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中的弊病及防治
――和太极爱好者说点心里话
作者马权友
近日,在一次比赛中,我做为副裁判长评判了比赛。通过比赛,我看到了一些队伍或队员存在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摆出来,并根据我多年练拳和教拳的经验及体会加以分析,希望对太极拳爱好者有所帮助。送出玫瑰,手留余香。
一、正确认识太极拳
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明确目的,就是通过锻炼让身心健康,让生活有品味,练好了还能防身。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养生或防身的目的呢?那就得练对太极拳。要明确不是练太极拳就能养生的,练不对会伤身体的,如膝用力过而伤,或耸肩气浮填胸伤心脏等。要正确认识太极拳,让自己练的拳为自己服务,能舒服身体,能强身防身。正确认识太极拳要排除错误观念,不要认为比赛拿大赛了就是练对太极拳了,没那么简单,太极拳做为国粹有它深刻的内涵。有些比赛拿奖的人立身还不中正,还有跪膝现象,跪膝是伤膝的前兆。就是拿到金牌也不要沾沾自喜,正如一位大姐所说的:奖牌是铁片渡的,也就是回去给孙子玩。因此,太极拳练的好与不好,对与否,要看你通过练太极拳身上有什么变化,是否身体强壮了?是否把病练好了?如果是,那是练对了,如果否,甚至到老越来越干瘪,或伤膝积水,就得不偿失了。太极拳不是比划肢体动作,不仅要有外在的拳架漂亮,更要有内在的东西,要越练越气血充足,要脸色好而美容,要有精神而壮身,要有内气鼓荡而催行,要有意气劲统一的神韵。
二、旗杆不直问题
如果我们把练太极拳比做旗帜插在底坐上,那么底坐即是我们的下盘,要求方正而稳,正如太极拳的圆裆合劲。而旗杆要直,如同我们上身躯干,要求立身中立。而旗面随风飘,如同我们手臂轻如风中杨柳棚飘。而有些队员没有做到立身中正,身体前倾,膝盖前跪。跪膝便裆瘪而不圆,身不稳,身必前倾。
这里我建议做到立身中正要做到:"四平",一是头顶要平,下巴内收,不要仰脸;二是两肩要平,身体不能晃动;三是眼要平,眼要平视前动手,定势平视前方;四是两胯要平,中正安舒,支撑八方。
三、水中空船问题
比赛中有一支队伍,说是全国各地到处打比赛,自认为水平挺高,他们打集体42式太极拳,乍看确实齐,也美,但细看缺少明师指点。一是个别女队员为展示美而下巴上跷仰脸,如同花样游泳队员身姿,失去了太极拳头平下巴内收的特点。二是身体起伏,让我想到华尔兹慢三舞。看着挺美,但不属合太极拳要求,成了太极舞蹈。这就是我马权友所说的水中空船问题。练太极拳要求沉稳而轻灵,如同水中满载的船,任凭风浪起,轻稳水中行。而空船在水中定是随风飘摆,如同打太极拳的起伏。太极拳严禁起伏。
怎样防止打太极拳空船现象呢?顾名思义,加载,加什么载?加裆中合劲,把裆撑圆,保持腿弓形不变化,也就是保持拳架平稳,防止忽高忽低。同时,注意加载不要超高,要装进船仓,不要高放在船板上。为什么?高了船不稳,也会随风摆。针对太极拳来说,是让内气下沉丹田,不能让气位高。比赛中,有几个队水平相当,最后就以蹬脚和分脚水平定高低。练42式太极拳的大多是妇女,筋抻的都挺好,各地水平都挺高,但筋抻的好,起脚高未必稳,想稳必内气下沉,内气沉的好,太极拳水平才高。想沉吗?练放松。松是太极拳过程,而沉才是太极拳的目的。由松得沉。松是松开关节,而不能一提松就松的好象支撑不了自己的身体一样,头垂、背弯、膝软,两手臂无棚劲,肌肉软瘫一堆,这是松过了,叫懈。松要适度,我马权友告诉你,别刻意追求,就一遍遍练拳,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或拜明师点拔即可。提到放松,大家还会想到沉肩坠肘,但我马权友提醒你,沉肩是打开肩部关节,是松肩,而不是肩峰往下沉,沉肩峰反而会使肩背紧张,造成板胸,不能运化内气。
四、脚下无根问题
太极拳练的好从脚上可以看,一是体现在脚轻,迈步轻灵如猫行。二是体现震脚落地有声,发出"咚咚"的声音,如果发出"吧唧"声,就不行了。场上有我的弟子参赛,一个女弟子全场最高分,陈式56脚下咚咚响,身上内气鼓荡,手上爆发弹簧劲,让人刮目相看。再看男弟子,第一名非他莫属,咚咚响声震赛场,爆发的腰脊劲吓人,谁料想,他一年以前是个身弱的文人,因血糖高常卧床,拜师后经过一年的苦练,功夫上身,比赛战胜他人、征服所有裁判是最好的见证。还有弟子,赛场人称大胡子,超常发挥,脚下也同样咚咚响,他拿了第三,让人挑大拇指,偷着告诉你,弟子大胡子零基础学太极拳才两个月呵!两个月苦练,让他体重减了20多斤,成绩取得,天道酬勤。第二名是谁?当然还是我的弟子,拳打的规范,只是脚下响声不够。
脚下咚咚响声是内劲足的表现,也是身体放松到肉松骨坚的反映。这要求心态坦然,上体放松,劲沉脚下,脚下生根。而有些人,包括我的其他弟子,虽然他们拳架漂亮,但脚下不生根,给人感觉打拳没劲而软。其原因:一是太极功夫没有练到家,苦练去;二是比赛怯场,本来平时练的挺好,但是上场一紧张,让内气上浮了,自己拔了自已的根,紧张地全身发抖,无力如脚踩棉花团。遇到紧张怯场情况怎么办?如果上场紧张心跳,那么就将动作放慢,加大身体下沉劲,等大汗出透就会好转,打拳走上正轨,减动作节约时间,但不减太极味。如果是上场前紧张,手心出汗,怎么办?一是赛前闭眼、静心、沉气,坦然心态。二是上场前激奋自己,壮自己的胆,要么大喊两声,要么狂跳几下,实在不行打自己两个耳光,不能当懦夫。
要写的东西很多,但不写了,明天还要起大早,出征太极,传拳并带徒弟苦练太极一天(马权友)
马权友,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学文化,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王西安,至今已习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内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中华武术》上发表有关太极拳论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宁河电视台、《今晚报》、《渤海早报》、《天津政法报》、北方网等媒体曾报道了马权友传授太极拳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