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规善小故事 诸葛亮教子的故事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爱华阅读(www.aIhUaU.com)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家风家规善小故事 诸葛亮教子的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72771/757055624.html

更多阅读

33个很有寓意的小故事! 正能量激励人的好句子

  33个很有寓意的小故事,教你怎样创业管理,和用人之道!引导语:想做一个成功的领导人,创业者,必先学会用人之道,正如一个团队能力的强盛,离不开一个斗志昂扬的领导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团队发展强大,前提是得有远见的才略,做今天的事,铺后天的路

苏武牧羊小故事 爱因斯坦的故事

苏武牧羊小故事 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霍去病也是平阳人,能骑善射,当时已是汉武帝的侍中。霍去病血气方刚,奉命孤军深入胡地,追杀数百里,大败匈奴,初露锋芒。又过了两年,刚满20岁的霍去病率骑兵万人出陇西,入胡

歇后语小故事——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借箭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三国里的诸葛亮手中总是拿着一把鹅毛扇,表面上看,诸葛亮拿着鹅毛扇潇洒自如,沉着淡定。可这把鹅毛扇是从哪里来?起什么作用呢?原来是这样:诸葛亮嫂子诸葛瑾夫人给诸葛亮介绍一个女朋友,是黄家之女叫阿丑。阿丑

竺可桢的小故事 季羡林的小故事

竺可桢的小故事(2)2010-03-14 08:17竺可桢自幼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孟凡婷小可桢2岁时,父亲便开始教他认字。小可桢似乎也十分了解父亲的厚爱,每次都能按着父亲的要求仔仔细细地练着。有一天,父亲要到外地去办事,临走时对小可桢说:“可桢,今天

声明:《家风家规善小故事 诸葛亮教子的故事》为网友好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