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题(选择、判断)作业讲评
同学们好:
本课程作业安排较为复杂,文法学院、理工学院、外语学院、经管学院、新华分校、河西分校、南开分校、河北分校、河东分校、红桥分校的学生只有平时作业,没有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分为在网上学习平台浏览、学习文本与视频资源;客观题(选择、判断)考核;写作实践报告三个部分,客观题(选择、判断)是自动随机题库出题,这里我将客观题(选择、判断)将用到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讲评。其他学院、分校、工作站的学生采用教学管考一体化形式测评,平时作业是五次过程性测试,期末考试是一次终结性测试,均为客观题(选择、判断)考核,客观题(选择、判断)是自动随机题库出题,这里我将客观题(选择、判断)将用到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讲评。下面我逐项地讲评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为什么称孙中山是“伟大的先行者”
“伟大的先行者”是我们最熟悉的历史评价。那么,孙中山是一位什么样的“先行者”呢?
首先,孙中山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先行者。
1840年以后,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逐渐沉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又通过这些条约掠夺中国的财富和领土,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丧失殆尽,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难之中,也使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这个问题的第一小问就是“如何救中国”。所以,救亡图存、绝境求生必然是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
为使大家对中国当年的绝境有更真切的感受,我例举中日关系为为证:
2大家一定听说过: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蒙满;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句话出自日本首相田中义一1927年的《田中奏折》,它概括了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的标本。其实,早在明治初期,就是日本、大清同样面临殖民地厄运的时代,“大陆政策”就已经萌芽了。日本的现代化转型始于福泽渝吉的“脱亚入欧”论。而“脱亚入欧”本身就包含了参与瓜分中国的企图。从吞并琉球、朝鲜等附属国,到攫取台湾、东北等中国本土,直到1937年后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半个世纪之内,一个只有三十多万土地、一亿人口、两千年来仰赖中华文明滋养的岛国把我们折腾得民无宁日,国破家亡。在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无疑是最凶恶最野蛮的侵略者。1894年甲午战败后,中国又被迫付给这个最危险的敌人一笔数额最大的战争赔款。中国的国运由此跌到谷底。
那么,为什么不说侵华战争全民爆发的1937年是我们国运的谷底呢?按照孙中山早年的观点,不推翻专制,中国必然会被瓜分;实现了共和,中国必然走向强盛。很显然,中国的复兴当以民主革命为基石。这样,1895年广州起义就可视为中国命运的转折。1895年,日本人面对的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欣”的“洋人朝廷”,是言必称“奴才”、“小人”的大清臣民。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1937年,日本人面对的则是虽然孱弱、毕竟跨入现代社会门槛的共和国,是“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中华国民。毛泽东称之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对比可以表明:1895年后的中国虽仍在生死存亡中艰难跋
涉,但已经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这条道路的3端点正是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
其次,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面对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孙中山选择了武装革命的道路和创建共和的目标。
所谓民主革命是指推翻封建制度、创建资产阶级政权的社会运动。对中国和其他东方民族来说,民主革命还有一个互为表里的目标,即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独立,争取民族解放。我们把它概括为“反帝反封建”。
自秦汉之后,中国就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没有谁对这种制度提出过质疑。那些不断发生的农民起义,所反抗的只是直接感受的压迫,不是压迫的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君主专制。所以,农民起义的最终成果不过是改朝换代。直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才开始质疑中国社会的核心机制——君权。他们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然而,黄宗羲他们并没有提出否定君权的国家体制,更没有发动创建新国家的革命。那么,从何时起,中国人对君主专制才忍无可忍,必欲推翻而后快呢?
1840年是近代中国的开始,是一切的开始。西方列强的入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毛泽东同志说,从那时期,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革新派,到主张中体西用、富国强兵的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再到变法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资产阶级的改良派、立宪派;所有引领近代中国变革的社会思潮都是在探寻救中国的答案。但都没有去追求以消灭专制为前提的民主主义。即使大清覆灭了,民国建立了,封建专制依然通过袁世凯及北洋军阀集团的反动统治而借尸还魂。由此可见,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多么沉重、深远。
废除君主、创建共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革。从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制、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到1895年发动了第一次武装起义,中国民主革命的火炬是由孙中山点燃的。此后的16年中,孙中山又亲自策动了九次起义,领导了第一个革命政党同盟会,创建了亚洲第一的共和国家,担任了第一任国家元首,并主持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临时约法》。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集团实行反动统治之际,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反袁护国、护法运动,为捍卫共和成果又奋战十年;直到他提出三大政策,主导国共合作,策动北伐,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纪元。
如果不怀偏见,没有人会否认孙中山是中国第一位民主主义革命家。他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再次,孙中山是近代爱国主义的先行者。
孙中山终身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业,其内在动因之一就是强烈的爱国精神。我认为,以孙中山为标志,传统的爱国主义发生了时代性的飞跃。
有人可能不理解:爱国主义也分什么传统与现代吗?最明确的回答是反问:世界上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物或精神吗?
孙中山在与改良派论战时提出质问:你们是爱大清国,还是中华国?此说可谓一针见血。“国家”不同于民族、政府,更不等同于统治阶级或君主。古代爱国主义的核心正是忠于封建君主。
一八四二年,指挥了近代中国第一场反侵略战争的林则徐,被道光皇帝当做投降的条件发配新疆。在途中,他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朽名句,表达了高尚的爱国情怀。但他接着写到:“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这就是封建礼教的典型范例——受罚后要叩头谢恩。在“君臣父子”的伦理土壤中生长的爱国者,无法将“圣上”、“天下”和国家、人民区别开来。
孙中山的爱国则是以民主革命为基础、以挽救中华民族为目的的,其最深切的实质是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而不是为某个集团谋利益,或者是对某个人的忠诚。后来,他又用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揭示了这种爱国主义的实质。直到今天,被青年人视为心灵家园的当代爱国主义,依然承袭着孙中山的精神血脉。
最后,孙中山也是启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先行者。
所谓“现代”或“现代社会”,是西方学术界争论百年依然众说纷纭的话题。这些纷纭众说的“最大公约数”是:“现代社会”指十七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则指中世纪的封建的农业社会;所谓“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到现代的,囊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社会变革和文明转型。孙中山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各个领域都堪称是拓荒者。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在西方人的语言中,“现代”和“近代”是用一个词。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水岭划分近代与现代,已经成为通行的做法。这样,划分历史阶段的“现代”和考察文化转型的“现代”就难以区别了。我本人对后一座分水岭不完全认同,也习惯在西方的意义上使用“现代”一词。于是,我使用“现代”的语境,别人有可能用的是“近代”。这需要大家注意,也请大家思考评判。
回到本题。我们说,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前提、根本。这一奠基工程是由孙中山领导的。这也是他最大的历史贡献。然而,孙中山没有什么机会来实践自己的思想。他的实际作用更多地是启蒙。我们教材介绍了他的经济建设、教育科技、军事国防等许多方面的现代化思路。现在,我们只能选择两个问题简要地分析一下,以说明孙中山的先行者地位。
第一,对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的变革,他坚持只有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主张。
什么是民生主义?孙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问题。它不仅是革命的根本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民生主义就是解决民生困苦的实践道路。
民生主义该如何实现呢?孙中山提出过三个著名口号:“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是国家收购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产生财富平均分配给人民。“节制资本”是指发展国家资本,抑制私人资本,防止资本主义势力的扩张。“耕者有其田”可以望文生义:农民要有耕地。而农民有了耕地,地主还能剥削谁呢?由此可见,民生主义的主旨是国家要掌控生产资料和国民经济的主导权。而这正是所有社会主义学说的共性所在。这样,我们似乎就明白了孙先生一句名言: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理想,民生主义共产主义的实行。
事实上,孙中山是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真正先驱。早在1896年流亡伦敦时,他就阅读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书籍,形成了民生主义思想。从那时起,他对社会主义就“极思而须
臾不忘”。他还说,只是为了翻译的方便,才用“民生主义”命名自己的学说,而没用“社会主义”。1905年,他就明确表示他要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坚信,只有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人民才能更幸福,他们的痛苦也才能减轻。”
第二,在实现工业化、发展生产力、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方面,他也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这些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实业计划》这部著作。其指导思想就是:工业革命是决定中国存亡的关键。为此,他提出十项建设计划,包括了铁路、港口、水利、矿山、钢铁等工业交通领域,也包括农业发展、中北部造林和西部大开发等等,内容十分广泛。
更值得关注的是,孙中山面针中国的落后现状,提出了开放引进外国资金、技术、人才的思路和在引进中维护国家主权、防止外国势力危害控制的原则。他还有一句名言: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将来同学们阅读这部著作时,可能会产生两点感叹:一是青藏铁路、三峡水利枢纽还有我们天津港等一大批支撑国家经济体系的重点工程,孙中山早已做过规划;二是这幅为独立、强大的新中国所勾勒的现代化宏伟蓝图中,我们再次感受到孙中山对祖国与人民的挚爱、忠诚及历史使命。
二、孙中山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一般特点
孙中山是一位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的革命家,不是专业的学者。仅在民国建立之前,他就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流亡海外达十六年之久。这就决定了他的理论学说只能是围绕现实斗争需要而形成、意在推动革命事业发展的思想体系。用他自己话说,是“革命学”。他革命的终极目标不只是创建民国,而且要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所以,他的思想又必须包括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规划,应该视为“建国学”。总之,“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考问就是中山思想的理论指向,也是它的内在轴心和演化脉络。
从学习的立场来看,孙中山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一般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实践性
孙中山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这首先是指它来源于革命斗争现实的需要,是对实践问题的理性回应。如果有机会翻阅他的全集,大家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章都是他在工作中起草的各类文件、指令,给各种人物的通信、电文,在各种场合的谈话、演说等等。专为报刊宣传而写作的文告、文章不太多,专题性的著作就更少了。这些文本大都与一些具体的事件、人物、时代背景相关联。与阅读那种书斋里的纯学术著述不同,学习孙中山思想的一个特殊难点是对写作背景的熟悉。
实践性的另一重含义在于:孙中山思想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演变。这是由于革命形势、历史环境在不断变化,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孙中山的思想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校正。这本来是革命理论形成发展的常态,只是我们学习起来可能会产生一些困惑。
2、丰富性
所谓丰富性首先是指孙中山思想内容广泛、体系完整,称得上是博大精深。我们的教科书针对实践性、丰富性两个特点来做结构设计:前三讲简要回顾了孙中山一生的历史,突出了对时代背景和重大事件背景的说明;后面各讲分别介绍政治、哲学、经济、教育、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思想,勾勒出中山思想的基本轮廓,体现了其系统性。其中,政治思想部分,包括革命思想的形成、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等是中山思想的核心,也是教科书的重点章节。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