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蒙正不为物累是何意

  吕蒙正不为物累

  北宋欧阳修有一本书《归田录》,里面都是一个个轶事小说,大多是他亲身所见,熟能生巧的卖油翁的故事就出自这本书。其中有一条故事是讲吕蒙正,欧阳修评价他是“寡好而不为物累”,意思就是嗜好很少而又不被物质所拖累。

吕蒙正故事图

  吕蒙正不为物累的故事开头,欧阳修就高度评价了他,说“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吕蒙正生前三次为相,后还封爵徐国公,地位极高,所以得尊称“公”,而“文穆”则是他的谥号,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或者大臣死后都被追封为这个谥号。从第一句就可以看出,整个故事要赞扬的就是他宽厚,表现就是吕蒙正不为物累。

  故事是讲,当时朝廷又一个官吏,他的家里珍藏着一面古镜,按照他的说法镜子可以照到两百里远的东西。这个官吏想要博得身为宰相的吕蒙正的赏识,就想要用镜子来换取功名利禄,于是就拜托吕蒙正的弟弟把镜子送给他。吕蒙正的弟弟找了个机会就假装无意闲聊地提起了这件事情。

  吕蒙正听了笑笑,说:“我的脸还没有一个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到可以照二百里远的镜子呢?”他的弟弟听了也就不再多提这件事。而听说这件事的别人,都被吕蒙正所折服,把他与唐朝的宰相李靖相比。

  中国历史上贪污得家里钱财富可敌国的宰相,不在少数,反而是像吕蒙正这种宽容、清廉的宰相少有。

  北宋吕蒙正

  吕蒙正,出生寒门,高中状元得以入仕,十分受到宋太宗的赏识,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以德才贤良兼备而著称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的爱戴与官员的敬重。

吕蒙正画像

  吕蒙正为官期间,遇到事情敢于出来说话,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每次讨论时政事务,有自己不认同的,一定会坚持反对意见,他这种无所隐瞒的性格特点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也因此在朝中有很高的名望,令人尊敬。

  有一次适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宋太宗宴请朝臣,酒过三杯喝到尽兴时,皇上便开始得意洋洋地自夸:“五代年间,周太祖自邺南归时,这里社会动乱没有纪法,官员和百姓屡遭盗劫,天上出现扫把星,地上水灾频发,引得人心惶惶,四下流窜,还以为天下将要大乱,此处再也不会有太平日子了。朕登基以后,所有事务都亲自查阅处理,民间的各种状况都得到了治理。此后,每次一想到老天的恩赐,能够给我这样繁荣昌盛的时局,我就能体会国家的管理与发展都是事在人为啊。”

  听到皇上这样的话,在座的大臣们人人鼓掌表示认同,唯独吕蒙正起身离坐,来到太宗面前说:“有皇上的地方,就能聚集百姓,所以此处才会作为都城得以繁荣发展。皇上可能不知道,城外很多饥寒交迫的尸骨,并不是都如您所见的那样,希望陛下不仅仅只看眼前近处,能真正为百姓谋幸福。”此话令宋太宗大为扫兴,但也无以反驳。

  吕蒙正心系国家、百姓,绝不谋私,他的刚正不阿与贤良廉洁都是历史上难得的。

  吕蒙正妻子

  吕蒙正年轻时到岳阳城做事,此时街上正热闹,他凑近一看是刘府的千金在抛绣球选夫婿。旁边的群众议论纷纷,原是刘员外的女儿月英,相貌出众,只因看不顺官宦子弟的纨绔浪荡,执意要亲自抛绣球选郎君。

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蒙正不为物累是何意

吕蒙正接绣球

  此时正好月英缓缓上了楼,她朝下俯视,只见公子哥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前,个个面露贪相垂涎三尺,唯独有一人默默站在人群之后静观,虽衣衫破旧却气宇非凡,于是一眼相中便定睛将绣球抛去。此人就是吕蒙正,他在一片哗然中如梦初醒,被仆人领到府中。果然刘员外见到这个穷小子火冒三丈,而女儿又执意要嫁,便将二人赶了出去,断绝父女关系。

  月英跟着吕蒙正回到他居住的破窑,二人情投意合,当日拜过天地,刘大小姐从此跟他过起了清贫的苦日子。

  吕蒙正常年寒窗苦读,过得有一顿没一顿,月英也是个硬气的贤德之人,跟了丈夫之后,不管再苦都一同吃住。吕蒙正常常出去讨饭,月英就挖些野菜,拿回窑中,一起煮了吃,两人还一同看书、作诗,公议天下大事,虽然日子很苦,但夫妻二人甚是恩爱。有一次夜里下起暴雨,破窑子漏水没有一处干的地方,两个人全身湿透却还高兴地吟起诗来。

  正是月英坚贞不移的陪伴相随,给了吕蒙正很大的动力,他就发奋读书以报答妻子之恩,最终金榜题名,官至丞相。

推荐阅读吕蒙正不为物累之说的由来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吕蒙正故事

  吕蒙正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度量宽大,此外他还独具一双识人慧眼,能够知人善用。

吕蒙正

  有一天,宋太宗与吕蒙正商议派谁出访辽国,吕蒙正向皇帝推举了一名姓陈的大臣,皇上认为此人不合适,就没有同意。次日,皇上又以此事问他,吕蒙正还是推荐了昨天那位陈姓官员,皇上依旧否决了。第三次,当皇上又问起此事时,吕蒙正再次提议此人,气得皇上大拍桌子,十分生气,问他:“卿为何如此固执?”吕蒙正回答说:“陛下,不是臣固执,而是您未能查明谅解啊。这个人可以出任辽国,别的人都不如他。为臣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样顺着您的意思去发表意见,这样只会耽误国政。”吕蒙正的话气得其它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反而使皇上深受感触,自愧不如。

  吕蒙正有一位客人叫做富言,有一天他对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十几岁了,能否让他进书院呢?”吕蒙正应允之后见了他的儿子,十分震惊地表示:“你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功成名就的,他的官职能做到我的位置,他的功绩定能远远超过我!”吕蒙正令他与自己的儿子做同学,十分厚待他。果然那个人就是富弼,长大以后成了宰相。

  此外吕蒙正还多次推荐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可见他心胸开阔,唯才是用,且独具识人的眼光。

  吕蒙正格言

  吕蒙正有一篇作品名叫《破窑赋》,据说是后世之人托其名而为,主题是人生和命运的无常。有文字不尽相同但内容相似的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也被人称为是《命运赋》,文中的许多句子因为寓意非常,所以成为了吕蒙正格言。

吕蒙正《破窑赋》全文

  这篇《破窑赋》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吕蒙正格言中最出名的一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论述人生和命运最精辟的一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气的变化是快得难以猜测的,人的灾祸或者机遇也是如此,发生都是在旦夕之间,是现实无法预料的。

  既然,人的命运与天气变化相似。所以作者在文中接着就列举了一些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比如他说蜈蚣有上百只脚,却还不如没有脚的蛇走得快;雄鸡翅膀很大,但不像乌鸦那样能飞。这也就是动物的命运,无法改变。

  然后,作者用了大片篇幅来罗列历史人物的例子。比如“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意思是孔子文章无人能比,却一样被困在陈国;姜子牙精通武略,却一样要在渭河边垂钓。之后还有短命却善良的颜渊,长寿却是恶人的盗跖,强大却兵败自刎的项羽,弱小却拥有江山的刘邦等等。

  接着作者还以吕蒙正当然身居破窑之后为相的人生境遇为例,得出的结论是“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这些都可以说是吕蒙正格言。

推荐阅读吕蒙正不为物累之说的由来2/2 首页上一页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8251/751431942073.html

更多阅读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心静如止水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这句话说的是:内心清静则自然明澈,就像静止的水能倒映事物一样。品格高超便能远离物累,就像浮云飘飞的天空一览无余一样。刚从清王永彬著的《围

智者风范吕蒙正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参知政事。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同列不能平。蒙正止之曰。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弗知之为愈也。时人服其量。故事。宰相之子。即授员外郎。蒙正奏曰。天下才能。老于巖穴者。多矣。臣男始离襁褓。

古文课外阅读11:(已附答案)《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试题·《吕蒙正不计人过》 课外文言文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

吕蒙正《破窑赋》 破窑赋译文

《破窑赋》又称<《寒窑赋》,也叫劝世文,是一篇警世之文。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名相。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虽出生贫寒,却胸怀大志,发奋图强,终状元及第官到极品,曾任文馆大学士、太子太师,后诏封蔡国公。此文正是其激励教化太子的

声明:《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蒙正不为物累是何意》为网友木吉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