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主食吃多有关?
2013年卫生部在北京进行了一项慢性病史调查,经过将近10000份样本的采集,显示主食吃得比较多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而且收缩压的升高尤为明显。
这项调查还显示北京的老年人的膳食构成以粮谷类为主食,能占到一天热量摄入的55%,副食以蔬菜为主,其次是肉类、蛋类,奶类摄入量明显不足。
一般都说是盐吃多了升高血压,这主食多了,为啥也能升高血压?
据科学家研究,这一方面与人碳水化合物摄入大的时候,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的减少有关。
另外主要是由于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会变成甘油三酯,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除了使得血液在流动过程中所遇的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外,还能使血管壁弹性下降,引起血压的波动幅度增大,
统计数据表明,碳水化合物吃得多,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且以收缩压升高为显著。
这个可是高血压里更危险的。收缩压高不但常见,而且比舒张压升高更危险,即未来发生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险更大。
主食到底吃多没?
原来主食吃得多还能引发高血压,不过这时候有好多人都不服气了,现在谁还大量吃主食啊。
年轻人说,我怕胖,我不吃主食,一天就小碗饭;老年人说我吃得少,一顿也就一碗饭,年轻时候能吃2大碗呢,我也吃得不多……
那大家的主食到底吃的多还是少呢?
先说老年人,好多老年人其实主食的绝对的量不大,但相对量大。
他们首先是节省的角度,再就是嫌麻烦,一碗饭配一点小菜或者剩菜,虽然主食的量少了,不过其他的摄入量也少了,这就造成一种情况是主食在整个食物中占的比例反而在上升。
而且老年人对于肉和油都有一定的恐惧感,这类食物的摄入量降低,不过每天吃的东西还不能少,主食的量也就上来了,这在老年人里还是比较普遍的。
老年人不能和年轻人相比,他需要的总热量在下降,如果还是那么多的主食,而肉和油的数量在下降的话,这个比例反而是上升的。
简单说就是认为没吃多,是总的摄入热量少了,主食占的比例还是多了。其实这样的情况更值得关注,更具有隐蔽性。
隐形主食,你也得关注!
说主食吃的不多的,年轻人可是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在我们周围,的确有不少的人,可能一点主食都不吃!
不过这些年轻人除了一天一点饭以外,嘴也没闲着。几块饼干,1块蛋糕,1瓶果汁饮料……
别看饭没多吃,可碳水化合物可没少摄入。
我们说的主食其实主要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不少的食物虽然不是主食,不过可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大户,它们其实就是隐形主食。
啥样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
一些零食其实在本质上和主食也是一样的,而且它们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还比传统的主食多多了。
比如饼干、蛋糕、膨化食品等。
另外果汁饮料和酸奶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高。
比如某雪梨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2.5克/100毫升,而可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1.2克/100毫升,雪梨饮料含糖量比可乐还高,而且这还是100毫升的量,一瓶可是乘以5或者6,也就是62.5克。
一碗大米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才25克,你要是一天喝几瓶这个,还能说自己的主食吃的少吗?
可以这么判断,有甜味的食物,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甜味的。不过有甜味的食物,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
水果也是一样,果糖,这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在某种意义上和主食也是等价的。水果同样也含碳水化合物,同样也不是多多益善。
所以所谓的主食多,不一定是你的米饭吃得多,还包括碳水化合物吃得多了。
有好多年轻人的状态就是真正的主食吃的不多,不过隐形的主食一点也没少,反而更多。
碳水化合物,也不是越少越好!
看了上面这些,有些朋友说主食我一点都不吃了,这样血压就没问题了吧?就没有风险了吧?
不对!碳水化合物并非吃得越少越好,在没有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情况下,脂肪将大量被氧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会造成酮中毒。
依照我国膳食指南,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能少于150克(即3两)。
100克大米含25克碳水化合物,而对于食量已经减少的老年人来说,150克多了,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饭量适当减少,100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针对相对量较大的老年人,一定要把菜的摄入量增加,减少主食的量,让主食占比下降。
基本上让饭和菜的比例达到1:1或者是1:2;
同时要注意不能只吃细粮,要给主食变个花样,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加一些燕麦、红豆等碳水化合物相对较低的粗杂粮。
另外,有些蔬菜,尤其是根茎类的蔬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点不比大米低,可谓是蔬菜里的主食。
比如豇豆、土豆、南瓜等。
要是吃了这些,你就得适当减少主食的量,要不然碳水化合物就超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