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任永霞
“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习近平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的鲜花,不是久经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
在影片中,焦裕禄同志说过两句话,一是:一个干部做的好不好,要看人民群众是否心向他。二是:历史会对每个人做出公正的评价,一个不为人民办事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一个不能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的干部不配为干部。
焦裕禄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就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面对狂暴的“三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他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哪里最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焦裕禄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为自己,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焦裕禄能做到这一切,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焦裕禄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964年5月14日,年仅42岁的好同志焦裕禄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看完《焦裕禄》这部电影,自己深受感动,焦裕禄同志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很高大,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同志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我们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要特别学习弘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292/5311060411532531789509.jpg)
扬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工作、对待学校、对待事业、对待同事、对待学生、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