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造就了两篇旷世奇文
屈原的奇文《天问》自问世,千年无人能对,直到中唐时期有个叫柳宗元的大诗人写了《天对》一文,才与千年之前的诗人有了一次伟大的精神对话。屈原与柳宗元,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春秋战国,一位生活在公元800多年的中唐时期,从《天问》到《天对》,前后跨越了长达1100多年的时空。
屈原《天问》图
历史有惊人的巧合,也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无论时间有多远都不会抹去历史的痕迹,纵然是时过千年,人的精神思维的火花依然跳跃闪烁,在这一点上,两个伟大的诗人、哲学家的两篇旷世奇文,石破惊天的划破了历史的天空,就是最好的见证。
为何《天问》千年无言以对?为何千年之后才撰写成《天对》?
这其中除了有其历史文化演变的原因,还有其两位哲人惊人相似的才华、人生背景、和闪烁的相似的精神火花。那么在什么现实背景下,使屈原和柳宗元跨越时空而摩擦出伟大的精神火花的?这其中个人的人生境遇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欣赏奇文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下文章主人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状态。
屈原《天问》的篇幅仅次于《离骚》,全诗95节,172问,374句,1565字。《天问》提出了涉及到宇宙生成、自然变化、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现实等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等各种问题。关于《天问》的创作,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曰:“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旻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伟谲诡,及古圣贤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乃成《天问》。这说明屈原在创作《天问》时候的心境是什么样的,这个时候正是屈原被放逐时期,屈原在内心极度苦闷的情况下,不免产生对人生、世界的疑问,遂成就了千古名篇。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
《新唐书》本传谓:柳宗元“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柳宗元作《天对》一文也是在于屈原相似的心境之下写成的,落泊不得伸展其志的时候,在居闲与郁闷的心境下,柳宗元时时都有“以吐胸中之气”的冲动。《天对》之篇汪洋恣肆,以奇答奇,通过上天入地、古往今来的探究,将屈原《天问》所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刀劈斧斫般地作了诠解和回答,字里行间饱含着灵与肉的拷问。
从《天问》到《天对》,这跨越千年时空的一问一答,真可谓是文学奇迹,屈原哪里知道,自己的疑问会在千年之后的唐朝才得到比较圆满对答,这是偶然的,但是也包含着某种必然的成分。《天问》与《天对》都是作者对自然和社会深入思考的结果,是冥思苦想得以无限展开的精神升华。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看来人在顺境的时候远没有在逆境时候能发挥出超人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但只有在什么触动之下才会发挥出来,上天是公平的在这个地方亏待了你,它会在另一处给你弥补上。正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泰,《说难》《孤愤》。”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