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萃短文(76) 编辑制作:林夕梦
态度也是财富
作者:刘克升 在北方有一座建筑精美、保存至今的古老庄园。
这座庄园的院墙,由长长的条形石垒砌而成。相传在建造这座庄园的时候,庄园主人把建造院墙的工程承包给了老大、老二两兄弟。
开工前,庄园主人给了老大、老二每人一袋铜钱。他嘱咐老大和老二:为了让条形石结合牢固,一定要把条形石的上下两个平面打磨平整;实在无法打磨平整的,就在条形石之间的缝隙里塞上一枚铜钱。
两个多月后,院墙砌成了。庄园主人过来一看,很满意。虽然有些条形石之间塞了一些铜钱,但这种做法是他所允许的,早在预料之中。
这时,老大站了出来,想把先前庄园主人给他的那些铜钱,还给庄园主人。砌墙的时候,他非常用心,把每一块条形石都打磨得异常平整,庄园主人给他的那些铜钱,一个也没派上用场。
庄园主人却笑了,把那些铜钱重新推给了老大。他狡黠地说:那些铜钱,自打给了他们,就没打算回收。也就是说,老大、老二手里的铜钱,现在不论剩下多少,都属于他们的了。
望着大把的铜钱,老大高兴坏了。
老二却懊悔极了。他的手艺,本来和老大不相上下,可是接到铜钱后,他失去了打磨条形石的细心和耐心,条形石之间一有不平,就拿铜钱来塞。结果,手中一枚铜钱也没有剩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态度也是财富!用心做事,往往会有意外的回报。
(选自《城市晚报》)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
作者:赵功强 大漠上,某位王公有大量的马匹和羊群,一个牧童显然不够,于是他又找来两个穷人家的孩子。
主人安排瘦弱一点的那个孩子放羊,另一个强壮的孩子牧马。因为马的食量大得惊人,牧马要跑很远很远的路,而且马的性子又暴烈,牧马显然要比放羊艰难。可是,强壮的孩子命令瘦弱的孩子去牧马,瘦孩子本来一点也不情愿,可是,瞧瞧同伴健壮的身板和露出凶光的双眼,他只好答应。
回家后,满腹委屈的瘦孩子把事情对母亲讲了。身为宗教徒的母亲安慰说:“孩子,你可能从此要比同伴多吃一些苦。可是,一个人吃苦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有的人是在为今后的幸福付出。所以,你不要为吃苦而抱怨。”
懵懂的少年对母亲的说法一知半解,但想到现在吃的苦是为了今后的幸福,他不再为自己的工作烦恼。
从此,他每天要跑近百里的路到草原牧马,为了看好马群他被马踩伤过,从马背上摔下,被暴雨淋湿、饿肚子更是家常便饭。与此同时,他的同伴是要将羊群赶到离住处不远的地方,就可以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或者睡大觉。就在这样艰辛的日子里,瘦孩子一天天的强壮起来,骑马的技能也越来越炉火纯青。日子飞快流逝,牧马的孩子因为在马背上身手矫健,被主人相中做了护卫。再后来,他投身军旅,成为闻名一时的纵马驰骋的将军。瘦孩子早年吃的苦终于换来了好收成。他的放养的同伴,到死都只是一个为主子做事的羊倌。
瘦孩子就是成吉思汗的御前虎将——哲别。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每吃一份苦,你就为自己未来的成功和辉煌积攒了一点儿本钱。
谨以此篇文章送给那些现在不愿吃苦的人,不知自己吃苦是为了今后成功积攒本钱的人。
( 摘自《好故事》)
忍耐功夫
作者:蒋子龙 在西方,考核一个政客的第一道试题——忍耐。
光是漫长而激烈的竞选过程就够难熬的,其间还会碰上无数意料不到的打击,没有足够的忍耐力是坚持不下来的。即便成功地爬到了国家政要的位置上又怎样呢?他们在国内接触选民或出国访问的时候,有谁没遭到过民众的围攻、谩骂,甚至还受到过石头子、臭鸡蛋和西红柿的袭击?
全世界都知道英、美关系最好,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布什第一次访问英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英国民众的抗议。群众聚集在他要经过的街头,举着旗子,喊着口号,指责他在美国部署和发展“反导弹系统”和拒不在维护世界环境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抗议达到高潮时就有鸡蛋像绣球一样朝他抛去——是不是臭的,从电视画面上看不真切。没过几天,英国首相出访另一个同盟国,也受到了跟布什大致差不多的“礼遇”。让我感到饶有兴味的是,当时他们的表情:你骂你的,你扔你的,我尴尬归尴尬,只要你没有一石头子把我的脑袋开了瓢,我就该笑还要笑,该说还要说,该干什么照干不误!
这就是功夫!
有时还不仅仅是政客,只要在西方做个名人或有钱有势的人,就很容易碰上类似的尴尬。2001年3月29日,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在芬兰举行记者招待会,突然遭到蛋糕袭击,满头满脸都是奶油,像烂葡萄一样滴流甩挂,他却仍不忘保持风度,并立即找到词儿为自己解嘲:“味道还不错,只是这东西破坏了我的节食计划!”
没有这两下子,怎么当一个大名人或做一个现代政客?像2001年春天英国大选时的那个工党副首相,人家打了他一下,他马上回手一拳,愣把人家给打倒了!痛快倒是够痛快的,可自己的政治前程也叫这一拳给打飞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心里既有“大谋”,在小处就要能忍。忍耐原来是应付危机和一切困难的最佳对策。忍耐往往比愤怒有效,并常常能打开所有的门……
别让你的技巧胜过品德
作者:刘克梅耶鲁法学院院长哈罗德对学生的寄语:别让你的技巧胜过品德。在这里,在耶鲁法学院所倡导的是:只会读书而缺乏人性是无益的,成功而没有人性是可悲的。
别让你的技巧胜过道德。这不仅适用于耶鲁法学院,也适用于所有受教育者。哈罗德是在强调,我们可能成为事业成就不高者,但别成为道德追求不强者;我们可以淡化技巧的刻意追逐,但不能忘记对道德的精雕细刻。这就是爱因斯坦曾经谈到的,“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学习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技巧、知识都会忘记,而唯有深厚的道德、品质、习惯才能“剩下来”,成为终身受用的“教育无形资产”。
看看我们当今的教育,真正将道德发展放在第一位的,还有多少。我们不知不觉掉进了哈罗德“技巧崇拜”的寓言中:强化升学率,剥夺了孩子的童真天性;强化名校崇拜,扼杀了孩子的创造个性;推崇“分数好才是真的好”,将道德发展、性情高尚扔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
已经有不少触目惊心的案例,有的孩子智商非常高,可感情却非常自私,不愿分享,不懂分享,只在自我小圈子中沾沾自喜;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会了请客送礼,懂得经营人际关系;更有孩子不会感恩,不愿感谢,成为了市侩主义的追随者。分数第一导致师生关系尖锐对立,16岁孩子竟无端杀死老师。这些年,腐败越来越呈现低龄化,20多岁的大贪官也屡见不鲜,个中折射的正是公共品质和理想信仰的迷失。
“这就引出了我的最后的忠告:在求索自己为什么而奋斗的同时,也请深入地思考一下如何服务于社会的福祉。你将如何为公众的利益做出贡献?你将投身于怎样的公益事业?” 哈罗德的演讲对我们是一种提醒,教育不是为了将孩子造成“工作机器”,而是鲜活的道德信仰者;不是赚钱的工具,而要成为公民理念的倡导者;不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社会和事业带来发展愉悦。
哲学家约翰·罗斯金曾经说过:“人劳碌一生,其最高奖赏不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藉此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愿这种醍醐灌顶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和改进。
(摘自《杂文报》)
林夕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