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素笔记荟萃》中有一则写到明太祖朱元璋,饶有趣味。大意是: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南京的宫殿即将落成,只剩油漆、绘画之类的扫尾活。正午时分,工人们都吃饭歇息去了,于是朱元璋悄悄进宫巡视。殿堂无处不是美轮美奂,其中一座尤为壮丽,他看在眼里,心花怒放,“遂情不自禁,踢一飞脚,跳入殿中,自言曰:‘只知道闯荡绿林,那(哪)知道弄假成真。’”这场景就像独幕剧。
朱元璋贼开心,忍不住讲出大实话。别说当初他行乞、化缘时没有料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登上金銮殿,贵为九五之尊,就是后来这位绿林枭雄已经喊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口号,也没料到自己真能把局面做宽,把蛋糕做大,成为奠定明朝基业的开国皇帝。弄假成真的戏码在朱元璋身上表现俱足。
弄假成真的历史剧目从未冷过场,塌过台。豪商吕不韦在政治上大搞风险投资,其绝招居然是预先搞大情人赵姬的肚皮,再把这个“夹心面团”赠送给自己全力赞助的王子(嬴异人)。待王储继承王位,他就将名下的“原始股票”抛空变现,因此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秦王嬴政乃是吕不韦播下的野种,却以“转基因”的优势统一六国,这无疑是古代历史上弄假成真的奇迹,能够穷尽太史公司马迁的想象力。天才剧作家和一流演员吕不韦出尽幺蛾子,既弄假成真,又弄真成假(他推荐给王太后的嫪毐是假宦官),然而权力的嗜血剑锋难以测度,神级的东方智多星玩火自焚,最终死于非命。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偷鸡摸狗赖酒账,混社会处处吃瘪,在黑老大项羽跟前只能小心翼翼装孙子。楚汉相争,他十有九败,逃亡途中狼狈不堪,竟连妻室儿女都要掀下马车去,生怕自己稍有闪失。当年,若为项羽和刘邦开出赔率,即使是1赔100,估计也没几人敢买刘邦成为最终的赢家。历史就是如此吊诡,鸿门宴那场大戏,项羽彻底演砸,从此“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就运交华盖,朝着末路发足狂奔。刘邦弄假成真倒是揭示了一个事实:得百姓之心、获众将之力的那一方很可能艰难胜出。因此弄假成真的这个“假”,未必全假,汉朝初期约法三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确将实惠落到了实处。
陈桥驿兵变,宋太祖赵匡胤被众将拥戴,黄袍加身。这个有预谋的政变,更像是弄假成真的即兴之作。赵匡胤辜负先帝的信赖,欺负孤儿寡母,这样得来的政权,且不论其合法性如何,只说改朝换代的过程,减省了流血成河、斫头成山的工序,就是黎民之福。宋朝统治者的血债相对较少,与其政权始于和平交接大有关系。从血河泪渠淌过去的皇帝往往更为残暴,他们对子孙的示范作用只会放大,不会缩小。
所有的开国皇帝都坚信自己是真命天子,但这份信心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们先要弄假,让那些谋士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整出许多奇异的传说来。太史公司马迁也未能免俗,直接加入到造神者的行列,他坐实刘媪在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因此怀上刘邦,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史记·高祖本纪》),这相当于说刘邦的老妈与蛟龙有外遇,真是很黄很荒唐。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也非等闲之辈,“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宋史·太祖本纪》)。明太祖朱元璋的来历如何?史家的原创力早已耗尽,就算刻意杜撰,也并不新鲜,“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明史·太祖本纪》)。只要你的好奇心跟得上趟,猛翻各朝各代那些皇帝的本纪,就会发现荒诞不经的描写层出不穷。他们弄假(无非是“君权神授”)弄到乐此不疲,就不太好玩了,甚至令人大倒胃口。但谁会在乎群众的胃口如何?专制帝王只信奉自己的经验:谬论重复一千遍即为真理,弄假成真就是修成正果。
世间的大智慧若正位,运用定律总结,运用定理归纳,运用公式计算,以求真为第一要务,其结果必然是科学昌明。世间的小黠慧若窃位,运用忽悠打动,运用概念麻醉,运用传闻做实,以造假为第一要务,其结果则必然是诡道风行。弄假成真的方便法门一旦升级为显学和绝学,对它的仰赖和倚仗就会趋之若鹜。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痼疾难瘳,就是因为“假”字称王,夹辅这位寨主的则是“恶”和“丑”,三者臭味相投,阴魂不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