪直流。徐树棠等善董深受感动。潘达微又向其爸爸好友清乡督办江孔殷求助,江孔殷协助其疏通官府,并电告广仁善堂负责收殓,广仁善堂于是出让红花岗作烈士墓地,并负责棺木营葬各事。潘达微又亲率近百名仵工,将七十二烈士的遗骨葬于红花岗上。

潘达微还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安葬情况作了报导。潘喜欢菊花,故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亦称为“黄花岗起义”。没有潘达微冒险葬烈士,也就没有今天的黄花岗,故有后人称潘达微为黄花岗之父。

孙中山亲率官民公祭

1912年初,潘达微首先提出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举行周年大祭,参加“3· 29”起义的胡汉民等人,也提议在黄花岗原墓葬处,“崇大其墓,俾之景仰”。广东省议会决议拨款10万元修葺黄花岗。 5月15日(农历3月29日)黄花岗起义周年纪念日,孙中山率广州军、学、商等社会各界80余团体、近万人汇集黄花岗,以至呈现出“工商士女,络绎于途,人如山积,难以数计”,“铜鼓喇叭,宣传数里,花圈旗影,耀映八方”的壮观场面。在公祭七十二烈士的仪式上,孙中山担任主祭官,宣读了《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称颂烈士为国牺牲,千古流芳。

广仁善堂为烈士墓献上青松四株,由孙中山亲手种植,以作纪念。可惜,当年的这4株马尾松,现在只剩下一株。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松树,广州市于1995年把它列入了古树名木,市政府每年都拨专款进行养护,2004年还拨专款10万元,在树旁加设了避雷针。据了解,陵园现在对孙中山手植树的“保健”更是小心有加,就是发现少一点松毛也要请专家会诊。

孙中山对黄花岗起义烈士怀有特殊的情感。当孙中山获知参与起义的江北死难烈士“遗下妻孥,贫苦无靠,竟有沿街乞食之惨”时,即以私人款项1080元赠予烈士家属共18家,每家60元,表示其对死难烈士家属的关怀。孙中山还多次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写祭文。除1912年首次公祭祭文外,1919年、1921年、1923年、1924年都分别写了祭文,表其悼念和哀思。

烈士方声洞的哥哥、滇军师长方声涛于1918年募款继续修建陵园时,烈士墓上仅有石碑一块,其后方有茅屋2间(图41918年方声洞烈士遗属拜祭黄花岗)。

1919年参议院议长林森又发起向海外华侨募款扩建,从此增建了墓亭、纪功坊、乐台、四方塘等建筑,1921年陵园落成。此后又增建了黄花亭、西亭、正门等建筑,至1935年基本建成现有的墓园规模,并开辟为黄花岗公园至今(图5 上世纪20年代七十二烈士墓资料图)。

孙中山确定纪念日

黄花岗起义发生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3月29日(公历4月27日),在1924年前,孙中山及其革命政府一般都在农历3月29日举行悼祭黄花岗烈士之活动,使“3.29”黄花岗起义已经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由于民国政府在1912年以后已经采用公历,每年祭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公历日期都不在同一天,又不可能将“3.29”改为“4.27”,所以为纪念黄花岗起义带来不少麻烦。于是1924年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第39次会议决定,将黄花岗烈士纪念日由农历3月29日改为公历的3月29日;同年7月,孙中山发布大元帅令,通令各机关团体等嗣后以公历3月29日为法定纪念日,自次年开始实行。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委会第100次常会,又决定以公历3月29日为革命先烈纪念日,“所有历次革命之先烈并于是日纪念之”。以公历3月29日来纪念广州3月29日起义,自1925年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陵园庄严肃穆

走进“浩气长存”牌坊大门后,是一条长达230米的宽阔墓道,墓道两旁栽种了苍松翠柏,像两排卫兵守护着陵园,烘托出满园庄严肃穆的气氛。墓道当中有一默池,默池上有一石拱桥,是瞻仰、拜祭先烈的必经之道,游客走上石拱桥,由于斜坡的作用,便会不由自主地把头低下,就像低头默念,使人肃然起敬。墓道的尽头就是七十二烈士陵墓。
  陵墓呈正方形,每边长17.5米,石砌围栏四周围有铁链栏杆。墓中建一墓亭,亭内立有一墓碑,上书“七十二烈士之墓”。亭顶形如悬钟,寓争取自由警钟之意(图6 七十二烈士墓近照)。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751/701392431367.html

更多阅读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广州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作者简介】孙中山生平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

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门口》(罗欣) 黄花岗陵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

黄花岗72烈士墓 黄花岗72烈士墓配诗

辛亥百年,不能不提碧血黄花。100年前的1911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被辛亥年的革命推翻,而现在我们统称的“辛亥革命”,就是指辛亥年发生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首当其冲的就是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发生的广州

参观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有感 黄花岗烈士陵园

2010年4月24日下午,天气清爽,春风吹拂。在09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怀着崇敬感恩的心情参加了“缅怀革命先烈,提高党员意识”的瞻仰活动。在那里,我们沉重缅怀了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1

声明:《黄花岗 浩气长存黄花岗 黄花岗》为网友不愿为妞再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