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学体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门基础性必修课程,在大学阶段开展体育教育对提高国民体育素养,强健大学生体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均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浅析了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学 问题 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论是社会生产还是国民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由此引发了教育领域的调整、改革。大学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取得了喜人的改革成果,在教学体系建设、教育模式变革、教育内容更新、教学成效提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现阶段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大学体育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亟需加强研究,提出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其教育理念和精神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并深入人心,然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依然在大中小学校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过于注重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授,忽视了对大学生体育思想的启发和体育道德的培养;沿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重视不够。 (二)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既有我国的体育师范院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由,也有教师群体自身体育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体育知识面不够宽阔的原因,还有社会生产生活方面变化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达不到新生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知识结构与学术素养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等方面,影响了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模式陈旧
虽然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中取得了不少创新的成果,但很多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仍然是中学体育教学的简单延续,既没有体现出高等教育与初级教育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没有吸取新的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更没有充分考虑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使得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呆板僵化、手段单一、枯燥乏味。 二、大学体育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
大学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但其应当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想思维等方面的引导培养,而非一味追求对教学进度、教学节奏的掌控。素质教育重在对学生内在动力与发展潜力的开发,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层面的教育。大学体育教师应精通吃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并努力探索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式方法,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想法设法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让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 (二)提升自身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而教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活动,要求教师既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灵活高效的教学技能技巧。因此,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普通高校领导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本校体育教师进一步进修深造,参加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加强校际合作,推动学术交流,促进体育教师与其他地区、学校的体育教师分享、探讨、观摩体育教学,提升其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大学体育教师自身要以一个优秀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鞭策自己,积极进取,勤于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方法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三)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僵化单一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既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无法契合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特点,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各种新元素,深入了解新生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结合体育课堂实际,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学手段。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多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其次,教师应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高度便利性,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动体系,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再次,可以充分借鉴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实课堂教学素材和内容;最后,教师应注重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竞技性,利用体育游戏、竞技对抗来进行运动技能的训练强化,改变过去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 三、结束语
大学体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日后的就业甚至终生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东亮.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116-117.
[2] 徐其波.浅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商.2015.52:296.
[3] 周建雯,刘海.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