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世世爱 【佛典故事】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

  发愿度众生,此时就应照顾好身、语、意业,结好众生缘。凡事都要多用心!

  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

  在久远劫前,有一位老师父带着一群年少沙弥在一间古寺里修行。他的教法很严厉,严格要求沙弥要精进用功,勿自我放纵、浪费时光。

  老师父常对小沙弥们说:「大家要精进用功,不管是行、住、坐、卧,一定不离经文。哪怕是在外托钵,走在路上也同样要时时背诵经文。」

  其中有一位小沙弥,他谨记老师父的教法、依言奉行。有一天,他托钵出门乞食,眼睛专注地看着钵,直直地向前走,口里朗朗地背诵经文。

  那时,有一位长者看见他,打开大门要让他进去,可是由于小沙弥背诵得很入神,而忘记了要托钵,一户户地走过去。

  长者看到小沙弥从他家门口经过,嘴里还一直念诵经文,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情形,觉得这位沙弥很可爱!他就向前叫道:「来,来!这位年轻的沙弥,你的钵还是空的,怎么走过我家门口而不进来呢?」

  小沙弥说:「长者,我太专心背诵经文了,所以走过头而不自知!」

  长者又问:「你为何这么专心,乃至于对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感觉呢?」

  小沙弥说:「我师父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教我们要守住一念心,不能放纵,要时时精进。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诵很多经文,而且要背会才可以回去。」

  长者就说:「你这么用功精进,不如以后每天都来我家,我供给你满钵的食物,那你就不用再费心沿路托钵了。」

  从那开始,日日、月月、年年,都是由长者供给他基本的生活所需,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修行。年轻的沙弥很感恩,更加专心精进、深入经藏。

  佛陀说完这个 故事 ,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种种好因缘的结果啊!」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有了因缘,才有互相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这是日常生活中不曾远离的。人无法离群索居,人群中要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

  释迦牟尼佛离开皇宫到处参访、求道时,虽然有一段时间是在苦行林静修,但是他成道之后,为了教化众生,还是必须回归人群。所以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总之,与人结好缘,将来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办法、能力及因缘度化众生。所以善缘是很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语默动静都需很用心、谨慎,比如说话,要为对方设想,说了这句话会让对方安心,或是让他烦心?不要逞一时之「口快」而去伤人,让人起烦恼,那就结了恶缘。恶缘不只在今生会有障碍,让对方心中产生怨恨;即使来生来世也会变成障碍,阻碍我们的道心、道行。

扫一扫即可关注(或长按,识别二维码直接关注)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编辑:妙法佛音(miaofafoyin520)

生生世世爱 【佛典故事】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

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南无阿弥陀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251/375491473366.html

更多阅读

阿弥陀佛的故事全集 【佛典故事】阿弥陀鱼的故事(视频)

净土宗弘愿寺(制作:弘愿寺视听部) 故事出自《三宝感应要略录》,原文如下:  执师子国西南极目不知几里,有绝岛,编居屋舍五百余户,捕鸟为食,更不闻佛法。  时数千大鱼,海渚寄来,一一作人语,唱“南无阿弥陀佛”。海人见之,不了所由,唯依

王权富贵篇经典台词 【佛典故事】富贵修行难

【富贵修行难】(一)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曾救活过很多绝症病人,他曾给佛陀和僧众看过病,还把国王赏赐的衣服供养佛陀。他死后生到美女如云的天上。一天,有位比丘患了重病,无人能救,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神医

佛典故事 【佛典故事】八风不动

【八风不动】释尊住在乔赏弥镇的时候,有个怀恨释尊的人收买了镇上的坏人,说释尊的坏话。释尊的弟子们到镇上托钵,却什么也得不到,只听到毁谤之声。阿难对释尊说:“世尊,我们不须滞留在这个镇上,我想有更好的地方。”释尊回答说:“阿

提婆达多早已成佛 【佛典故事】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阿难的哥哥,是释迦族七个出家王子之一。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虽然刻苦修道,但并不是为了净化身心,只想显异惑众、沽名钓誉。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得不到佛陀的器重。他请已经证果的舍利弗、目犍连教

声明:《生生世世爱 【佛典故事】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为网友大少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