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不爱学习,不自觉,不专注,不积极,每天没有父母的提醒从不主动做作业。很多时候,孩子必须在父母的陪伴监视之下才能完成作业。因此父母常常批评孩子,但孩子无动于衷,毫无效果。
孩子的天性是爱学习、爱探索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从出生起,孩子就开始了探索世界之旅。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常常对周围的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是一条爬行的小虫,一朵无名的小花都会使孩子们如痴如醉。对于他们喜欢的事情,他们就愿意自觉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不仅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还愿意花时间寻找答案,有时就是再苦再累也不怕。因此我们可以说,从本质上来说,孩子并不是不爱学习。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他们的兴趣也有差别。有的孩子喜欢阅读、写文章,不擅长数学,而有的孩子相反,一碰到数学就兴奋,也愿意多花时间学数学。当孩子爱上一件事时,他们就愿意自觉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有时就是再苦再累也不怕。因此,作为父母,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孩子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不要总把他们关在家里、培训班中。节假日,带孩子外出参观、旅游,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开阔眼界和思路。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把兴趣点和学习的内容挂起钩来。
让孩子对学习有信心如果要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那就要让孩子找到内在动机:我愿意学习,因为学习能够带来美好的感受。当然,我们不是说为了要让孩子有良好的感受,一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就同意让他们轻易放弃。父母要教育孩子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让孩子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取得成绩。而只有这种经过努力之后取得的成功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
经常有父母使用传统的“胡萝卜+大棒”的方法来激励孩子:如果考试得满分,或者成绩达到班级中的前10名,就给孩子买喜欢的玩具。父母期望通过给孩子奖品以激起孩子的学习热情,但过多的奖励有时也并不见得有效,因为奖励只是外在动力。
帮助孩子把书本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老师无法把全班学生带出校园,给孩子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感受,那么父母就可以担当起这个任务,带孩子感受自然,积累生活经验,有了实际的体验,才能把书本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我们都知道看过大海的孩子通常比没有见过大海的孩子更愿意学习有关海洋的知识,那是因为孩子看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当孩子能够把课堂上的知识用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时,他们会爱上学习,也更愿意学。如果父母一味地对孩子说教,只让孩子埋头于书本中、课堂里,那么很难调动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也无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父母应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顺应孩子的天性,才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分数
尽管从心里来说,我们每次看孩子的成绩单时都希望看到好成绩,但父母更应该让孩子明白的是:勤奋、努力比成绩更重要。父母更不能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而责骂孩子,给孩子压力。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苏珊·莱文对小学1~2年级孩子数学学习所作的研究显示:孩子的数学学得好不好,与父母和老师的焦虑情绪有关,而且儿童早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与他们以后的数学成就有关。
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和名次的过度焦虑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并在心理上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用一种焦虑的心态去对待。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忘掉名次和分数,让孩子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加拿大卑诗大学教育系教授桑德拉·马石逊认为,家长若想鼓励孩子提高成绩,就应当避免过分注重成绩单上的结果。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和考试的成绩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尽管成绩很重要,但这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不管成绩如何,父母最希望的是孩子快乐。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比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信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